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达志几乎是以猛虎下山的气势冲到门口的。
他猛地拉开门,吓了门外邮递员一大跳。
“同志,你是柳达志同志吗?”邮递员拍了拍胸脯,心有余悸地问道,目光落在柳达志只剩一只拖鞋的双脚上。
“是的,有我的信?”
柳达志丝毫不在乎对方憋笑的神态,坦然地蹬了蹬没穿鞋的那只脚,问道。
邮递员正色道:“是的,是云省林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说着将手里的硬壳大信封递了过来。
柳达志接过信封,给了邮递员一个大大的拥抱:“谢谢你,谢谢你!”
邮递员拍着柳达志的手臂,让他把自己放下来,扶正帽子,也被柳达志的激动感染,由衷地夸赞了一句:“你考得很好,柳达志同志。”
“这是我一早上送的通知书里,唯一一个外省的!”
邮递员说完挥了挥手,“再见,我还要去下一家。”
“再见!”柳达志爱不释手地抚摸着大信封,心不在焉地想要关门,使了半天劲都没关上。
低头一看,原来是自己另外一只拖鞋卡在了门缝。
屋里传来调笑声:“三哥,你能不能先把门关上,不喜欢的鞋子也要扔到垃圾桶里啊。”
坐在客厅写作业的柳为宁目睹了柳达志收信的全过程。
柳达志将拖鞋勾回来,穿上后关上门,没好气地说道:“哼,我穿小的鞋子留给你穿!”
“就像我那些外套一样!”
柳为宁才不怕他,回敬道:“我才不要捡你的旧衣服,我有二姐的衣服穿,你的拖鞋臭死了!”
柳达志一听来劲了,用右手抬起脚,一蹦一跳地往刘大宁跟前凑,“哪里臭了?哪里臭了?你闻一闻!”
柳为宁指着柳达志手里的通知书威胁,“你再过来我就抢你的通知书了啊!”
柳达志立刻放下脚,将录取通知书紧紧护在怀里,“想得美!谁都别想碰我的录取通知书!”
“三哥,快打开看看!”柳为宁催促道。
柳达志找了一圈,正想问柳为宁剪刀在哪里。
柳为宁指了指信封背面,“你看,这里有虚线,你就着这条线撕开。”
柳达志点点头,小心地用食指和拇指捏着突出的信纸,往后慢慢拉开。
生怕一个不小心,扯坏了信封里的通知书。
等柳达志终于将录取通知书拿出来,看到封面“云省林业大学”几个字,柳达志高兴地跳起来。
“小妹,你看!我考上了!”
“真是太好了!我终于考上了!”
柳达志说着,将手里的录取通知书猛烈地挥舞着,像是登上山顶的勇士,挥舞着旗帜一般狂喜。
欢呼过后,柳达志下意识地按了按眼角。
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些日子过得有多煎熬。
抛开资料被调换这个插曲,从回到实验小学家属区的第一天开始,柳达志就没有松懈过。
不,甚至是在林场的那几年,柳达志都想尽办法多看一些书,多做一些练习。
父亲和大哥的遭遇让他看清,如果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读书是唯一的出路。
否则不止自己,家里人以后都要辛苦劳作,吃不饱穿不暖,一家人紧巴巴地过日子。
柳达志上山送过饭,看到林场伐木的工作有多辛苦。
他亲眼看着意气风发的父亲,和高大乐观的大哥,在上山劳动几年以后,是如何变得暮气沉沉,没有活力。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父亲和大哥已经认命了,柳达志不想认命,更不愿意屈服于命运。
所以他一直咬牙坚持着。
幸亏中途还遇上了骆教授一家,不管是骆教授还是骆宝时,都给予了自己巨大的帮助。
是他们的肯定和鼓励,让柳达志坚信读书这条路是有意义的,只要走下去。
柳达志信了,不管身处何处,都没有忘记读书。
现在,他摘到了第一颗胜利的果实。
他咬了一口,被里面甜美的果肉馋哭了。
柳为宁当然看到哥哥擦眼泪的样子,假装未觉,激动地提议:“三哥,我们出去买菜吧。”
“今天晚上,好好大吃一顿!庆祝你考上大学!”
柳达志放下手,破涕为笑,“好,今晚我们吃大餐!”
晚上。
柳校长回到家,看到桌上的录取通知书,激动不已地打开。
看完后冲柳达志竖起大拇指,“儿子好样的!没有给我们柳家丢脸!”
柳达为从厨房里端出鸡汤,也笑道:“达志的确考得很好,给为宁树立了个好榜样啊!”
柳校长从兜里掏出十元钱,递给柳达为,“去给爸买瓶酒回来。”
柳达为劝阻的话到了嘴边,看到父亲满面红光的样子,咽了回去。
就这一次,应该没影响。
柳校长在林场时期落下了严重的胃病,回到章市后,柳达未陪父亲去中心医院检查过。
医生说要尽心养着,辛辣酒精都要忌口,日常饮食清淡一些。
但父亲今天这么高兴,没喝酒已经醉了三分,柳达为不好扫父亲的兴,只能应下去买。
看着大儿子提回来的酒,柳校长忍不住蹙眉,“怎么是二十多度的?高度数的没有?”
柳达为睁着眼睛说瞎话,“都卖完了。”
柳校长没再说什么,让柳达为将酒打开,对柳达志说道:“达志,爸敬你一杯!”
“庆祝你成年,并祝你将来学业有成,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柳达志端起酒杯,心神激荡,“爸,妈,还有哥哥姐姐,妹妹,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柳达志说完,一饮而尽。
二十多度的白酒虽然不算辣,但柳达志是第一次喝酒,放下杯子,还是咳嗽连连。
柳家孩子家教严,没有成年不许喝酒,甚至抽烟,柳校长都管束得很紧。
这是柳达志第一次喝酒。
明明只有一小杯,他却觉得自己已经醉了。
柳达志瞪着眼睛,又给自己倒上第二杯,举起来冲柳校长说道:“爸,这杯敬你。”
“谢谢你和妈一直支撑着这个家,让我有地方可以读书,可以复习,才能考上大学。”
这话不假,林场家属区有不少和柳达志一样的孩子,基本上随着父母工作的变动,都不再读书,要不进厂上班,要不下生产队挣工分。
不说别人,眼前的大哥就是。
还有王家的王敏涛,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