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县城回来的路上安泽问了一个憋了很久的问题。
“师父!你是不是进入到半仙境了?”
师父疑惑的看着安泽,“你怎么知道的?”
安泽挠了挠头傻笑道:“嘿嘿,你给那小男孩治病的时候我感觉到的,那个是不是就是内息外放呀?”
师父笑呵呵的捋了捋胡须。
“不错,那就是内息外放,我也是刚参悟不久”
“不过不用内息外放利用自身的道家阳气配合手印口诀,也是可以达到效果的”
“我只是一时技痒才将内息外放,没想到你能察觉到。那你看了有什么感悟吗?”
安泽思索了一会。
“我觉得内息外放和呼吸有点像,只不过我们呼吸是将气从口中呼出去”
“而内息外放是将气聚集到某个穴位或者说是某个点释放出去,呼吸是有宣泄口的而穴位没有。”
“师父,我说的对吗?”
师父更吃惊了,安泽给他带来的惊喜一次比一次多,呆呆的望着安泽。
“这是你自己悟出来的?”
安泽又傻呵呵的摸了摸头:
“刚才我看你运气的手法,又想到自己运转小周天的情况,一琢磨感觉就是这个样子的。”
“如果没看到你怎么运用的话我也不会往这方面想。”
师父高兴的拍了拍安泽的头,大笑:
“不愧是太极贵人之命呀!比为师聪明太多了,”
“这样你就会比为师少走很多弯路。”
“你刚才说的没错,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没有注意到,那就是体内的气是散的,游走不定的,那要怎么去凝聚呢?凝聚后又怎么控制气的走向呢?”
安泽想了半天也没想出答案,师父拉着安泽继续赶路,边走边说道:
“这个问题要你自己回去悟,道家很多东西都要靠自己去悟,”
“并非师父不愿意教,而是每个人体内的气息不同,体质也不同。所以要因人而异,不能照搬照抄,否则就是害了你,懂吗?”
“这次回去后,为师教你手印,医,命卜之法,”
“这些对于现在的你来说就简单很多了,你现在《黄帝内经》能倒背如流,”
“《易筋经》又能运转小周天,人体的各个穴位又很了解。学起来会比以前快上几倍。”
好的,师父!这次回去我一定认真学,认真参悟。
师父欣慰的点了点头
第二天开始,安泽不再抄书而是改学手印,命卜之法。
安泽专心的坐在那,师父在前面搭了一个小黑板,师父背着手,口若悬河的讲了起来。
不管是手印,还是命卜都绕不开一本书《易经》。
它是群经之首,这本书可以说包含了世间万物,又被称为《无字天书》,
因为伏羲当初的上古时代根本没有文字,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幅八卦图和八个卦象,
到了周文王的时候扩展到六十四卦,并有了卦词这才更好的被人所理解和学习。
今天为师只教你一个卦,乾卦。
说完把乾卦的卦象画在了黑板上,并写了四个字元,亨,利,贞。
并在那乾卦的六条横线处从下到上各写上了初九潜龙,九二见龙,九三惕龙,九四跃龙,九五飞龙,上九亢龙。
长须真人放下笔,指着黑板对安泽说道:
“人的一生基本上就在这个卦里了,谁也逃不脱这个卦。
等你深入了解你越能体会到为师今天所说的话。
现在你就处于这个卦的初九的阶段,
潜龙按理说潜的越久爆发的能量越大,能够达到的高度越高。
有些所谓的天才上来就是爆发,见龙在田。
但命都不会太长,三十九岁是道大坎。而上九亢龙这个阶段普通人不要去想了,一般人也达不到这个阶段!
太过刚强。所谓物极必反,道家的说法就是阳的极端就是阴了。
所以普通人能达到九五飞龙这个阶段就算大圆满了,正所谓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正好与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相对应。
我只说这一个卦,剩下的你对着书自己去学去背去抄,日积月累自然会成。
小家伙不要着急去见龙在田,有时候潜下来也是一种修行,好好潜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