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的枪炮轰鸣声渐渐稀落,大烈度的战斗已难以维系。
进攻赵家峪的小鬼子们,好似被抽去了精气神,开始磨起了洋工。
每天派出的只是少量部队,偶尔,几门山炮发出沉闷的声响,炮弹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带着尖厉的呼啸,落在赵家峪的山头上,炸起一团团泥土与碎石。
而小鬼子们在曹长和军曹挥舞着指挥刀、声嘶力竭的叫喊声中,才不情不愿地发起一波冲锋。
独立团的战士们隐藏在战壕里,眼睛紧紧盯着山顶堎线。
埋伏在堎线后面的观察手,静静等待着来犯之敌……
——刚要招呼投弹兵上来,鬼子居然退了下去,不一会儿就撤回了出发的阵地,山坡前,只留下一点点的寂寞。
就这样,交战双方虽然依旧摆出剑拔弩张、随时准备继续交战的态势,实则都在暗自休养兵力。
独立团这边,十几天的连续战斗,无论是兵力还是弹药储备,无疑都是极为不利的。见小鬼子开始磨洋工,战士们也乐得慢慢等待。
毕竟旅长当初交代的任务是坚守三天,可如今呢?
他们已经顽强抵抗了十几天,早已超额完成任务。
对于独立团的战士们来说,再多防守一天,那都是赚的。
战士们在战壕和坑道里抓紧时间休息,有在的打盹,有的在擦拭着枪支,有的相互分享着美味的干粮。
还有不少的战士在分拣着子弹——小七可是三令五申,优先发射复装弹,复装弹不打完,不能使用原装弹,可是打复装弹的枪,和打原装弹的枪是不能通用的。
……
小鬼子这边,十几天的战斗下来,伤亡惨重,士气低落,真的很难再承受重大的伤亡。同时,他们在等待着师团长和重炮联队的到来。
说起那重炮联队,可是装备了8门150mm口径的重炮。
这种重炮威力巨大,只要一发炮弹下去,赵家峪那些付出了大量伤亡的防御工事,瞬间就会灰飞烟灭。
日子就在这样的僵持中一天天过去,双方都在静静地等待着。
终于,在一个阴沉沉的清晨,日军第36师团师团长井关隆昌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带领着重炮联队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大陈家坳。
在抵达战场后,连口水都来不及喝,井关隆昌便迫不及待地听取各联队的战况汇报。
他的双眼微微眯着,手指头不时敲击着桌面……听完汇报,他站起来,亲临一线战场视察。
站在阵地上,井关隆昌举着望远镜,仔细观察着独立团的防线,眉头渐渐拧成了一个“川”字。半晌,他放下望远镜,冷哼一声道:
“独立团的防线确实有些门道,里边也确实藏着高人,居然敢给我们大日本皇军使反斜面战术。哼,凭借装备优势的我们,竟一时拿他们没办法。”
他身旁的一众将佐们小心翼翼地附和着,脸上却难掩尴尬之色——毕竟打出这样的战果,也实在是拿不出手。
然而,井关隆昌嘴角突然浮起一抹轻蔑的笑意,“不过,这样的反斜面在我眼里,就如同那一层薄薄的窗户纸,一捅就破!在150mm的重炮面前,一枚炮弹下去,那些小小的防御工事,必然会被炸得灰飞烟灭。”
……
与此同时,在独立团的团部里,段鹏带着侦察连的最新消息匆匆赶来:
“团长,第36师团师团长井关隆昌以及重炮联队已经到达!”
李云龙一听,兴奋得两眼放光,在团部里大步走来走去,嘴里不停地喊着:
“炸!炸了他!老子等这天好久了!”
小七却一脸凝重,她深知这的确是引爆大陈村送出“大礼”的绝佳时机。可直到此刻,都未曾传来36师团部驻扎大陈村的消息。
要是现在就贸然引爆,有可能收获巨大的战果,但是最大可能是炸到一些无关紧要的边边角角,要知道,在这份“大礼”里面,大陈村可是占了一大半,其余十几个驻扎点,只是平分了剩下的一小半。
小七在屋内来回踱步:
“所有人给我盯紧了,只要师团部和重炮联队一进驻大陈村,立即汇报,一秒都不许耽搁!”
