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
孟兴盛端着碗,一时间竟有些无地自容。
这么久了他竟然一点都没发现异常。
“娘.......”孟谷秋微微垂睫。
“你能代替谷秋好好活着,那对我们来说也是好的。”孟老太拍了拍孟谷秋的肩膀。
人死不能复生,但或是老天怜悯,让她来到了这儿,代替了自己的女儿好好活下去。
起码再也不会因为温子宁迷失了自个儿。
只是可惜,和温子宁的孽债又害了另一个人。
“好好休息吧,你身上的伤还没好,一会儿你大哥二哥拿了吃食你再起来。”孟老太温言。
她欲言又止,想说谷秋在牢里吃苦了,可能是方才才说明了真相,大家都需要时间缓一缓。
孟谷秋偏过身子,也不知道再说些什么。
孟兴盛在门外听到了全程。
他顿了顿,还是扬起笑容,开了门。
“娘,谷秋,我把吃的带来了,快。”孟兴盛的到来倒是恰好将这儿沉重的气氛给瓦解了。
他将吃食放在了孟老太的手里后,看向孟谷秋:“小妹,你有没有觉得身上还有哪不舒服的?一会儿等大哥把药端上来喝了,再好好睡上一晚。”
孟老太端着碗,坐在床榻边上有些不知所措。
孟谷秋曲肘坐起身子,小心翼翼的接过碗:“娘,我自己来把。”
她轻抿着粥。
孟兴盛淡淡开口:“其实,我方才什么都听见了。”
他声音很小,却还是清晰的入了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孟谷秋手微微一颤。
相处了这么久,孟兴盛都一直以为是妹妹长大了,直到家里人大的重要了。
却没想到,还是因为自己,因为温子宁,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其实说心里不难过,那定是太假了。
可难过又能怎么办?
只能对现在的谷秋好一些,去弥补自己做哥哥的错处。
“咱一家子只要在一起好好过日子就成了。”孟兴盛以为小妹不喜他那话,便忙不迭补充着。
孟谷秋微微一笑,擦拭了一番唇角的粥渍:“二哥说的对,我拿你们,是真的当家人。”
话罢,孟谷秋再次将最后的粥吃了个干净。
几天没吃东西,就是普通的粥也觉着香甜可口。
“对了,来帮我们的那位大人是?”孟谷秋方才就一直在想。
可思来想去,也没找到自己和这位大人的关联。
“他是廖奶奶的表哥。”孟兴盛一脸有趣的回道。
廖奶奶的表哥?
怪不得之前看着廖奶奶,就觉着身上有着一股千金小姐的气质。
没曾想她的表哥竟是这么大的人物。
此番能出来,还真是要好好感谢人家。
“你别说,这廖婶子还真是深藏不露,若不是秋莲与我提及,我也得吓一跳。”孟老太摆手。
“对了,我在牢中时遇到了虎子。”孟谷秋忽地想起,“若不是他控制着力度,我估计早就命丧黄泉了。”
她双睫一颤。
虽是不知道虎子为什么帮自己。
但是从前这么一个混混,突然转而变成了恩人,一时间孟谷秋还不知道要作何感谢。
“当时收租金那人?”孟兴德瞪大了眼睛。
这都许久没见过的人,怎么还会记得妹妹的模样。
且,一开始为了躲避他,孟谷秋还特意给自己的脸上化了丑妆,直直持续了一个多月,才彻底的放下了警惕。
“是。我记得从前上山采药时候,我请的猎户,就是虎子他爹。”孟谷秋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这倒确实挺匪夷所思的。
不过毕竟虎子是温子宁的人,也不知道他身上有着啥事儿,为啥一直在替林侍郎效命。
...
孟谷秋在晋良县足足将养了七日,才将身上的伤养好。
方才养好,孟谷秋就马不停蹄的想要赶回丰华村。
这比预计的时间还多了几日,这钱还是得补,还有上个月的月银。
总之,怎么算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孟家。
冯春艳这几日神神叨叨的,还天天去请菩萨。
见到孟谷秋,冯春艳微微皱眉:“哎哟,谷秋,你可算回来了。”
她一脸焦急的模样。
“大嫂,您这是......”孟谷秋微愣的盯着供桌上请来的菩萨像。
“这几日宏儿考试,娘就这样神神叨叨的。”孟云给孟谷秋倒上了茶水。
总算是见到了三姑姑。
好在她平安无事。
孟谷秋微微一笑,原来是这样:“放心吧大嫂,大难之后必是大福,有句话叫做福祸相依,宏儿的考试不会有问题的。”
冯春艳一听这话,心里开心了不少,她乐呵呵的捂唇:“还是谷秋会说话。”
她没好气的瞥了一眼孟云:“谷秋,你是不知道,这小云日日念叨我,现在,还不是我是对的。”
孟云扁了扁唇,没再理会冯春艳。
她是觉着,这求神拜佛不就是不相信宏儿么?
“谷秋也回来了,这么好的日子,杀只鸡!”冯春艳乐呵呵的。
可她这么一说,孟云脸色沉了下来。
孟谷秋察觉到了有些不对劲,她压唇:“鸡还是等到宏儿考完后再杀,我想问作坊。”
自己这么多天不在,作坊定是会出事。
能预想到的不多。
但铁定没那么简单。
一提到这个,身后来的孟小平就来劲儿了,她险些给手里的杯子捏碎:“别说了!三姑姑,你是不知道刘喜子刘柱子那俩贱人!就因从前被咱开除,如今见到咱出事儿,立马就跟那死猴子似的上蹿下跳的,到处说你不会回来了,让工人们都来要补偿!”
若是可以打人的话,孟小平真相一棒子敲死他们俩。
她怒气冲天的走了进来,双手叉腰:“有些工人们听信了谗言,要了钱就去扛大包,如今,作坊少了一半的人......”
“那还行。”孟谷秋微微颔首。
“还行?”孟小平瞪大了眼,不可置信的看着孟谷秋,“三姑姑,您糊涂了吧!”
这可是少了足足一半啊!
“比我预期的要好,我本以为,这次作坊九死一生,甚至最坏的结果就是落在温子宁的手里,但如今作坊还在,还有一半的工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还有机会,咱都还能东山再起。”
只是可惜了桃花村的地。
按照耿老头的性子,怕是不可能再把这地卖给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