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布阵,暗藏杀机】
夜色沉沉,长平战场风声猎猎。赵军经过昨日一战,士气高涨,但赵信深知——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清晨,斥候带回最新情报:
“秦军主力已重新布阵,白起亲自坐镇中军。”
“其左翼由王龁指挥,右翼为蒙骜所领,皆为精锐。”
“秦军前锋正向我军左侧山谷推进。”
李牧皱眉道:“敌军动作频繁,恐怕已有埋伏。”赵信点头,心中已有猜测。他下令:
“白耳斥候继续侦查,务必摸清敌军动向。”
“各营加强警戒,不得轻举妄动。”
不久之后,白耳斥候队长亲回主营,神色凝重:
“将军,我们在山谷后方发现大量脚印和马蹄痕迹。”
“另有炊烟未散,说明敌军曾在那设伏。”
赵信目光微冷:“果然是诱敌深入之计。”
【识破陷阱,反将一军】
赵信召集众将,站在沙盘前分析局势。他缓缓说道:
“白起素以诡诈闻名,此番必是想引我军出击,再于半途设伏。”
“若我们按兵不动,待其粮草耗尽,自然会退。”
“但若我们能反客为主……”
李牧眼中一亮:“将军的意思是?”赵信嘴角浮现一丝冷笑:
“既然他要设伏,我们就让他伏个空。”
“再反过来,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他立即做出部署:
“白耳先锋一百人,分为两队,潜伏于山谷两侧高坡。”
“白耳斥候八十人,分成四组,轮流监视敌军动向。”
“其余部队佯装撤退,制造溃败假象。”
诸将虽有疑虑,但见赵信胸有成竹,只得依令行事。
【虚实之间,赵军撤退】
当日上午,赵军开始“撤退”。部分士兵故意丢弃兵器、旗帜,甚至有人在营地留下混乱痕迹。同时,赵信命令:
“放出消息,说赵军士气低落,准备退守丹水。”
这番举动果然引起秦军注意。白起在帐中听闻探子回报,眉头微挑:
“赵括终于撑不住了?”
“传令下去,派出五千骑兵追击,务求全歼。”
秦军将领王龁请命出战:
“末将愿率轻骑出击,趁势追击,一举击溃赵军。”
白起沉吟片刻,终是点头:
“去吧,但不可冒进,小心赵括设伏。”
王龁领命而去,率领五千轻骑直扑赵军“撤退”方向。
【白耳突袭,断敌归路】
王龁一路追击,果然发现赵军残兵败将,狼狈逃窜。他大喜过望,下令加速前进。然而,就在他们进入山谷时,异变陡生!一声号角划破天际,两侧高坡之上,一道道身影悄然现身。正是——白耳先锋!他们手持短戟与强弩,悄无声息地占据了制高点。赵信早已在高处观察全局,此刻低声命令:
“放箭!”
数十名白耳弩手率先发动袭击,箭雨如瀑,精准命中敌军骑兵。紧接着,白耳先锋从两侧包抄而下,如猛虎扑食,直插敌军腹地。王龁猝不及防,阵型大乱。白耳先锋队长王猛亲自冲入敌阵,一刀斩杀秦军副将。秦军顿时陷入恐慌,纷纷调头欲逃。但此时,山谷出口已被赵军封死。赵信早已安排另一支赵军小队提前设卡,切断敌军退路。
【大获全胜,震慑敌营】
短短半个时辰,五千秦军损失近半,王龁仅带数百骑突围而出。他仓皇逃回秦军主营,满面惊惶:
“赵括……赵括不是原来的赵括了!”
“他识破了我们的埋伏,还设下了圈套!”
“那些赵军……简直不像凡人,行动迅捷,配合默契,刀枪不入!”
白起闻言,脸色骤然一沉。他望着远方赵军营地,沉默良久,终是开口:
“看来,是我低估了这位‘纸上谈兵’的赵括。”
“但这背后,必然另有高人。”
他随即下令:
“全军收缩防线,严加防守。”
“不得轻举妄动,等待后续补给。”
【赵军振奋,信仰值攀升】
此战大胜,赵军上下士气高昂。赵信回到主营,登上高台,对将士们说道:
“你们今日所展现的勇气与纪律,足以让敌人胆寒。”
“我赵信,定不负你们的信任。”
话音刚落,系统提示响起:
【完成“识破陷阱并反击成功”任务】
【信仰值 +500 → 累计 900】
【当前等级:3(统率+1,智力+1)】
【可激活单位:白耳重甲兵(30人)、白耳战术顾问(1人)解锁】
赵信心中一动:“终于可以强化重步兵,并引入战略层面的辅助角色了。”他当即下令:
“召唤一组白耳重甲兵,共计三十人。”
“再召唤一名白耳战术顾问。”
【信仰值消耗:300】
【剩余信仰值:600】金光闪耀,三十名身披铁甲、手持长戈的重步兵列队而出,气势沉稳;一人则身穿儒袍,手持羽扇,神情冷静,正是白耳战术顾问。赵信宣布:
“你们将是我的铁壁与智囊。”
“从此刻起,白耳重甲兵负责中军护卫,战术顾问协助制定作战计划。”
众人齐声应诺,军心更加稳固。
【夜幕降临,战局初转】
