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可明白?”
李奇再次强调。”风!风!风!”
“大风!”
锐士们齐声回应,气势如虹。
短短几句话,李奇展现出的威严与领导力,让每个锐士都深受鼓舞。
今日接管大军训话,便给部属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位年轻的主帅纪律严明,行事果断。”屠睢。”
“章寒。”
训话结束,李奇语气威严。”末将在!”
屠睢与章寒激动地来到李奇面前,恭敬行礼。”屠睢,章寒,于新郑城外击溃李军,俘虏韩王一族,功不可没。”
“从今日起——”
“屠睢晋升统领五万人。”
“章寒晋升统领五万人。”
“爵位连升两级,封为右庶长。”
李奇面向全体将士宣布。”谢将军!”
两人立刻道谢。”定韩之战,我军将士多有功绩,应按军功晋升。”
“屠睢、章寒,带领各部返回军营,依律行赏。”
“我只有一要求,绝不能有丝毫差错。”
李奇叮嘱道。”诺!”
两人再次行礼,领命而去。”诸位听令!”
“整军回营!”
“李将军有令!今日晋升爵位!”
屠睢高声宣布。
话音刚落,四周的锐士皆面露喜色。
对大秦而言,战争并非恐惧,而是机遇。
战功封爵,是每一位平民改变命运的途径。
大军缓缓撤回营地,以千人为单位进行升爵仪式。
看着队伍离去,李奇松了口气。
尽管外表镇定,但这毕竟是他首次统领如此庞大的兵力。”终于能融合将心,借此强化战阵,提升我军战力。”
李奇暗自思忖。
之前为了达到最佳效果,他在统率万人时并未融合此物。
如今,他掌控着韩地最多的军权,正是时机。
返回府邸,这座位于新郑的新居所,曾属于暴鸢,命运似乎别有深意。”系统,融合将心。”
刚进府门,李奇便迫不及待地下令。”指令已接收。”
系统回应。
随即,一个金色的小巧法宝浮现,其力量玄妙莫测。
融入体内后,李奇顿悟:原来这就是法宝认主。
此时,将心已与他的身躯相连,只需心念一动,便可取出。
此乃玄阶高等法宝,且具有成长性,随李奇修为提升而愈发强大。”查看将心属性。”
李奇开口问道。
战争宝物:将心,位列玄阶高品(具备成长潜力)
特性:作为主人领军作战时,能提升百倍士气。
主人训练士兵,可增强军队间的默契配合,激发士气,从而提升战斗力。
隐秘特性:守护主人(可替主人抵挡致命攻击)。”果然是强大的战争宝物。”
\"待我训练完十万大军,战场上就如同有了盟友帮我杀敌积累经验。”
\"这比单凭杀敌获取的经验强大得多。”
\"当我彻底掌控韩地,打造出熟悉战阵的强大之师,或许就能尝试进攻李国。
毕竟秦始皇赋予了我全面管理韩地军权,到那时,达到先天境也不再遥不可及。”
想到这里,
李奇不禁露出笑意。
先天境。
11级。
这才是真正的武道境界,内力转化为真气,到达这个层次后,才能发挥武道的真实力量吧?
先天之力,个人能在万军中自如应对。
真气源源不断,有真气护体,即便面对乱箭齐射也能安然无恙。”目前事务繁多。”
\"秦始皇可能会派冯去疾来主持正务,还有一大批韩地官员和降卒需要处理,这些都是问题。”
\"说到韩地官员,韩非是个难得的人才,若能将其招致麾下,凭借他的能力,在大秦也能开辟一片天地。
即便日后遭遇王权打压,他也定能成为有力的支持者。”
李奇心中暗自盘算。
就在这个时候,
\"声望结算时间到了。”
\"开始结算主人声望奖励。”
\"恭喜主人获得五十万声望值,转化为晋升点。”
系统提示响起。”五十万声望值。”
\"相当不错。”
李奇脸上浮现更加激动的笑容。”接下来就提升武技吧。”
\"晋升神箭术,提升点穴手。”
李奇发出指令。
提升武技,即是增强自身实力。
片刻之后,
\"神箭术已升至10级,完美领悟,可连射十箭,三百丈范围内箭无虚发。”
“点穴手已达五级,领悟程度达到五成,可使被点穴者五日之内内力不散。”
系统提示响起。”果然,技能等级越高,所需的晋升点越多。”
“五万点晋升点,消耗得真快。”
“但现在我已经掌握了三个圆满境界的武技:基础剑法、猛虎拳、神箭术。”
尽管花费了不少晋升点,李奇却感到无比兴奋。
这时。”禀告!”
