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庙不许女性进入,吴王妃准备去祥陵祭拜。那离都城不近,亲王出行,前呼后拥一堆人,当天往返有些困难,一般是住在皇陵专门为守陵修建的宅子里,第二日回都城。
吴王妃在祥陵的享堂跪了一日,对着堂里的皇贵妃牌位,嘴里念念有词,不知诵的什么经文。那天晚上,天气不大好,本该明亮的圆月根本看不见,空气中水气蕴润。吴王妃请吴王喝茶小叙,吴王觉得她最近有些失常,也想听听她到底是怎么回事。
林氏亲自碾茶,用小茶帚扫了茶粉,又取一小块盐研磨碎了,再把泉水烧沸,冲了两盏茶汤。亲手把其中一盏递给吴王,吴王道:“咱们夫妻快二十年了,没少喝过王妃亲手煮的饮子和茶汤呢,看王妃的手法,又精进了啊,有空了,可得教教广平。”
林氏喝了一口茶,叹气道:“妾知道,王爷看不上妾,只是当年母妃被那妖后胁迫,妾才进了四王府。家里父亲只是六品的小官,但外祖家是淮南巨商,有财无势。父母想攀高枝,从家里拿出一万两白银送给那妖后,只是想让她帮忙提一提父亲的官职,或者给家里女孩指个高门贵婿,并没有想着能攀上四殿下。”
吴王看她几眼,点点头:“原来如此,这件事,本王没有怪过你。”
林氏道:“妾当初也是不得已,被父母安排,被德妃指婚。如果当初不嫁王爷,嫁给门当户对的人家,妾也会嫁妆丰厚,吃穿不愁,在后宅里颐指气使。妾跟着吴王殿下近二十年了,只有霞儿一个女儿。有人跟妾说,殿下对妾下了手,不想让妾生下儿子,可有这事?”
吴王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王妃害了本王多少孩子?光本王知道的,江侧妃两胎,杨侧妃一胎,刘庶妃两胎,纪侍妾一胎。到现在,只活下来两个庶子,一个三岁多,一个两岁多。皇兄弟家的儿子都能进宫上学了,本王还得几年盼呢。”
林氏点头:“妾错了,对不住王爷。一来是妾心胸狭窄,知道不得宠,想等自己生下嫡子,稳固正妃之位后再说。二来是皇后让人给妾捎信来,说二皇兄没有儿子前,吴王府也不许有孩子出生。二皇兄过世,妾也是大大松口气,母妃又把妾叫到宫里训斥,妾可是知错能改的。现在王爷已有两个庶子,您想不想让其中一个做嫡子?”
吴王点头:“身为皇子,嫡子十分重要。母妃追封为皇贵妃,位同副后,她上面又没有皇后,本朝子以母贵,本王就是出身最高贵的皇子。本王身体康健,能力还行,与众臣和兄弟们关系还好,有希望一争储位。本王需要一个出身高贵、长袖善舞的王妃,需要一个聪明健康的嫡子。”
吴王妃点头,又问:“王爷会对霞儿好吗?会不会因为妾这个你不喜欢的娘受到连累?”
吴王神情复杂地看她一眼:“霞儿是本王的长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是本王唯一的孩子,本王很爱她。要不是身为皇子,有王位要承袭,本王不介意只有一个女儿。不管以后怎么样,她都是本王的嫡长女,只要有本王在,谁也不许欺负她。”
听了吴王的承诺,吴王妃笑了:“王爷,史清雅是个厉害角色,跟她合作无异与虎谋皮。妾虽粗鄙,也是个女人,知道些女人的心理。王爷能控制妾不生孩子,想来也有些手段,这些手段最好也用到史顺仪身上,女人没有自己亲生的孩子,才会选择跟别人合作。”