仿佛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冥冥之中,似乎连老天都站在了小七这边。
视察完前线阵地,又意气风发地检阅了部队的第36师团师团长井关隆昌,此刻饶有兴致,踱步至大陈村战场,打算参观那些遗留的痕迹。
看着战场上那一个个被地雷炸起的巨大弹坑,井关隆昌微微眯起眼睛,脸上露出一抹复杂的神情,随后点了点头,用生硬的中文说道:“哟西!看来支那人非常擅长使用地雷呀。”
参观完毕后,井关隆昌没有丝毫犹豫,当即下令将自己的师团部和重炮联队进驻大陈村。此令一出,身旁的师团参谋长以及一众手下顿时大惊失色,连忙上前劝阻。
参谋长神色焦急:“师团长,既然八路军在这里埋了一次地雷,又埋了第二次,就极有可能再埋第三次啊!还望师团长不要以身犯险,此地实在太过危险。”其他军官们也纷纷附和。
然而,井关隆昌却只是呵呵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自负,开口说道:“你们不懂,支那的兵书里面有一句话,叫做用兵不复!他们不会再在这里埋雷了。”
见众人依旧满脸忧虑,他又补充道:“况且,我们师团部还有十几条凶猛的狼狗,这些狼狗对地雷和炸药的气味可是十分敏感。”说罢,他大手一挥,命令狼狗队对大陈村展开地毯式搜寻。
整整半天的时间,十几条狼狗在大陈村的每一寸土地上仔细嗅探,时而低头狂奔,时而驻足狂吠。
而井关隆昌则悠然地站在村口,双手抱胸,嘴角挂着自信的微笑,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终于,搜寻结束,士兵前来汇报,整个大陈村没有找到丝毫地雷和炸药的痕迹。
井关隆昌得意地仰头大笑起来,殊不知,危险正一步步向他逼近 。
沉浸在自认为万无一失的喜悦里,井关隆昌至死也没能料到,小七精心埋设的“礼物”设计得如此刁钻。
那些威力巨大的炸药,竟就藏在地雷炸出的弹坑之下!
弹坑中弥漫着久久不散的硝烟味,刺鼻又浓烈,这股刺鼻气味不仅让小鬼子们放松了警惕,就连对炸药气味异常敏感的狼狗,也被彻底蒙骗。它们在弹坑周边反复嗅探,却丝毫没有察觉脚下隐藏的致命危险。
日军士兵们进进出出,忙得不可开交,在一片混乱中,第36师团师团部以及重炮联队在大陈村驻扎了下来。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已经抵达的第一旅团旅团部,还有部分联队的联队部,竟也扎堆在此安营扎寨。
原本宁静的大陈村,瞬间被日军的旗帜、营帐和各种军事设施填满,士兵们的吆喝声、马匹的嘶鸣声交织在一起。
如此绝佳的局面,用“天上掉馅饼”都不足以形容李云龙和小七内心的狂喜。
“小七,咱这回可逮着大鱼了!”
终于,到了约定的时间,夜幕如浓稠的墨汁般铺洒开来,四下一片死寂,唯有偶尔传来的几声虫鸣,更衬得这夜静谧又压抑。
侦察连的战士们潜伏在暗处,他们深吸一口气,毫不犹豫地按下了起爆器。
刹那间,“轰隆隆”的爆炸声宛如雷霆万钧,从大陈家坳的四面八方接连不断地响起。这巨响震耳欲聋,好似要将整个大地都震得四分五裂,远处山林里栖息的飞鸟被惊起,扑腾着翅膀慌乱逃窜。
最先遭殃的是那八门150毫米重炮。这些曾经威风凛凛的战争巨兽,在爆炸的强大冲击力下,像纸糊的玩具一般不堪一击。炮管被扭曲,炮架被掀翻,沉重的钢铁零件被高高抛起,狠狠砸向四周。
日军第36师团师团长井关隆昌,这个一贯自负傲慢的侵略者,当时正在师团部休息。爆炸的巨响把他从躺椅上震落,他惊恐地瞪大双眼,还没反应过来,脚下的地面突然轰然炸开,一团巨大火焰,将恶贯满盈的他送上了天,四分五裂,血肉横飞。
第一旅团旅团长在营帐中听到爆炸声,匆忙起身想出去查看,可还没迈出步子,营帐就被爆炸掀起的气浪掀翻,他被埋在杂物下,双腿被死死压住,动弹不得,只能痛苦挣扎、绝望呼喊,声音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很快消散。
联队部同样未能幸免,爆炸的火焰迅速吞噬营帐,文件、地图在火中化为灰烬。军官们四处奔逃,却被爆起炸的气浪和扬起的土石击中,惨叫连连。
战地医院里,伤兵们躺在病床上,原本就因伤痛而虚弱不堪。爆炸的巨响传来,他们惊恐地瞪大双眼,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病房便轰然倒塌,土石将他们掩埋。哭喊声、求救声在爆炸声中此起彼伏,却无人能够施以援手。
后勤区的弹药库被引爆,引发了连环爆炸,一道道火光冲天而起,照亮了整个夜空。粮草被熊熊大火点燃,滚滚浓烟弥漫开来,烤焦的味道混合着硝烟味,令人窒息。
那些原本膘肥体壮的战马,此刻也被吓得惊慌失措,挣脱缰绳四处乱窜,有的被大火烧伤,发出凄惨的嘶鸣。
爆炸产生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大陈村瞬间沦为一片废墟,刺鼻的硝烟味、浓烈的血腥味和烧焦的气味交织在一起,弥漫在空气中。
……
巨大的震动波甚至传到了赵家峪的地道里,“噗噗”地落下大量泥土,砸在战士们的头上、身上。
小七揉了揉被震得嗡嗡作响的耳朵,用兵不复?呵呵呵,老子就给你来复上加复!让你尝尝中国人的厉害!
