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
宁晖准备了一些粮食,又杀了几只圈里的野羊、野鹿,招呼村中几个青壮推着,跟随自己出发。
这次,他决定不等了,先从附近的村子出发,一步步将各地人员收拢到麾下。
至少不会再出现上次几个村长与代表过来闹事儿的状况。
这两天他在家中思索良久,选择了东阳村西南边的一个村子——望陇村。
此村规模跟东阳村差不多大,不过耕地没有东阳村多,今年因为天灾影响收成很不好,已有许多户将自家儿女送到东山镇的富户家中,为奴为婢。
两村之间相距不到五里路,因此宁晖一行人只走了半个时辰,便到了地方。
望陇村村口,几个村人聚集在此无所事事。
看见他们到了,这群人纷纷围了过来,满脸好奇神色,尤其看见推着的粮食、肉食后,更是眼冒绿光。
若非看见宁晖几人腰间别着的柴刀等物,他们就要一哄而上,直接将东西抢走了。
“诸位!”
当四周聚集了不少人,连望陇村的村长都到了以后,宁晖抬起双手,示意众人安静:“今日来到贵地,是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消息的!”
“上面决定,在东阳村附近建立一座制盐场,盐场需要大量的工人。”
“想到大家都是邻里,在下便第一个赶到贵地,请大家过去做工。”
闻言,望陇村村长林常德疑惑问道:“盐场做工?可这附近没有盐矿盐井啊,拿什么制盐?”
“是啊,你不会是诓骗我们,欲行不轨吧?”
村人们七嘴八舌,渐渐对宁晖一行生出了警惕。
虽说当初罗铮、罗云兄弟俩将熬制细盐的方法送到了京都,随后当今皇帝又公开天下,但东山镇及附近地区到底属于边疆。
不等各地的百姓掌握这种办法,就被沿途的世家大族把控,没能传过来。
宁晖则是摇了摇头,大声说道:“怎么可能?”
“各位的生活中,都缺少不了盐,如今制盐是以粗盐为基础,从中熬制出更精细的细盐来,所以这些粗盐都会从外地运送过来,不必从最基础的事情开始。”
“话不多说,如今云阳郡主将此事全权委托给在下,在下便会将各位安排好。”
“凡是到盐场做工者,男子每日七十文,女子每日五十文,且早中晚三餐全包!”
此言一出,满场哗然。
大家虽然去过镇子或其他地方做工,从三五十文到一百多文的每日工钱不等,但从来没有囊括三餐的事情。
而且在这年月,大部分都只是两餐,能吃饱就不错了。
像宁晖开出的条件,绝无仅有!
一番热闹的议论后,望陇村村长走到宁晖面前,认真问道:“去盐场做工,真能管饭?”
“您若是不信的话,咱们可以直接去镇上签订契约,将这些事情白纸黑字地写清楚。”
宁晖笑着点头。
其实,这种条件对穿越而来的他而言,并不优厚,甚至还格外艰苦。
只是大乾的百姓们,从来没遇到过这种好事,心中有所怀疑也在所难免。
“在此之前,我要向大家说清楚。”
眼看林常德对此比较认可,宁晖便继续说道:“现如今,盐场还未真正建立起来,所以若有想到盐场做工的人,需要先将大体框架建立起来。”
“诸如开炉起灶、建立房舍、制盐场地等事情,需要大家合力完成。”
“在此期间,盐场是不管饭的,但每日男子一百文,女子九十文。”
“愿意报名参加的,全都到王叔这边集合统计!”
这次,宁晖将王叔也带来了,毕竟是东阳村前任村长,望陇村的不少人都认识,有他在这些话的可信度更高。
果不其然。
话音落下后,几个没什么事的望陇村村民,咬咬牙后直接找到王叔,表示自己愿意干!
半个时辰过去,宁晖一行总共收到了近三十份申请,其余村民还是在观望之中。
收了这批人,他便以极低的价格,将带来的粮食、肉食,卖给了望陇村的村人,家中实在揭不开锅又无钱购买者,也以记账的方式卖给了对方一些。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宁晖又到附近的两三个村子跑了跑,拢共找到了二十几个人愿意到盐场做工。
之所以两三个村子加起来都没望陇村的多,一来他们距离东阳村不是很近,每日来来回回都要近一个半时辰,二来许多人还是头一次听说这种事情,不敢轻易尝试。
此时,宁晖家中。
村长将整理好的名单交给他,叹息一声后说道:“人是找到了,可咱们说好的盐场还没有着落呢。”
“宁晖,你打算在哪个地方建场?”
“村口一里地外,不是还有一片比较大的荒地吗?”
建立盐场的地点,宁晖早就想好了,这会儿笑着解释:“那地方虽然平整,但土里的石头太多,这么多年都没开垦成良田,正好用来建立制盐场。”
“除此之外,那地方靠近清溪,方便取水。”
这地方,王叔明白,一番简单思索后赞同了此事:“也好,将制盐场建在村外,也可防止闲杂人等在村中乱逛。”
“到时候出事可就不好了。”
“我也是这般想的。”
与王叔达成共识后,宁晖便立刻让王富林去镇子上送信,让罗铮、罗云兄弟俩立刻将所需的东西准备好,就可以开工了。
当初,王富林跟着他进入东山岭打了一两次猎,自觉满足后就没去了。
不过这次听说要建立盐场,他便急匆匆地找到宁晖,希望自己今后能在里面有一席之地。
各项事情都准备妥当后,第二日一早,来自望陇村等地的村民,已经赶到东阳村,询问宁晖什么时候可以开工。
此时,从东山镇运来的各种建筑材料刚好赶到,他便让人即刻动工。
随着此事展开,东阳村内外越发热闹,每日都有大量人员进出。
一座占地近十亩的制盐场,也在这些村人的努力下,渐渐有了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