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最能直接彰显帝王威武、炫耀个人能力的吗,有,那就是建立战功、开疆拓土。
赵光义在朝堂上提出了要征伐北汉的提议,但立即遭到了以宰相薛居正为代表的朝臣强烈反对,理由包括什么北汉城池坚固、兵员凶悍等,但明摆着就是对赵光义不知兵略的担忧,但又不好直说。
然而强势的赵光义对争议置之不理,他发布了全国调兵令,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二月,二十万大军集结完毕,整装待发,而此时的北汉早就不复往昔,已经被赵匡胤连年的袭扰战术拖垮,户不过三万,人不过十万,不再是以前兵强马壮的样子。
赵光义御驾亲征,任命潘美为主帅,率军十五万从泽州出发,经潞州、沁州逐个拔除北汉军事据点,从中路直插北汉腹地逼近太原。赵光义又听从潘美建议,命身经百战的大将郭进率兵五万驻守太行山石岭关,堵死辽军的进击路线。
辽国皇帝听闻消息,急忙下令大将耶律斜轸带部队救援北汉。耶律斜轸在辽国军事历史上的地位可是位泰斗级人物,在此时他才二十多岁,但已深得辽景宗器重,被称赞为“有经国之才”,被任命为节制西南面诸军、南院大王。由此他不断经过历练,建立了不世之功,慢慢成长为着名的“辽初名将双英”之一。
由于路途遥远、北汉求援又十万火急,耶律斜轸就令先锋耶律沙率领部分骑兵先行。耶律沙不舍昼夜长途奔袭,刚到达石岭关附近,正准备安营扎寨,就被以逸待劳的郭进摸黑突袭杀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幸亏耶律斜轸随后赶到,挡住了宋军的犀利攻势,二人才得以逃脱。
解除了辽军的威胁之后,赵光义下令各路军队会师于太原城下,形成合围。赵光义将中军大帐安置在了汾河东岸,亲自前线督军,然而在大军的连续攻击下,太原城始终屹立不倒。宋军一次次攀上城头,却总是被斗志昂扬的北汉军拼命死战再赶下去;宋军一次次用攻城锤打开了城池的缺口,北汉悍将杨业总是能率军硬扛住宋军,一次次用沙袋和栅栏修补好缺口。
宋军已经是把太原围得水泄不通,但死活拿不下来。关键是太原城里人家小日子过得还挺好,已经习惯打仗的北汉人早就囤积了大量粮食,经常还从城头扔点馍馍啥的气气在野地里风餐露宿的宋军,赵光义在下面也是只能望洋兴叹。
更让宋军心烦的是大笔的军费开销,二十万大军每一天的耗费都至少三十多万斤,这就需要另征发二十万人以上的运力来回从本土运粮,而这些人也要吃饭,如此一来,供应大军的军费每天都是个天文数字。转眼间春去夏来,半年时间过去了,大宋负责后勤补给的三司使连续告急,表示财政压力甚大。
七八月份是北方的雨季,一连几天暴雨滂沱,城下的宋军在泥泞不堪的地里吃饭休息,瘟疫也开始冒了头。一切的迹象表明,宋军实在耗不起了。
潘美不愧为开国名将,他通过多次走访调查后提出了建议:“雨季来临,汾河水位暴涨,我们可以引水淹城。”赵光义采纳了这个方案。潘美立即组织士卒、民夫开挖汾河,将大水引到太原城南侧,随着大水的漫灌,太原南侧城墙终于出现了大面积坍塌。
北汉皇帝刘继元亲自上阵领兵抗击,但已经无济于事了,大批宋军涌入了城内,眼见无力回天的刘继元只得投降了宋军。值得一提的是,悍将杨业也在此时一并被收入宋军麾下,这就是大名鼎鼎杨家将中杨继业的原型人物。
就这样,最后割据的汉民族政治势力——北汉政权终于被拿下,这也标志着宋朝成为了唯一的汉族正统王朝。可是,此时宋军进攻太原城已经半年有余,国力耗损严重、国库出现了严重的财政赤字。
我们复盘来看一下,北汉这个国家其实有他的特殊性。不像南唐、南汉这些国家,他们虽然国力富足,但民众常年生活安逸导致了军队战斗力不强,所以太祖对南唐、南汉的作战,因敌制宜采用的是大军团作战,直接和对方硬碰硬,讲究的是一个横扫千军、势如破竹的快准狠。
北汉这个地方虽然面积小、兵少,但是民风彪悍,士兵个个战斗力爆表,就是块小小的硬骨头,想吃下它必然是个持久战。以前太祖赵匡胤就深知,你要是用“大兵团作战硬吃”打北汉,必定战况迁延日久,会损耗大量国力,那样就无法再应对接下来的辽国报复。
对此,在常年袭扰让北汉经济崩溃的基础上,军事战略专家赵匡胤使用的是“小兵团长期对耗”,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伐北汉,也只是派出了五万人,逐个拔除太原外围据点,再围死孤城太原,让其外无救援、内无粮草,慢慢耗死它。
然而赵光义觉得,既然出兵了,那还是御驾亲征亲自带兵显得霸气;既然都御驾亲征了,那就要人山人海、旌旗招展,人越多就越有排场。
此时此刻的赵光义是志得意满的,五代雄主柴荣没有拿下的北汉、英明神武的太祖没有拿下的北汉,居然被自己拿下了,他顿时觉得,打仗嘛也没什么神秘的,原来如此简单。虽然赵光义是耗费倾国之力、用二十万大军的碾压之势拿下的北汉,但赵光义并不在意过程,这个结果就是他吹嘘的资本。
狂喜中的赵光义开始忘记了自己的斤两,他无比享受这种指挥千军万马的感觉,他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战无不胜,他觉得来都来了,干嘛不一票把事情干完算了,拐个弯把辽国打了就行了,明明顺路干嘛还回开封再过来呢。于是,赵光义宣布部队不班师回朝,而是兵锋一转,直指幽云十六州。
这里他指的是石敬瑭为了反唐自立割让给辽国的中国北方十六个州,往后中原数个皇帝都没有能够收复,直到雄才大略的柴荣的出现,才只收复了瓦桥关以南的瀛州和莫州,赵光义现在计划这次一并收回剩下的十四个。
赵光义的新计划顿时让全军哗然——开什么玩笑,已经鏖战半年了,精神和身体本来就到了极限,现在你突然说继续打仗,感情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有本事你咋不自己拿刀上战场呢。
面对将领的纷纷质疑,赵光义胸有成竹地劝他们:“打仗吗就在于一个突然性。辽国定然不会料到我们在打完北汉之后,居然会继续出兵打幽云十六州。我们的突然袭击,一定会让他们措手不及,所以我们此战必胜。”他还信心满满地举出了李愬夜袭蔡州的成功奇袭案例。
其实他这明显就是看戏看话本看多了,弄错了两个概念的区别。人家李愬打蔡州就仅仅是一场战役,打完了也就完了。而战争和战役是不一样的,你征伐辽国那可是大国战争,必然进入旷日持久的国力对耗。
现在你刚刚打完北汉,士兵身上刀伤箭伤、肌肉拉伤还没恢复,后方的粮草也没有征集和调配,兵力的整体部署没有谋划,但是赵光义不管这些,在他看来,打仗和黑社会火并差不太多,他带着那么多人,跑过去一通砍瓜切菜,对方就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