吴王想了想,叹道:“王妃说得对,男人对女人的了解,远远没有女人对女人了解透彻。史清雅自私精明,又心肠狠毒,她利用母妃除掉皇后一族,可谓一箭双雕。本王以为她应该是想当皇后,所以要除掉皇甫氏,顺便搂草打兔子,把身为四妃的母妃也算计进去。这样,后宫里位份最高的就剩秦贵妃和郑淑妃,贵妃不得父皇宠爱,三哥的腿又坏了,这人佛性得很,只要不动她儿子,她是有心将来跟着儿子去封地养老,过她王太后的逍遥日子。六弟被遣往封地,淑妃虽有野心,自从受了伤,也被父皇厌弃,要不是郑家名望好,说不得贬了她的位分呢。”
吴王妃道:“男人都那么现实,有利益冲突时,什么都能忍。一旦掌握了主动权,下手也真够狠的。”
吴王道:“那当然,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吴王妃看了一下滴漏,道:“天不早了,妾想再给母妃上炷香,王爷陪妾过去吧。”
吴王点头,前面侍者提着微弱光线的灯笼引路,天空细雨纷纷,侍女上来打伞,夫妻二人默默去了享堂。
吴王妃让众人退出享堂,她有话跟母妃唠叨唠叨。屋内只剩夫妻二人,吴王妃没有点香,而是抓起德妃的灵牌,狠狠地摔到地上,怒骂:“你这该死的女人,你害了儿子,也害了我。要是没有你乱指婚,何至于到今天的境遇。你自己没本事,让人坑了,转头就去坑别人。我要是嫁到别的人家,也不会被逼着活不下去。”
吴王惊呆了,吴王妃指着他吼道:“我恨皇帝、恨皇后、恨德妃,也恨史清雅,但我最恨的就是你。李景晨,我跟了你二十年,人道是一夜夫妻百日恩,又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我是做了多大的坏事,老天才罚我跟你做夫妻。你们贬低我,厌烦我,利用我,逼迫我,又想绝了我的后,我今日死了,都是你们逼的。”
吴王气得够呛,面红耳赤,一时说不出话来,真想杀了这疯女人。
吴王妃道:“这是皇陵,历代先王的灵魂在上,本妃上告祖宗,我可以死,但是我的王妃之位不能动。不然,我死不瞑目,绝不转生,永远盘旋在皇陵上空哀号,直到东陈灭国。”
吴王妃说完,疯狂大笑起来,飞奔着,一头撞到大柱上。看着头破血流的林氏,吴王吓得腿都软了,他是讨厌林氏,可是近二十年的夫妻,还有女儿,他只是想和离,甩脱她,并不是想让她死得这样壮烈。
享堂外面的人听到里面的动静,知道出事了,一拥进来,个个惊得瞠目结舌。
慈宁宫的起坐间,皇帝坐在正握笔算账的史顺仪身边,握着她的手,嘘寒问暖:“清雅,累坏了吧?这段时间宫里全指望你了,秦贵妃没什么能耐,管不了事,不过她有贵妃的名份,挂个虚名罢了。等过了这段时间,朕找个理由,封你为皇后。”
史顺仪笑道:“谢陛下关心,不累。陛下知道臣妾的,从小就是个好动的,喜欢刀锋浪尖上的生活。您要真让臣妾无所事事,吃喝玩乐,看花逗鸟,臣妾还不习惯呢。不过,臣妾刚入宫,还是二嫁,又没有皇子,千万不能封后。要是这种提议一出,御史都要撞您的大殿了,到时候陛下为难,臣妾还不是要心疼死了。只要您心里有臣妾,臣妾就高兴了。”
皇帝笑道:“还是清雅通情达理,知道心疼人。不过,朕可不能亏待了你,你想要什么奖赏,一定要跟朕说。”
史顺仪道:“臣妾当然想当您的皇后,咱们生同寝,死同穴,可是条件不允许。那陛下暂时别立皇后了,宗室和臣子问起,您就说,先等一下吧,朕还没想好。怕冒然封后,引起后宫争位,进而影响皇子们不安,等朕想好立储之事再说。皇后之下有四妃,现在空闲两位,德妃姐姐刚过世,马上有人顶上她的位置,怕吴王殿下心里不痛快,且放些日子。贤妃的位置空置已久,陛下就封臣妾做贤妃吧。”
皇帝笑道:“行,就依爱妃。不过,清雅是否考虑过,过继一个皇子或公主到身边?”
