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李明眼神瞬间变得专注而明亮,他不再看旁人,迅速铺开稿纸,狼毫饱蘸浓墨,笔走龙蛇。

开篇便直溯本源:“盖闻《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刑赏者,国之大柄也,操之者可不慎欤?” 他引经据典,将“忠厚”阐释为立法之时的审慎考量与量刑之时的仁恕之心,指出“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的古训正是“忠厚”的极致体现。笔锋所及,既有对历史典故的精当引用,也隐含了对现实中酷吏枉法、赏罚不明现象的批判锋芒。

香已燃过半,庭院里书写声渐渐密集,却也伴随着更多的叹息和烦躁的搁笔声。就在这时,一个清朗的声音打破了沉寂。

“学生徐静舟,试论之。” 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沉静的穿透力,瞬间吸引了包括李明在内的许多人目光。

只见那位曾在府学广场上对陈子安等人冷言讥讽的青衫少年,排众而出,走到台前空地。他依旧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身形挺拔如竹,面容沉静,眼神锐利。

徐静舟并未看稿,显然已成竹在胸。他对着周教谕和众人拱了拱手,朗声道:“刑赏之忠厚,非囿于小仁小惠,其本在于‘公心’与‘明察’四字!” 他开宗明义,语惊四座。“赏一人而天下知劝,非厚其一人也,厚天下之善也;刑一人而天下知畏,非薄其一人也,薄天下之恶也。故忠厚之至,在刑赏之公,在明察秋毫,使功罪无所遁形!若徒以宽纵为忠厚,是养奸宄而伤良善,非忠厚,实乃祸国之阶也!”

他的观点犀利,直指核心,将“忠厚”提升到治国理政的高度,强调其本质是公正严明而非单纯的宽大。

论述层层递进,逻辑严密,更援引了前朝因过度宽纵导致吏治腐败、豪强坐大的实例佐证。其见识之深刻,论证之有力,远超普通童生水平。

周教谕端坐台上,虽面色沉静如古井,但眼底深处,却有一丝极淡的赞赏掠过,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漾开微不可察的涟漪。

李明正听得入神,笔尖悬停在纸面上方,徐静舟那“公心明察”的论断如同惊雷在他脑海中炸响,瞬间照亮了他思路中某个未曾深究的幽暗角落。就在这时,一个带着明显傲慢腔调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哼,高谈阔论,空言无物罢了!治国平天下,岂是尔等寒门所能妄测?”

李明眉头微蹙,不用回头,也知是那锦袍华服的陈子安。他正与几个衣着光鲜的同伴聚在一处,脸上满是不屑。

其中一个同伴,李明有些印象,似乎是邻县颇有名气的才子,唤作赵文博。赵文博此刻正捧着一卷装帧精美的册子,对陈子安低语:“陈兄请看,这是家父费心搜罗的,前科几位进士及第殿试策论的精要辑录,尤其关于‘宽猛相济’之道,剖析入微,切中肯綮!若能将其中精髓……”

他后面的话压得更低,但“借鉴”、“化用”几个词还是隐约飘了过来。

陈子安得意地扬了扬下巴,瞥了一眼李明简陋的笔墨,又扫过徐静舟洗得发白的衣襟,轻蔑之意溢于言表。他手中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羊脂玉佩,神态悠闲,仿佛胜券在握。

李明收回目光,心中并无多少波澜。

这等人,不值一辩。他更关注的是徐静舟的论述和周教谕的反应。

然而,陈子安身边另一人的动作却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人穿着质料上乘的云锦长衫,面容俊秀,气质却有些阴柔,一直沉默寡言。李明记得他叫孙慕贤,似乎家中在府城颇有财势。

此刻,孙慕贤并未参与陈子安等人的私语,反而悄悄靠近一名维持秩序的低阶书吏。李明眼尖,瞥见孙慕贤袖袍微动,一个沉甸甸的、用上好绸布包裹的小物件,极其隐蔽地滑入了那书吏手中。

书吏身体微微一僵,随即若无其事地将东西拢入袖内,目光与孙慕贤极快地交换了一下,微微颔首。

这一幕快如电光火石,若非李明心神专注且目力极佳,几乎难以察觉。他心头猛地一沉!贿赂?在这府学庄严的文会之上?所图为何?难道与即将到来的府试有关?一股寒意悄然爬上脊背。