“属下李青求见。”
府邸大殿外传来李青的声音。”进来。”
李奇回过神来,沉声说道。
李青应声进入大殿。”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李奇看向李青问道。”都安排妥当了。”
“各位兄弟已被分配到各军,李达、李辉二人担任万人将,其余几位兄弟则为五千人将,并获得了相应的爵位提升。”
“一切符合大秦军功制度,绝无漏洞。”
李青立刻回答。”干得好。”
李奇满意地点点头。
此次灭韩之战看似顺利,但实际上对军队来说极为残酷,各部均有伤亡。
在蒙武有意安排下,一些损失严重的中层将领所带领的部队被交由李奇接管,这正是为了让他建立自己的班底。
这是一种无形的恩惠,只有李奇自己明白,这也意味着李奇欠了蒙武一份人情。
当然,这也可能是蒙武特意留下的机会。
有屠睢和章寒两位五万人将领军,再加上李奇的心腹们,军中任何风吹草动都无法逃脱李奇的掌控。”另外,我已经派人从军中挑选精锐士兵加入亲卫营,预计十天内就能组建起千人规模的亲卫队。”
李青接着说道。”李青,你做得很好。”
“不愧是我最信任的人。”
李奇笑着称赞道。
不知不觉间,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里,两人的地位已发生显着变化:一个成为统帅,一个升任亲卫统领,两人都掌握了权力。
不过……
军营之中,等级分明,规矩严格,不容逾越。
李青对待李奇的态度始终谨慎有加,这让李奇早已习以为常。”军权、官权皆是如此,那至高无上的王权又该是怎样的孤寂。”
李奇暗自沉思,“难怪 ** 自称寡人,只因权高位重,令人敬而远之。”
然而,他对权力阶层的更迭并无抗拒之心,因为这是通往巅峰的必经之路。”韩地的旧臣被关押在哪里?”
“全数关押在城中牢狱,静候将军发落。”
李青答道,“如今我大秦已掌控韩地,但境内仍有动荡,不少百姓心生不安,甚至有韩地贵族暗中作梗。”
“无需担忧。”
李奇说道,“刚灭韩时,百姓难免惶恐,但我大秦将士秋毫无犯。
待局势稳定,朝廷派人接管正务,一切自会平息。”
李奇对百姓的反应并不意外,他知道改朝换代之际,人心浮动实属正常。
只要让民众生活安定,便无大患。
至于具体的治理事务,他无意插手,他只需确保军事行动顺利即可。
真正推动韩地融入大秦的,是秦始皇派遣的文官。”将军,韩地旧臣多数愿归降,仅少数抗拒。
是否即刻处决?”