随着大陈村方向那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轰然响起,李云龙抽出驳壳枪:
“弟兄们,跟我冲!杀鬼子!”
李云龙一马当先,手中的驳壳枪左右开弓。
一营长张大彪,手中挥舞着一把大刀,寒光闪烁。
三营长沈泉,抱着一挺歪把子,灵活地在战场上移动。
五营长黄连财,端着一杆长枪,精准地射击着敌人。
六营长游义寿,扛着一挺机关枪,大步前冲。
在他们的带领下,独立团的战士们如汹涌的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朝着大陈家坳的日军迅猛扑去。
漫山遍野的喊杀声直冲云霄。
独立团的进攻虽然猛烈,但小鬼子的抵抗却出乎意料的顽强!
看着战场上浴血奋战的战士们,李云龙眉头紧锁,心中满是疑惑与不甘。这与他想象中的场景大相径庭,也和上一次击溃坂田联队、击毙坂田联队长时的情形截然不同。
经一番观察与分析,李云龙很快便找到了这场截然不同背后的两个关键原因。
其一,在大陈家坳的鬼子兵,分属第一旅团和第二旅团。第一旅团的指挥系统基本被摧毁,但第二旅团的指挥系统,因师团长井关隆昌平日里的疏远,竟奇迹般地得以保存。
更糟糕的是,第二旅团的旅团部根本就不在大陈家坳!距离大陈家坳还有至少两天的路程,这意味着他们的指挥体系在战斗中未受丝毫影响,还能有条不紊地指挥部队进行抵抗。
其二,便是井关隆昌那自大凶残的性格,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他麾下的第一旅团,聚集的大多是和他一样凶残自大的家伙。在面对绝境时,在面临众多选择时,他们的第一选择居然是发起玉碎冲锋!
这些小鬼子们,不要命地朝着独立团的战士们冲来,即便前方是枪林弹雨,也毫不退缩。
迫不得已,李云龙只好命令独立团的战士们撤出了战斗,背着受伤的战士,和战友的尸体,以及少的可怜的缴获,撤回了赵家峪。
天光大亮,战场的硝烟渐渐散去,独立团取得了令人难以想象的战绩,可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仅仅一夜之间,牺牲和受伤的战士数量,居然超过了之前十几天战斗的总和!
看着那些躺在地上的战友,李云龙的眼眶泛红,心中满是悲痛。
这次出击可是亏大了!
令李云龙头疼的,还不止是巨大的伤亡。
消耗多缴获少的局面,才是最让人为难的地方。
枪支弹药的损耗极大,可从鬼子那里缴获的物资却寥寥无几。这样的局面,赵家峪将很难继续守下去。
李云龙和赵刚对视一眼,心中不约而同地冒出一个念头:
要不,咱就撤吧?
旅长交代的任务已经超额完成,小鬼子也被打得元气大伤,算是出色地完成了上级的任务部署。此时,趁小鬼子还处于混乱之中,悄悄撤出战斗,或许是个明智的选择。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下达撤退命令时,意想不到的情况再次发生。
小鬼子竟如潮水般疯狂地压了上来,攻势异常凶猛。
原本以为能轻松守住的山口防线,此刻岌岌可危,就连山顶的防线也摇摇欲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