“客官好眼力!”
宁晖连忙低头,看了眼这些野物的数量,报出自己的价钱:“这只狍子身上没什么明显伤口,买回去除了吃肉,还能做两副手套,等到了冬天暖手。”
“我也不要你多的,八百文卖给你。”
“每只野兔六十文,野山鸡四十文。”
“这里总共有五只野兔,七只野山鸡,就算你一千三百文好了。”
八十文的抹零,足以让围观之人惊讶,毕竟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几乎是一天的工钱了。
而宁晖这么做是看对方衣着中上,举止有度,想来家中环境并不差,在镇上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这才存了结交的心思便宜些。
青年脸上笑容更盛,盯着这些野物看了看,说道:“小兄弟客气,但这都是你辛辛苦苦猎来的,我也不能占你便宜。”
“这样吧,所有野物加起来一两五钱银子,我都要了!”
听见青年不讲价,反而还加了一钱银子,宁晖与旁边的人都比较惊讶,不过青年又继续开口了:“别急,这多出来的一百二十文,就当是你把野物送到醉香楼的工钱。”
“如何?”
“多谢客官!”
白赚钱的好事儿,最近又缺钱,宁晖如何不能答应?
醉香楼是东山镇中最好的酒楼,平日里县老爷、士绅商贾都会到醉香楼宴饮,来往宾客不差钱。
而且,醉香楼距离他摆摊的地方也不远,走路过去只要半刻钟。
青年付了钱,宁晖便直接拉起板车送货。
两刻钟后,他掂了掂手里的一两银子,笑呵呵地将它们交给刘阿云:“娘子,夫君这不就赚到钱了吗?”
“走,先去买些粮食回家。”
“好!”
拿着这些不重的银子,刘阿云却觉得格外喜悦。
往日,都是夫君从她这儿想方设法地抢走银子,没想到有朝一日会将银子主动交给自己保管。
两人在镇上走了好几家铺子,买了十斤大米、一些蔬菜,总共才花了一百多个铜板。
刘阿云本以为,买了这些吃的就可以回去了,哪知道宁晖拉着她,径直到了一家布庄面前。
一边走,宁晖一边笑道:“娘子衣服上的补丁都快要把原来的衣服盖住,正好在镇子里,就给娘子扯几尺布回去做一身新衣裳。”
“走,去看看你喜欢什么样的。”
“夫君。”
闻言,刘阿云连忙拉住对方,不肯进入布庄:“我这衣服还可以穿许久,家里还欠了那么多银子呢,就不浪费这个钱了。”
“我们回家吧。”
“给娘子花钱,天经地义,有什么好浪费的?”
“还是说,你不相信夫君能赚到更多钱?”
摇头笑了笑,宁晖强行将人拉进布庄,朝小厮喊道:“把你们这儿所有棉布的样式都拿出来,让我家娘子看看。”
“麻布就好!”
眼看拗不过,刘阿云只好急忙喊住小二,把棉布换成麻布,可以多省一些钱,但宁晖坚持不干。
最后,她还是从了宁晖,抱着十尺棉布出了布庄。
将这些东西全部堆在板车上,往家中赶去时,宁晖摸了摸她的脑袋,笑道:“娘子,现在不宽裕,只能给你买些棉布做衣裳。”
“等以后赚了钱,再用绸缎绫罗,让你穿好。”
“夫君,这就已经很好了。”
说着说着,刘阿云眼角含泪,险些哭出来:“从未奢求过这些东西,只希望夫君能跟我好好过日子便可。”
“是我苦了你。”
两人边聊边说,迎着夕阳返回东阳村。
这次到镇子采买生活物资,宁晖除了吃穿之物,还打探了下做弓的牛筋、木料,不过这对他目前而言还是太贵了,因此只能暂时放下这些心思,安心回家。
夫妻俩满载而归的消息,再一次因为村口的长舌妇人,传遍了整个东阳村。
这让吃了亏的牛五他们心中恨恨,却又不敢当面发难。
当天晚上,宁晖与刘阿云就着大米与剩下的兔肉吃饭时,牛五把李宝儿几个泼皮,叫到了自己家里,皱眉道:“我早就说过,宁晖这家伙有钱,却不肯还,摆明了是想赖账!”
“兄弟们,想想他对我们做的事情,想想赌坊里的东家,知道我们要不回来债会是什么后果?”
“牛哥,兄弟们打不过他啊!”
李宝儿对牛五不计较自己出卖的事情很开心,这会儿忙着出谋划策:“而且你也看见了,宁晖对他家小娘子看得很紧,要是再动她……”
“他不是去林子里打猎吗?”
摇了摇头,牛五眼里闪过一丝杀意:“这年头,林子里的野兽饿极了,也是会吃人的。”
“而且,豺狼虎豹什么没有?”
“我就不信,宁晖那个全身没几两肉的家伙,能打得过熊瞎子!”
“这样,你们凑过来,可以这么做……”
次日清晨。
宁晖吃了碗刘阿云熬的粥后,便拿着从村长那儿换来的弓箭出门。
临走前,他特意叮嘱刘阿云,若在家中太害怕,可去寻三婆,等自己打猎回来去接。
对此,刘阿云表示自己知道,等把家里的一些活计做完就去。
上了山,凝魂顺着昨日走过的路,一路挺进。
或许是因为山上野物太多,明明被他扫荡了一遍,他走过后还是撞了半背篓的猎物。
而这一次,宁晖的目标是狍子等大型野物。
兔子什么的虽然多,可它们太小了,也卖不上什么好价钱,不值得浪费太多时间。
在林中搜寻了一会儿,宁晖坐在一块石头上休息,摇头不已:“难道是昨天弄出的动静太大,把这附近的野物惊跑了?”
“还是走远一些,再找找吧。”
休息片刻,宁晖重新寻找,却在转过身后发现一棵树上有明显的剐蹭痕迹。
他连忙小跑过去,蹲下身子仔细检查,又在树干旁边找到了一些散落的毛发。
“是野猪!”
确定以后,宁晖心中大喜:“一头野猪最少都能卖五两银子,只要猎到一头,家里的饥荒就可以解决大半了!”
“真是天助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