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巧不巧”分到这间号舍?李明心中冷笑。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巧合?尤其是在这节骨眼上!这分明是有人利用职权,在“认号”环节给他精心挑选的“风水宝地”!目的不言而喻——利用恶劣的环境,最大程度地干扰他,消耗他,甚至直接摧垮他的身体和精神!
他不动声色地走进号舍。木板潮湿冰冷,墙角挂着蛛网,一股霉味混合着隔壁飘来的臭味,让他胃里一阵翻腾。他强忍着不适,仔细检查号舍的每一个角落:墙壁、地面、木板、甚至头顶的瓦片。暂时没有发现明显的“异物”或陷阱。
但李明知道,真正的危险,往往藏得更深。也许是一包藏在砖缝里的泻药粉,也许是涂抹在木板上的无色催吐剂,也许是…他不敢细想。对方既然能把手伸进贡院分配号舍的环节,其能量和歹毒,远超他的预估!
认完号,走出贡院大门,重新呼吸到外面相对新鲜的空气,李明才感觉稍微好受些。
“明哥儿!咋样?号舍还行不?”张铁柱立刻迎上来,紧张地问。
李明摇摇头,脸色凝重:“不太好,紧挨着茅厕。”
“啥?!茅厕?!”张铁柱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哪个缺德玩意儿干的!这不是坑人吗!三天!熏也熏晕了!”
忠叔的脸色也沉了下去,他敏锐地意识到这绝非偶然:“少爷,看来对方在贡院内部也有人。院试三日,凶险异常。老奴这姜汤…怕是更要带足了。”
李明点点头。臭号的环境是明摆着的阳谋,无法改变。他能做的,只有更加小心谨慎,依靠忠叔的姜汤计策,以及自己强大的意志力去硬抗!
回到客栈,李明立刻着手准备考试用品。笔墨纸砚、考篮、油布(防雨)、蜡烛、火石、水壶、干粮…每一样都由忠叔亲自检查、打包。干粮是特制的硬面饼和肉干,不易变质,也方便用姜汤泡软食用。水壶里,自然灌满了忠叔熬煮的、浓得发苦的姜汤。
“明哥儿,俺…俺还是担心!”张铁柱看着那壶深褐色的“药汤”,又看看李明苍白的脸(这次有一半是真被熏的),忧心忡忡,“那臭号…要不…要不俺去给你守着茅厕?谁要是敢使坏,俺一脚把他踹粪坑里去!”
李明被张铁柱这异想天开的“护考”方式逗乐了,沉重的心情稍缓:“胡闹!贡院重地,岂容你胡来?放心吧,我能应付。你就在外面,和忠叔一起,等我好消息。”他拍了拍张铁柱结实的胳膊,“记住,这几日,客栈这边更要提高警惕,莫要再让人钻了空子。”
“少爷放心!老奴就是豁出这条命,也绝不让宵小再靠近客栈半步!”忠叔斩钉截铁。
夜幕降临。江宁府笼罩在院试前特有的、紧张而寂静的氛围中。万家灯火,不知有多少学子正在挑灯夜读,做着最后的冲刺。
李明没有再看书。他强迫自己早早躺下,养精蓄锐。然而,隔壁茅厕那挥之不去的恶臭感,敌人那无所不用其极的阴狠手段,如同梦魇般缠绕着他,让他难以入眠。
黑暗中,他睁着眼睛,望着帐顶模糊的轮廓。忠叔的姜汤计策,能挡住明枪暗箭吗?那臭号的环境,自己能撑多久?隐藏在贡院内部的敌人,还会使出什么更致命的手段?
未知的恐惧,如同冰冷的潮水,一波波涌来。院试,这个本应是展示才华的舞台,此刻却仿佛变成了一个危机四伏的修罗场。
寅时刚过(凌晨三点多),贡院街已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沉重的贡院大门在无数双期盼、紧张、甚至带着恐惧的目光注视下,轰然洞开。一场决定无数士子命运的“大战”,即将在这森严的“围城”内打响。
李明在忠叔和张铁柱的护送下,早早来到贡院门口。他依旧穿着那身半新不旧的靛蓝细布直裰,脸色在灯笼光下显得比昨日更加苍白,脚步也带着刻意的“虚浮”,忠叔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他,将一个“带病坚持考试”的形象维持到底。
周围投来的目光更加复杂。有钦佩其“轻伤不下火线”的,有嘲讽其“强弩之末”的,也有纯粹漠然的。
“明哥儿,给!”张铁柱将那个沉甸甸的考篮塞到李明手里,里面装着笔墨纸砚、油布、蜡烛、火石,以及…那个装着浓稠姜汤的特大水壶和硬邦邦的干粮饼。他压低声音,带着哭腔,“你…你一定要好好的!考完俺背你出来!”
忠叔没说话,只是用力握了一下李明的胳膊,浑浊的老眼里充满了无声的嘱托和担忧。
李明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腾的思绪,对两人点了点头,转身汇入了等待搜检的考生长龙。
搜检极其严格。衙役们如狼似虎,将考生携带的物品翻了个底朝天。笔墨纸砚要检查是否夹带,干粮要掰开揉碎,水壶要打开闻嗅,甚至连衣服的夹层、鞋袜都要仔细捏过。稍有可疑,轻则呵斥,重则直接拖出去取消考试资格。
轮到李明时,衙役看到他苍白的面容和“虚弱”的样子,又闻到他那水壶里散发出的浓郁到刺鼻的姜味,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
“这是什么?”衙役指着水壶,厉声喝问。
“回…回大人,”李明故意咳嗽两声,声音“虚弱”地回答,“学生…学生昨夜染了风寒,肠胃不适,这是家中老仆熬的驱寒姜汤,大夫说…说必须带着,按时饮用…”说着,他又“虚弱”地咳了几下。
旁边另一个年纪稍大的衙役凑过来闻了闻,确实只有浓烈的姜辣味,点点头:“嗯,是姜汤。行了,进去吧!”他挥挥手,似乎也怕被这“病人”传染,巴不得李明赶紧进去。
李明心中暗松一口气,提着考篮,步履“蹒跚”地走进了贡院那幽深的大门。
一入贡院,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高墙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喧嚣,只剩下压抑的寂静和无数考生沉重的呼吸声、脚步声。在灯笼和火把摇曳的光线下,一条条狭窄的巷道如同通往地狱的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