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的文化风向,很快引起了国安相关部门的警觉。几本“橡树屋”出版的争议书籍在海外华人圈引发激烈争论,一些敏锐的学者指出了其中严重的历史歪曲问题;《紫禁城秘语》在海外巡演引发的两极评价也引起了注意;《被选择的记忆》更是在特定圈层内被奉为“真相”。线索碎片般汇集,指向一场有组织的文化渗透,但源头极其隐蔽,像隐藏在深海中的暗礁。
“归墟”基地,情报分析室内。承渊眉头紧锁,看着屏幕上汇总的异常文化产品信息:书籍封面、话剧海报、纪录片片段截图…纷繁复杂,如同乱麻。对手显然非常老练,资金流通过多层离岸公司洗白,作者和制作方背景看似干净,传统的追踪手段难以奏效。
“对手很狡猾,藏在文化的迷雾里。”承渊揉了揉太阳穴,看向旁边负责网络追踪的白扇书生,“书生,能挖到Ip背后的关联吗?”
白扇书生折扇轻摇,眉头微蹙:“对方用了跳板加物理隔离,链条断得很干净。就像…有人用算筹布了个迷阵。”
“算筹…迷阵…”承渊脑中灵光一闪,猛地站起身,“我知道找谁破阵了!”
江城,那间熟悉的、弥漫着陈旧书卷气和淡淡草药香的陋室。沈星回依旧是一身洗得发白的道袍,正对着一盘残局自弈,手边放着他那三枚磨得油亮的乾隆通宝。
承渊推门而入,没有寒暄,直接将打印出来的异常文化产品资料(出版\/首演时间、核心书名\/剧名关键词、主要争议点摘要)铺在沈星回面前的棋盘上。
“沈前辈,请您出手!找找这‘迷阵’的阵眼!”承渊语气恳切。
沈星回抬起浑浊却深邃的眼,扫过那些资料。他没有问缘由,仿佛早已料到。他缓缓放下棋子,伸出枯瘦的手,轻轻拂过那些纸张,如同抚摸古老的龟甲。
“天地为炉,造化为工;阴阳为炭,万物为铜…”他低声吟哦,拿起那三枚古钱。
他将承渊带来的信息视为“爻”:
* 以争议作品最早集中出现的公历日期换算成干支,定为“初爻”;
* 将核心关键词(如“重新发现”、“秘语”、“被选择的记忆”)取其汉字笔画数、五行属性(金木水火土)及卦象关联,定为“二爻”、“三爻”;
* 将作品传播的主要渠道(出版、舞台、影像)象征为“四爻”、“五爻”;
* 将渗透的核心意图(扭曲认知)定为“上爻”。
沈星回闭目凝神,呼吸变得悠长而缓慢,仿佛与周遭的时空融为一体。三枚铜钱被他合于掌心,口中念念有词,是古老的《周易》筮辞。他双手猛地一扬,铜钱带着奇特的韵律感叮当作响地落在棋盘上。
一次,两次,三次…六次抛掷。
每一次铜钱落定,沈星回的手指都在虚空中快速点划,仿佛在无形的卦盘上推演。承渊屏息凝神,不敢打扰。
六爻成卦!
沈星回猛地睁开双眼,浑浊的眸子里精光爆射,死死盯着那六次铜钱阴阳面组合形成的最终卦象!
“火风鼎!” 他苍老的声音带着一丝洞穿迷雾的锐利。
他枯瘦的手指指向卦象,语速加快,充满玄机:
“鼎卦!革故鼎新之象!然此‘革’非善革,乃器物之变,暗藏倾覆!卦象显示:”
* “火在上,风在下!火借风势,其炎更炽!此火…源于南方!”
* “鼎,乃烹煮之器,亦象征传媒旧器!‘橡树’为木,木生火…指向一家…浴火重生的南方老牌传媒旧器!”
* “九三爻动:‘鼎耳革,其行塞’… 鼎耳被革除,行动受阻,隐喻表面革新,实则内部阻塞、藏污纳垢!且爻辞有‘雉膏不食’之语,雉者,羽毛华丽…暗合‘红’色!”
沈星回猛地抬头,目光如电,直射承渊:“南方!有火!借旧传媒之躯壳重生!内藏阻塞污垢!且与‘红’色相关!寻此线索,必有所获!”
承渊浑身一震!南方老牌传媒旧器?浴火重生?与“红”相关?沈星回寥寥数语,如同拨云见日,瞬间将纷乱的线索指向了一个清晰的目标——被血枭收购、位于南方的百年出版社“橡树屋”(oak house)!以及那个代号“红蝎”、曾与血枭合作策划桃源病毒袭击的伊丽莎白·红!
“半仙之名,当之无愧!”承渊心悦诚服,深深一揖。沈星回摆摆手,又恢复了那副昏昏欲睡的模样,仿佛刚才洞悉天机的不是他。但一条精准的追踪方向,已然在古老的智慧推演下,豁然开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