“时辰到!”铜磬再鸣,一炷香燃尽。

周教谕并未点评诸生文章,只命书吏收取了几份他目光停留过的文稿,其中便有李明和徐静舟的。

接着,周先生开始正式讲学,深入剖析《春秋》中的几则着名案例,如何从一字褒贬中体察圣人的“忠厚”本心,又如何将这种精神内核,转化为现实政治中关于刑赏平衡的智慧。他引经据典,剖析入微,字字珠玑,将深奥的经义与现实关怀紧密结合。

李明全神贯注,过目不忘的能力在此刻发挥到极致。周先生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引用的典故,甚至语气间的抑扬顿挫,都如同被刻刀精准地镌刻在他的脑海深处。

他的笔记记得飞快,旁人还在咀嚼上一句的含义,他已将下一段精义完整录入。然而,随着讲学深入,涉及前朝一些复杂律法案例的具体执行尺度与效果评估时,李明高速运转的记忆,第一次感到了力不从心。

那些案例牵涉的律令条文、地方吏治的具体操作、乃至不同利益群体的博弈,细节纷繁复杂,远非经义章句可比。

他清晰地记得周先生讲述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案例名称、甚至引用的律条序号,如同清晰的画面一帧帧闪过。

可当周先生抛出一个尖锐的问题:“若依《大明律》‘盗贼窝主’之条,邻保知情不举者连坐,然遇灾荒之年,饥民为盗,其邻保亦是骨瘦如柴,无力举发,此时连坐之刑,是执‘法’之严,还是悖‘忠厚’之本?” 李明发现自己虽然瞬间记起了相关律文和先生提到的几个类似案例,但对于如何权衡“法之必行”与“情有可原”,如何在严酷的律条框架下寻找“忠厚”的缝隙,他脑中那些精准的记忆片段,却无法自动组合成一个逻辑严密、有血有肉、令人信服的见解。

他引用了律条,复述了案例,却感觉自己的回答像是一具只有骨架没有血肉的标本,干瘪而缺乏那种洞察世情的生命力。

周教谕听罢,未置可否,只淡淡说了一句:“记得很详实。然律法为筋骨,情理为血肉。徒有筋骨,失之严苛;徒有血肉,流于放纵。二者交融,方显‘忠厚’真味。” 这话语如同一根细针,轻轻刺破了李明因过目不忘而产生的些许自得。

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识到,记住了,不等于理解了;理解了,更不等于能灵活运用、能于错综复杂的现实中把握那微妙的平衡。记忆是船,思想才是驱动它破浪前行的桨。没有后者,前者不过是一座华丽的囚笼。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穿越之生存指南秦汉之召唤天下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琴师好风流庆帝元年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重生之厨女当家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山河血我在大宋搞科技!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从屯田开始大唐第一世家悟性逆天:风流小状元震惊大唐南北朝打工皇帝高武大秦:秦始皇!天命之子从农家子到状元郎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伏羲夫妻肝在水浒,唯我独尊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冰冷王爷每晚要我哄睡原始大厨王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历史追光者邪王追妻三国之权谋天下殖民大明神级火爆兵王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的谍战日记这个王朝叫大兴我就是要做皇帝大国崛起:穿越古代当皇帝游医变皇帝,都是娘娘太美惹的祸强明:我将现代物资搬运到大明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寒门出了个状元郎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边关潜修十年,开局我举世无敌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开局穿成奶娃子朕就是亡国之君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带着基地闯三国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王伦逆天改命称帝谁主噬心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这破系统非要我当皇帝史上第一祸害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大明:人在洪武,复活常遇春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水煮大明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穿越大秦:红颜助国兴乾元盛世系统大明锦官梦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我在大明洪武当神仙铁血龙骧:从将门遗孤到开国圣主龙吟三国秦世风云录乱世猛卒穿越战国我靠杀敌称霸天下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原始蛮荒部落生存记我在古代当镇令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三国:曹营第一扛把子天娇:铁木真崛起与大元帝国前传穿越饥寒小破屋,系统非让我振兴宗门锦衣卫:陛下,何故谋反!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特种驸马:大唐迷雾之迷穿越商朝,为了人族而战东汉末年:我携百科平天下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重生六9:倒爷翻身路大明权谋录替弟从戎成将军,全家跪求我原谅替弟为质三年,归来要我让战功?穿越大唐,我靠变身闯天下穿越宋末,海上发家天赐良臣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我为大隋延运三百年逆宋:穿到水浒当战神一世豪权,一世月明大明朱棣:好圣孙,汝当为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