夕阳西下,赵军营地灯火通明。赵信坐在营帐之中,与白耳战术顾问商议接下来的战略。顾问拱手道:
“将军,白起此人极善用兵,今日虽败,必不会轻易退却。”
“属下建议:趁其尚未调整完毕,主动出击,攻其不备。”
赵信微微一笑:
“正合我意。”
他抬头望向夜空,心中默念:
“白起,你一生未尝败绩。”
“但这一次,你面对的是拥有白耳兵军魂的赵信。”
“战争,才刚刚开始。”
【战云密布】
清晨,长平大地笼罩在一层薄雾之中。赵军营地内,士气高昂。昨夜奇袭王龁部队的成功,不仅重创秦军前锋,也让赵军上下对赵信的信任达到了顶峰。然而,赵信却神情凝重。他站在高台之上,望着远处秦军大营的方向,心中清楚——
白起绝不会善罢甘休。
果然,不久之后,斥候带回消息:
“秦军已重新集结,白起亲自坐镇中军。”
“敌军主力正在向我军中央阵地推进,意图发起总攻。”
李牧皱眉道:“敌军数量远胜我军,若正面交锋,恐怕难以支撑太久。”赵信点头,目光坚定:
“正因如此,我们必须用最少的人,打出最大的效果。”
他下令:
“全军进入战备状态,按照昨日部署列阵。”
“白耳先锋、白耳重甲兵、白耳弩手各就各位,准备迎敌。”
【白起出征,步步紧逼】
秦军大营。白起身穿黑甲,骑着乌骓马缓缓而出。他目光如炬,扫视前方赵军阵地,沉声说道:
“赵括此人,今日之行止已非往日可比。”
“此战若胜,赵国再无翻盘之力。”
“传令下去,三军齐进,务必一击而溃!”
随着号角响起,秦军四十万大军开始推进。他们的阵型整齐,步伐沉重,如同一座移动的钢铁长城。赵军营地内,赵信冷静指挥:
“白耳弩手登高设伏,封锁敌军冲锋路线。”
“白耳先锋分两翼包抄,伺机突袭敌军侧翼。”
“白耳重甲兵守中军,死守防线,不得后退一步。”
众将齐声应诺,迅速执行命令。
【首波交锋,白耳显威】
秦军第一梯队为轻骑兵五千,快速冲向赵军左翼。赵信早已预料到这一招,他冷冷下令:
“白耳弩手,射击!”
数十名白耳弩手登上高地,拉开强弩。箭矢破空而起,在阳光下闪烁寒光。“嗖!嗖!嗖!”密集的箭雨精准命中敌军冲锋队伍,瞬间倒下数百人。剩余骑兵惊慌失措,被迫减速。就在此时,白耳先锋从左侧山谷杀出,直插敌军腹地。他们动作迅捷,配合默契,专攻敌军指挥中枢。短短片刻,敌军骑兵便被彻底击溃,仓皇撤退。赵军士气大振,欢呼声响彻战场。
【白起识破,调整战术】
白起在远处观察战况,眉头微皱。他低声自语:
“这支赵军……为何如此神勇?行动如一,纪律严明,仿佛换了灵魂。”
他立刻下令:
“改变战术,以步兵为主力,稳步推进。”
“骑兵改为策应,防止赵军突袭。”
秦军阵型随之变化,由原来的冲锋阵转为稳扎稳打的龟甲阵。赵信察觉到敌军战术转变,也迅速做出应对:
“白耳重甲兵上前接战,拖延敌军进度。”
“白耳弩手换位至后方高坡,远程压制。”
“白耳先锋继续绕后,寻找敌军薄弱点。”
双方陷入胶着。
【关键突破,白耳战术顾问献计】
战斗持续两个时辰,赵军虽依托地形与白耳兵优势,但仍逐渐显露疲态。赵信心知不能再拖,必须速战速决。他回到中军帐,召见白耳战术顾问:
“如今战局胶着,你有何良策?”
战术顾问拱手道:
“将军,敌军虽人数众多,但粮草补给困难,且士气不如我军。”
“属下建议:派出白耳斥候小队,绕道敌军后方,焚毁其粮草辎重。”
赵信眼前一亮:
“妙计!立即执行。”
他即刻调派白耳斥候八十人,分为五组,携带火油与短刃,潜入敌军后方。
【断敌粮道,局势逆转】
半个时辰后,秦军后方突然火光冲天。白耳斥候成功烧毁敌军主粮仓,并斩杀数名负责押运的将领。消息传回前线,白起勃然大怒:
“赵括竟敢偷袭粮道!”
“传令各部,加快进攻节奏,务求速战速决!”
但此时,秦军士气已受打击,部分士兵开始动摇。赵信抓住战机,果断下令:
“全军出击,白耳兵为前锋,直取敌军中军大旗!”
赵军士气高涨,奋勇向前。白耳先锋与重甲兵冲锋在前,所向披靡。秦军阵型混乱,节节败退。
【白起败退,赵军大胜】
最终,白起见战局已不可挽回,只得下令撤军。他望向赵军阵地,神色复杂:
“赵括……不,是赵信。”
“你确实,不是那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人了。”
他缓缓收剑,转身离去。赵军营地内,将士们欢呼雀跃,士气达到巅峰。赵信站在高台上,望着远去的秦军背影,心中却没有丝毫松懈。他知道,这一战虽然胜利,但真正的和平尚未到来。但他相信,只要白耳兵军魂仍在,赵军就不会再惧任何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