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宿主,访仙城(下等城邑)与治下三座下县(滨县、炎陵县、平溪县)尽数归降,获得召唤点4400点。”
刚刚送走白甲,系统便传来了提示音。
但严洛并没有很高兴,反而皱了皱眉头。
他在占据严城之后,第一时间便向访仙城、瀚阳城、平丘城三地发出诏令,劝说对方归降。
其他两座城池距离严城还更近一些,但现在为止,却是访仙城率先归降。
之前白氏商号曾经给过严洛一个消息,那就是蔡国派出大量士卒、工匠,伙同蔡国大商贾席先,在平丘城分水县附近活动,疑似开掘铁矿。
再加上瀚阳城,这两地都和蔡国接壤。
恐怕两座城池,都已经被蔡国实际掌控了!
果然,等到晚上、第二天,系统仍然没有反应。
反而第二天晌午时分,从访仙城快马而来的信使,送来了访仙城城守韩宿的信件。
韩宿之前假意主动投效蔡姬,以至于他是唯一没有被替换的城守,麾下县城之中的县令虽然被蔡姬派人替换,但县丞、县尉等中坚力量,仍然掌握在韩宿手中。
此次严洛招降檄文刚到,韩宿便直接斩杀蔡姬人马,然后改旗易帜,主动归降。
而其他两城在傍晚时分,传檄使者也捂着耳朵回来了。
两人抵达瀚阳城和平丘城下的时候,上面已经竖起蔡国大旗,得知其来意之后,对方直接割掉了信使耳朵。
一番折辱之后,才放他们返回。
严洛气的火冒三丈,连忙传医者为他们治疗,每人赏赐五百两白银作为补偿。
不过眼下岔水会盟才是重中之重,这件事,只能先记在账本上。
等傍晚时分,张贤已经搜罗了各种宝物,匆匆抵达严城。
阳榷也随张贤悄然抵达严国宫城之中。
“即日起,你和张辽、黄忠、赵云三人,伪造出寡人仍在严城的动静!”
思前想后,严洛还是决定亲自前往岔水。
因为能否取得卫公的谅解和信任,事关秦国生死存亡。
光是一个张贤前往,无论他如何巧舌如簧,但在诸侯会盟之中,商贾出身的臣子注定不会被人重视。
到时候蔡伯只需要咬死这一点,便能在卫公面前肆意攻讦秦国。
一旦卫公被说动,那秦国面对的敌人,可就是诸侯联军了!
当然,严洛必须秘密前往,以免路上再有人从中作梗。
所以此次他和养由基都乔装一番,扮作张贤身边的寻常伙计、护卫。
紧赶慢赶,严洛等人一路风尘仆仆,在白氏商号协助下,终于二十五日清晨,抵达岔水之畔。
此地此时,营帐延绵数十里,旌旗飘扬,诸侯多如过江之鲫。
严洛此刻已经换上一身黑色礼服,养由基跟随在身边。
由张贤呈上代表秦君的拜帖以及此次礼单,三人在卫公居住的大营门口等待了许久,才被允许入内参见。
严洛三人刚刚掀开营帐,里面就传来阴恻恻的声音:
“秦国好大的架子,卫公称霸,会盟于诸侯!
不但秦君本人未到,只派遣区区商贾出身的臣子前来,而且还敢姗姗来迟?!”
严洛抬眼便看到一名五十来岁的君主,身穿蓝黑色的礼服,鹰视狼顾之相,手持一尊金光闪闪的青铜爵,脸上似笑非笑。
“阁下说笑了,在下便是秦国国君严洛,卫公会盟诸侯而称霸,寡人怎能不亲自前来祝贺?”
这话一出,那人微微一怔,大帐之中,各方诸侯也都投来注目礼。
一尊尊青铜飞雀灯亮着温暖的光芒,大帐中央案几之后,穿着红黑色礼服,披散长发的中年诸侯也向严洛投来感兴趣的眼神。
“寡人早就听说,秦国国君,乃是严石臼长子,本该是严国储君。
十四岁的年纪,便能从逃亡关外,到如今开疆拓土,得封男爵,倒是少年英雄,令人赞叹!”
此时,一名面貌忠厚,须发有些花白的中年诸侯笑道:
“秦君,这边是卫公,还不上前拜见!”
严洛“吃了一惊”,随即用沾了黄芥末粉的手在双眼下轻轻一抹。
随即泪如雨下,上前拜道:
“卫公,您身为诸侯霸主,可要为我做主啊!”
这戏剧性的一幕,让卫公和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秦君何出此言?”
严洛泪流不止道:
“此次前来参与会盟,我借道严国故土,原想着顺便祭奠君父。
没想到,严国太夫人蔡姬和弟弟严渊,却派遣大将军车蜃在太庙设伏,欲将我诛杀!
幸亏先君麾下忠义之士黄忠等人,率领数千老卒暗中起义襄助,才让我躲过一场死劫!
正因为此事耽误了些时日,为了避免途中再遇阻挠,我只能诈称风寒,表面上让张贤参加会盟。
实则乔装之后,隐匿于车队之中,为的就是能一睹卫公霸主风采!、
也是为了向卫公申诉严国、蔡国不顾卫公之令,擅自攻伐与会诸侯之罪!”
刚刚那最先阴阳怪气、鹰视狼顾的中年诸侯脸上顿时闪过一丝错愕,随即起身出列,站在大帐中间叫道:
“卫公,此事可与我蔡国无关,这小儿是在无故攀咬蔡国!”
严洛心中冷笑,老东西,果然你就是蔡姬他爸,图谋严国的老银币啊!
冤有头债有主,蔡姬我以后慢慢炮制,改天必定拿你的首级来祭奠亡父,以雪我心头之恨!!!
卫公皱眉道:
“不曾想秦君前来会盟,竟然有如此遭遇!
不过蔡伯刚才所说也不无道理,严国虽然胆大包天,但此事和蔡国有何关系?”
严洛哀叹道:
“卫公,您有所不知,君父续弦之夫人,便是蔡伯之女,蔡姬!
君父薨没之前,曾经留下血诏,指名道姓说是蔡姬毒害而亡。
严城被我攻占之后,蔡姬也供出此事幕后主使就是蔡伯!!!认罪帛书就在我身上!
最重要的是,严国瀚阳城、平丘城,如今已落入蔡国手中!!
我严洛被迫流亡在外,未能见君父最后一面,又在严城故土遭遇伏杀,险死还生,凡此种种,皆为蔡伯所为!”
顿了顿,严洛看着卫公眉头紧锁的脸庞,又补充了一句:
“秦乃小国,失地事小,但蔡伯如此行径,是完全没将卫公您的诏令放在眼里啊!”
蔡伯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刚要辩解,卫公悠然看向对方:
“蔡伯,之前秦君未到之前,你多番出言诋毁;
若是秦君因故未能前来,恐怕寡人也要被你欺瞒哄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