李青问。
作为李奇的亲卫统领,同时也是驻守韩地主将的代言人,李青询问着下一步行动的方向。
当前军营中,所有人都在等待李奇的指令,以决定如何处置那些韩臣。”带我去监狱,我要亲自见见这些人。”李奇沉吟片刻后说道。”是。”李青立即转身领路。
新郑城外的廷尉府,本是处理韩地案件、关押囚犯的地方,如今却成了关押前朝重臣的场所。
秦国此次灭韩之战出人意料,令韩国措手不及。
同样的,这种国力上的差距让韩国毫无招架之力。
监狱内部,昔日高贵显赫的韩臣如今都蓬头垢面地被关押在此,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尊严。
秦国攻占新郑时,许多贵族得以逃脱,但也有很多未能及时离开。”救命!\"
\"我愿归顺秦国,愿意为秦国效力,请您向秦国将领传达我的意愿,我愿意归降。”
\"只求放过我一次。”
\"军爷,我曾是大韩廷尉,有才能为秦国服务,麻烦您告知一声……\"
此刻,监狱内并不平静,充斥着哭喊与哀求之声,皆是那些畏惧死亡的韩臣所发出。
最初,普通囚犯对这样的场景感到惊讶,但现在已经习以为常。
这就是曾经高高在上的存在,如今却沦为阶下囚,与他们别无二致。
面对这些投降的韩臣,那些忠于韩王的臣子起初愤怒斥责,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也默然了。
他们被关押在这里已有一个多月,期间从未有人前来处置,最初听说蒙武将军要把他们押送到咸阳,可如今得知蒙武的大军已班师回朝,他们依然滞留于此,自然心生恐惧。
而看守监狱内外的士兵也未曾正眼瞧过他们,只是当不堪其扰时,才会随意挥鞭抽打那些哭喊者。
什么韩地权贵,不过是一群阶下囚罢了。”国家不成体统,臣子不忠不义,难怪有此遗恨。”
韩非目睹此景,叹息摇头。”李将军到。”
牢狱中骤然响起一声洪亮的喝声。”恭迎李将军。”
随即,内外值守的将士齐齐弯腰行礼,态度毕恭毕敬。
李奇身为韩国境内最高军事统帅,手握生死大权,无人敢存半分轻慢之心。”李奇,那个 ** 暴鸢之人,如今竟成了坐镇一方的大将。”
“年纪轻轻,在我国不过是一伍长,但在秦国却能统领一方,秦国律法公正严明,秦王气魄,各国难以企及。”
“眼下是灭韩之时,或许不久后便是灭六国、统一天下之日。”
“可惜我王非秦王,我国非秦国。”
“当年商君变法于秦,那需要何等胆识方可达成。”
“我韩非虽有变法之志,却未能实现。”
韩非抬眼望向门口被簇拥而至的身影,不禁自嘲一笑。
当日朝堂之上,他对李奇印象深刻。
囚牢岁月漫长,他也从值守将士的闲谈中得知了不少关于李奇的事迹。
从那些士兵对李奇的崇敬之情,韩非隐约明白了这位年轻将领在秦军中的威望究竟有多高。”牢里的韩臣状况如何?”
李奇步入牢中,向值守千人将询问。”回禀李将军。”
“这些人原是高位者,怎能承受这般劳苦,已亡故许多,尸骨皆弃于乱葬岗。”
“但仍有不少存活,只待将军发落。”
千人将毕恭毕敬地答道。
李奇微微点头,继而追问:“具体哪些人亡故了?”
“名单尚在整理,不过地位最高的死者是韩相张平,年事已高,平日养尊处优,数日前便病逝狱中。”
千人将恭敬回答。”张平,是张良的父亲吧?”
李奇心中默念,却不以为意。
接着,他又问千人将此行的关键所在:“韩非近况如何?”
……
“回将军。”
“韩非囚于何处?”
千人将立即指向内牢一处囚室,“在那里。”
李奇顺着目光看去。
韩非盘坐于地,神色平静,与那些高声求降的韩国官员不同,他似已对生存无欲无求,浑身散发着孤寂的气息。”韩非,法家集大成者。”
李奇瞥了韩非一眼,暗自思忖。
历史长河中,若商鞅是法家开端,后来诸国变法皆由此起。
至战国末年,当世公认的法家巅峰唯有韩非一人,而非李斯。
若非如此,李斯怎会忌惮韩非?他惧怕韩非入秦得秦王重用,威胁自身地位。
昔日稷下学宫,韩非论法已胜过李斯,他岂容韩非再次压他一头?
“这般人才,若能归附于我,实乃幸事。
我既已改写历史,何不更进一步?”
“他若肯归顺,必能在秦立足,甚至受秦王重用。”
“若不然,杀无赦。”
李奇心中决意。
随后,他对千人将吩咐:“带他出来,本将欲与他独谈。”
言罢,李奇转身离去。
终究,此行只为韩非而来,其余人等,皆不在他眼中。”将军饶命!我愿归降大秦,请放我一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