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左宗棠寄希望于曾国藩能够率军南下解围的时候,义军主力经过几天的昼夜行军,已经完全进入湖南地界,其中义军将领杨金娥率领骑兵两万人,达到常宁前线,并接管了前线作战的指挥权。
义军各部士兵在听说杨金娥赶到之后,士气大振,踊跃请战,就连第五军军长杨嵩都主动的让出指挥权,无他,纯粹是因为在几年的战争中杨金娥屡立奇功,成为义军将领里的帅才。
杨金娥到任之后,在仔细观察了敌我形式之后,认为左宗棠集团经过七八天的苦战,虽然伤亡上万,但可战之兵还有三万余人,且左宗棠和胡林翼都是少有的强将,若是强攻损伤太重。
但相对来说,其部有伤者数千人,且其撤回湘北道路被切断,此二人绝对不会贸然回撤,而是选择固守待援。
因此,杨金娥迅速定制了一套围点打援的方法。
首先,杨金娥以第五师继续与清军对峙,并留出骑兵五千,看住左宗棠部。
然后,撤回之前用以包围左宗棠部的第二十五师和两万民兵,集合第十五师、第二十五师、杨金娥带来的一万骑兵以及两万民兵于湘江北岸,打击来援的曾国藩部。
在决定之后,杨金娥一面给各部下达指令,一面给李希音发电报,上报行动方案。
很快,义军各部行动起来,当天晚上围困左宗棠部的数万大军迅速撤离,等第二天清军才发现,清军大营之外的义军几乎消失的无影无踪,只有盘龙岭的第五师数千人仍然存在。
左宗棠和胡林翼连忙商议对策,两人都感觉其中有阴谋,因此十分谨慎的思索着,最终在纠结许久之后派遣了一支五百人的部队悄悄出营往北试探,结果走出二十多里仍然不见义军,因此便撤回了大营报告。
左宗棠和胡林翼有些疑惑,不知道义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两人既不想在这里困守,也不敢贸然领兵撤离,害怕这是义军的计策。
就在左宗棠和胡林翼摸不着头脑之际,杨金娥集合护卫军主力三万余人,跨过湘江北上,与曾国藩迎面对上。
曾国藩在听说湘江失落,胞弟曾国荃生死不明后,立即命令胞弟曾国华率领两万精兵留守大营,自己急匆匆点了三万新军,朝着湘江出发,路上又遇到巡抚骆秉璋派来的两万绿营兵,于是兵和一处急匆匆往南赶路。
没成想,半路上就有侦察的骑兵回报,前面有数万义军迎面而来,于是曾国藩急忙命令士兵结阵。
在这种遭遇战里,义军和清军的差距很快彰显出来,义军各营迅速集结,边前进边展开阵势,在逼近曾国藩部的过程中就形成了方阵,步兵在前列阵,炮兵在后迅速组装,而一万骑兵分布于方阵两侧。
而反观清兵这边,本来是原地停留结阵,但却一言难尽,曾国藩部湘军还好,勉强结出阵型,但炮兵却半天没有找到位置,内部也发生一定骚乱,好在最终平息了。
但是,两万绿营兵却实在是拉垮,由于两万绿营兵来自五个营地,各营之中本就疏于训练,且每个士兵都不愿意站在最前边,至于将领只能声嘶力竭地喊着,时不时杀个人震慑一番,但却难掩混乱,军容不整。
等义军赶到后,清军分为三个部分,曾国藩率领一部占据左边,两万绿营兵占据中间,还有数千湘军被绿营兵影响,没有及时和曾国藩部汇合,位于绿营兵右边。
杨金娥一看,立马挥动令旗,数千骑兵冲出阵型,立马朝着清军右军冲杀而去,同时步兵火枪手开始对其左军和中军进行火力压制。
清军右军虽有八千余人,但都是步兵,且除了几百名火枪手外,其余的兵器基本上是传统的大刀长枪之类的东西,且没有太多甲胄,毕竟湘军属于乡勇组织,朝廷是不给钱的,因此装备并不算多好。
而义军骑兵出自李希音的亲卫军之骑兵师,人马均着甲胄,且每个士兵除了携带兵器之外,还有连弩、手枪、匕首和手雷。
因此骑兵分为数个小队,首先突破组扔掷手雷撕开清兵盾兵防线后迅速打马绕开,紧接着身穿重甲,手持利器的重骑兵撕开口子,最后手持利刃的轻骑兵沿着重骑兵开出的通道收割清兵。
很快,清军右军阵地被撕裂了八条口子,义军骑兵在其阵里仅仅一个来回,八千湘军就损伤过半,地上一片哀嚎。
曾国藩看了,本打算去派兵支援,没成想中军的绿营兵在看见右军的惨状之后,一下子直接发生混乱。
杨金娥立马命令剩下五千骑兵集结过来,与刚刚回撤回来的骑兵结成方阵,在给予其巨大心理压力之后,立即发起进攻。
恰在此时,数十门轻量级迫击炮就绪,义军立即对清军中军进行炮击,同时上万骑兵一股脑地朝着清军中军冲杀而去,整个战场的土地都发生了震颤。
在这种情况下,清军这两万绿营兵发生了溃逃,甚至其阵营后方的清军一排一排的跑,前方则发生混乱,士兵发生踩踏事件。
而且,由于清军发生溃散,其阵容更加散开起来,其中巨大的缝隙更加利于骑兵作战,义军骑兵迅速入阵冲杀。
一轮厮杀下来,清军死伤数千人,溃散者上万人。
目睹骑兵巨大威力的杨金娥倒吸一口凉气,真正理解了骑兵为什么是冷兵器时代的最强兵种了,在热武器不出的时代,骑兵对上步兵简直就是降维打击啊!
而和义军对阵的曾国藩则是完全懵逼了,两柱香事件,义军仅仅是骑兵两轮冲锋,就废掉他中军和右军将近三万人,实在是无比恐怖。
一时之间,曾国藩惊骇无比,完全失了分寸,不知应该怎么办才好,但杨金娥却不会给他缓过来的机会。
杨金娥立即率领第十五师和第二十五师发动冲锋,同时命令骑兵放弃追击溃军,全力绕后围杀曾国藩。
即便是湘军号称悍勇无比,到这个时候也是军心丧尽,士气无存,且义军步兵并不贸然突进,而是靠近之后立即利用连弩、手雷、步枪对其进行火力打击,骑兵则分成七八队,时不时的冲进其阵容后再杀出去。
如此不过一炷香,曾国藩的湘军全面溃败,大批大批的士兵或投降,或被击杀,湘军主将鲍超、李元度、李续槟战死,仅有曾国藩在亲卫拼死保护下逃出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