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倾颜正站在白板前,手里握着马克笔,眼神专注地盯着那一行“场景推荐”功能的设想。会议室里还残留着昨晚头脑风暴后的纸张和便签条,空气中仿佛还飘着咖啡和灵感的味道。
“这个方向真的值得投入吗?”她自言自语般低声呢喃。
门被推开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顾逸尘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神情比平时多了几分凝重。
“投资人那边希望我们加快推广进度。”他将文件放在桌上,“他们建议引入外部人才,增强团队执行力。”
洛倾颜挑眉:“你是说……要招新成员?”
“是。”顾逸尘点头,“而且越快越好。”
招聘流程启动得比想象中还要迅速。不到三天时间,简历如雪片般飞来,筛选、面试、录用一气呵成。最终,一位名叫林子然的年轻人脱颖而出——他在多家互联网公司有过项目统筹经验,尤其擅长数据分析与用户行为研究,提出的推广思路也极具创新性。
入职当天,阳光明媚,办公室却因为网络故障陷入短暂混乱。行政人员手忙脚乱地复印纸质资料,It部门紧急抢修系统,整个上午都带着点兵荒马乱的气息。
“欢迎加入。”洛倾颜笑着将一杯温水递给林子然,“虽然开局有点小插曲,但我们的团队氛围一向不错。”
林子然接过水杯,嘴角微扬:“没事,我适应力挺强的。”
他一边说着,目光却不自觉地落在走廊墙上那张关于旧推广方案的海报上,眼神若有所思。
洛倾颜注意到了他的反应,轻声问:“你对这个感兴趣?”
“嗯。”林子然点头,“它用的是比较传统的逻辑路径,但如果换成现在的用户行为模型分析,或许能挖掘出更多潜在价值。”
这句话让洛倾颜眼前一亮。她隐约觉得,这位新同事可能不只是个执行者,而是一个能带来改变的人。
真正的问题出现在几天后的一次讨论会上。
会议室内气氛紧张,争论声此起彼伏。林子然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推广策略,主张利用一个尚未在公司内部使用过的社交平台进行精准投放,并结合AI算法预测用户兴趣趋势。
“这太冒险了。”市场部负责人皱眉,“我们连基础运营都没完全稳定,贸然换平台只会分散资源。”
“但如果不尝试新渠道,我们就永远停留在舒适区。”林子然语气坚定,“现在用户的注意力早就从传统平台转移到了更垂直、更互动的小众社区。”
双方各执一词,谁也不肯退让。
洛倾颜轻轻敲了敲桌面,声音不大,却足够让所有人安静下来。
“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项目更好。”她语气平和,“我们可以先做个小范围测试,看看效果如何。”
顾逸尘点头附议:“数据说话最客观。如果林子然的方案能在两周内跑出预期数据,我们就考虑扩大投入。”
会议最终达成妥协,林子然负责新平台的初步投放,而原有团队继续维护现有渠道。这场理念碰撞虽未完全化解分歧,但也为彼此留下了理解的空间。
为了进一步促进融合,洛倾颜和顾逸尘决定组织一次团建聚餐。
餐厅包间里灯光柔和,菜品陆续端上桌,气氛轻松了不少。游戏环节更是让大家笑作一团,原本有些疏离的新老成员们也在合作中逐渐熟络起来。
“你们知道吗?”林子然夹起一块牛肉,笑着说,“我之前做过一个类似项目,当时也是遇到瓶颈,后来换了个角度切入,结果流量直接翻倍。”
“哦?”洛倾颜来了兴趣,“怎么做的?”
“其实很简单。”林子然放下筷子,“我们在产品页面加了一个‘今日推荐’按钮,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自动匹配内容,结果点击率飙升了四十多倍。”
众人纷纷侧耳倾听,有人已经开始掏出手机记笔记。
“这对我们当前的‘场景推荐’功能很有参考价值。”洛倾颜看向顾逸尘,“你觉得呢?”
顾逸尘沉思片刻,点头:“可以试试。技术部那边已经在优化缓存机制,正好可以同步上线。”
第二天的晨会上,洛倾颜正式宣布了新的分工计划。林子然负责主导新平台投放和用户行为分析,同时协助技术部完善推荐算法;原有团队则继续深耕已有渠道,确保基本盘稳固。
会议结束后,林子然走到洛倾颜身边,轻声道:“谢谢你的信任。”
“不是信任,是看到了可能性。”洛倾颜微笑,“我们都需要不断进化,才能跟上这个时代。”
窗外春意渐浓,阳光透过玻璃洒进办公室,照亮了每个人的面庞。团队还在磨合,但已经能感受到一种微妙的变化正在发生。
正当洛倾颜准备离开会议室时,手机震动了一下。她低头一看,是林子然发来的消息:
【“我刚刚发现一个有趣的数据现象,可能会影响推荐逻辑的优先级排序。”】
她回了个笑脸表情,刚想回复,顾逸尘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你在笑什么?”
她转过身,把手机递给他看。
顾逸尘扫了一眼,眉头微微挑起:“看来,我们要重新规划一下下一步的方向了。”
“是啊。”洛倾颜轻声说,“有时候,一个新成员带来的不只是人手,还有另一种视角。”
他看着她,眼中笑意浅浅。
远处,城市的天际线在阳光下闪烁,像无数个故事等待被书写。
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