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永峰一开始就是打算要,装着鸡蛋饼干的玻璃罐。他的预算,也是一块钱。
蔡清昌说出的价格,正合他的意。
他指了指在外面放着的海货,“我刚刚已经算过了,这些海货可以换到一块多钱。”
蔡建辉刚称好,另外一名村民的海货并给了他钱后,就帮蔡永峰称了称他的海货重量,并算了算价值。
“哎哟。你小子算的挺不错,的确是一块两毛三分钱。既然你要换那个罐装的鸡蛋饼干,那我就给你两毛三分钱了。”
蔡建辉从腰间的包包里,取出了两毛三分钱,交到蔡永峰的手里。
蔡清昌也把他手边的罐装鸡蛋饼干,递给蔡永峰。
接过钱和罐装鸡蛋饼干的蔡永峰,乐呵呵地朝着他们挥手,提起院子中,他的背篓,就离开了。
蔡建辉看着蔡永峰离去的背影,站在厨房的门口,说道:
“我记得这小子,给我的印象挺大的。他每一回来都能精准地把自己的收获,卡在一块钱以上。有时候是一块一毛钱,有时候是一块两毛钱。反正没有超过两块钱的。”
能这么精准的卡着金额,一是了解每一样东西的价值,二是能够精准地感受到海货的重量。
蔡言归赶海了那么多年,都不能确定自己每一次的收获,都能换到多少钱。
蔡永峰也就二十出头,竟然能卡得这么准。
一天赚一块多钱,一个月不就三十来块钱?这小子还挺会精打细算的,赚得比公社里的职工还多。
“这小子如果从小开始读书的话,估计能考出一个不错的成绩。”蔡言归由衷地说道。
自从高考恢复后,他愈发地了解到读书的重要。
过年时,对于家中的孙子孙女们,提出要把他们的儿女们送去念书,他表示极大的支持。
除了精神上的支持,物质上的支持,他也给了一些。
“可惜了。”牛雨兰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现在都过了好好念书的年纪。”
听了爷爷奶奶的话,蔡泽阳轻轻地摇了摇头。
“爷爷,奶奶。有一句话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任何年纪,都是适合学习的年纪。永峰这个岁数,也是可以去学校念书的,只要他不觉得自己岁数大,感到不好意思,就可以去。”
蔡清昌举起自己的手,“永峰现在赚钱,就是想着年后去读高中!”
这话一出,又让在场众人震惊。
蔡大伟的反应最为激烈,他的岁数也跟蔡永峰差不多,如果蔡永峰都决定去高中念书,那他……是不是也可以试试?
但他转念想到弟弟妹妹们,也到了要上学的年纪,还没有念书,就把这个念头打消了。
或者,等他把弟弟妹妹们都送去上学,还有余钱的话,他也去上!
蔡泽阳注意到蔡大伟的神情,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大伟,坚定自己的想法。”
蔡大伟重重的点头,余光瞥见水缸里的海货,决定,除了在蔡泽阳这儿帮忙,他也要多多的去赶海!
梁芳华凑过来,朝着蔡言归和牛雨兰,分享她知道的八卦。
“爸,妈。上回我去芒果树下跟村里人聊天,听说,有一个人都三十多岁了,还是参加了高考。最重要的是,这个人考过了!被大学录取了!”
在场的众人,除了蔡泽阳,听到这个消息,纷纷都瞪大了双眼。
“妈,你真的没有听错吗?三十多岁?参加高考?还考中了?”
蔡建辉不敢相信地质问了一句。
梁芳华瞪了他一眼,这家伙,问的话怎么没大没小?
不过她当时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十分的震惊,这一次,就原谅这个儿子吧。
“我没有听错!就是三十多岁,参加高考,还考中了!听说还考了一个不错的名次,是隔壁公社的。但具体不知道是哪一个公社,除了一个这么厉害的人!”
蔡泽阳浅浅地勾起嘴角,说了一个他从希望公社那儿听来的消息。
“三十多岁不算大,我在希望公社,可是听到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家,都考中了。还有一个也是五十多岁的,没考中。据说跟他们平时的学习,挂钩。”
蔡泽阳的话,再一次点燃了在场的众人。
“哇!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去试一试?”牛雨兰跃跃欲试的说着。
一旁的蔡言归,毫不犹豫地消灭了她的热情。
“老婆子,人家不管多少岁都是读过小学,初中,高中的。我们俩最多也就读了小学一年级,这样的文化,这样的水平,怎么去高考?别去给人笑话!”
牛雨兰听到蔡言归的话,缩了缩脖子,又梗着脖子说道:
“那我现在努力也不是不可以呀?万一我就走了,这个狗屎运呢?你说是不是,我又不是一个蠢笨的人。”
她这么一说只是为了面子,并不是真正的想去高考,所以说完这段话后,她又立马的转移注意力,看向方婉怡。
“婉怡啊~我记得你之前就是初中学历,你有想过去参加高考吗?按照你三婶刚刚说的那三十多岁,都能去参加高考,你这才二十来岁,也能去参加高考。”
方婉怡微蹙眉头,又一次认真的思考着这个问题。
“奶奶,我想着自己在家里看看书,就好了。毕竟我们家这七个,年龄都还小……”
牛雨兰一下就明白了方婉怡的意思,舍不得孩子,最小的蔡玉竹才两个月,更加舍不得。
只要考上了大学,不管哪一个大学,都意味着要出远门。
要在学校,待几个月才能回来,这让一个母亲,怎么舍得跟孩子分开。
“或者……”梁芳华手指轻轻地敲着灶台,“你不介意的话,你可以先上高中,从高一开始学。你之前是初中学历,直接参加高考也有难度。再说了,家里那么多孩子,你在家,怎么能静下心来学习。”
牛雨兰认同点头,她这个大孙媳妇儿,文化是他们家偏高的,如果能继续读书,文化会更高。
她就算重男轻女,但受到了王秋的一点点影响,也认为女孩子多读点书也好。
方婉怡低下头沉默,她在思考,究竟要不要念书,她心里放不下孩子。
梁芳华看她许久不说话,随意地挥了挥手,没有继续这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