史清雅道:“不要,陛下几个幼子幼女的生母都还健在,人家辛辛苦苦生下来宝贝,臣妾过继了算怎么回事?臣妾以前也有过孩子,知道当母亲的心,或许为了儿女的前途,会忍痛割爱。但夺人之爱的事,臣妾不想做。以陛下的身体,还能活很久呢,妾要是有福,死在陛下前面,您追封臣妾为皇后好不好?要是万一死在您后边,臣妾愿意为陛下殉葬,陛下走之前一定要下旨,让妾陪您进祥陵地宫啊。”
皇帝看她半天,才叹口气,摸了摸她的脸:“你呀,还是小时候的脾气,直爽霸道。好吧,都依你,朕也努力多活几年,朕不放心,舍不得你。”
皇帝晋封史顺仪为贤妃的旨意一下,前朝后宫又是一片闹腾。后宫闹也是白闹,皇帝喜欢谁,妃嫔们都拧不过。再看前朝的反应,宗室成员与臣子们也没太在意。众人心说,这也不是封皇后,史贤妃又没有孩子,难成气候,不影响朝政大事,反对的意见说了,算是劝谏,皇帝不愿意听,也就这么着了。
太极殿的书房里,皇帝看了跪在案几前的四儿子,都有些气急败坏了。这才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吴王妃诅咒完,碰死在祥陵享堂祖宗里,这算什么事啊?这吴氏也太胆大包天了,朕不过因为她为人不堪,配不上朕的老四,想让老四夫妻和离,她这样一撞,死在祥陵,宗室老人和臣子们又要说三道四,御史们又该挑毛病了。皇帝揉揉太阳穴,觉得有些头痛。
贤妃赶紧过来,用手指帮皇帝轻轻摁揉头部,轻声细语地劝着:“陛下别生气呀,同为女人,臣妾能理解吴王妃的心思。这世道对女子远比对男子要求严苛,大多数女子都是依靠家庭生存,所以才说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吴王妃看陛下有让她和离的心思,肯定是思前想后,到了亲王妃的位置,富贵荣耀已极,谁愿意和离?和离之后怎么办?自己的孩子会不会受影响?怎么面对娘家人?怎么出门见人?要是有法子,谁愿意去死呢?”
皇帝叹口气,指着吴王训道:“老四,你连个后院都弄不明白,朕还能指望你干什么?”
吴王低下头,心里道,父皇还好意思训我,自己的后宫不也是糊里糊涂。要不然,皇甫氏这些年作恶,怎么不早早发现,处理了她。现在弄个二婚的中年女人到身边,天天如珠似宝的,也不怕外人笑话。
贤妃笑道:“陛下,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何况枕边人呢,哪有那么容易看清楚的?您还好意思教训吴王殿下,皇甫氏作恶多端,她跟您四十年,您不也没及时发现?这说明什么,说明您有仁慈宽容之心,给她改正的机会。只有罪大恶极,屡教不改的,才会狠心处置。吴王殿下是您的亲儿子,性格心思当然像您了。都知道吴王妃脾气不好,出身一般,可这件事不能全怪她,她也是局中人,被皇甫氏和皇贵妃姐姐给耽误了。这么多年的夫妻,便是千日不好,还有一日的好呢,又有广平郡主在,您让吴王殿下怎么办?”
皇帝咳嗽一声:“行了,老四起来吧。你自己说,事到如今,想怎么办?”
吴王殿下想了想:“回父皇,林氏自戕,儿子也觉脸上无光,恨得要死。不过,确如贤妃娘娘所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广平也订了亲,还是要给女儿留些体面。儿臣想按皇子妃的待遇,把林氏葬到儿臣的封地青州去。”皇帝想了想,才点头应允。
吴王殿下又道:“父皇,儿臣还想立杨侧妃为吴王妃,儿年近四十,后宅只两个侧妃有子,杨氏的儿子居长,健康又聪明。杨氏出身弘农杨氏,长相俊俏,知书识理。”
皇帝想了想,又点头了:“行吧,你的妻妾之中,只有杨氏是朕指给你的。当日,朕看你母妃给你选的人都是歪瓜裂枣,实在看不过眼,才把英王家的十五娘指给你当侧妃。”
吴王殿下道:“还是父皇有眼光,知道心疼儿子。”
通过这两件事,吴王殿下更是高看史贤妃一眼,真是个聪明人。她知道以自己的条件,不可能顺利当皇后。为了表示对自己的忍让,她不做德妃,做了四妃之末的贤妃。做上四妃之一,虽位置不大招眼,却是正一品。加上父皇的独宠,她实际上成了无冕的后宫之主。
凭良心说,史清雅的能力确实不错,后宫让她管理的一片和谐宁静。她重新组建了管理团队,把宫里的老人清查一遍,六局二十四司的主要位置,都换上听她话的人。她野心也有,想坐上最高位。她比皇甫皇后强的一点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她现在就是一个人,生死不惧,谁要惹了她,她可不会忍气吞声。
史清雅把前夫李二公子留下来的财产都卖掉,手握巨资,成立了雅菊柜坊。又跟江南李家谈判,允许李家为宫廷供奉,只是要给贤妃两成的份额为回扣。
史贤妃撺掇着皇帝,狠狠收拾蜀王一家,清查了蜀王家的财产,只要来路略有些问题的,都收归国有,气得蜀王生了一场大病。
皇帝把蜀王长子李汾贬往安西都护府治下的交州当郡守,无诏不得入都城。还给交州、爱州指派了一个刺史,上管军下管民,处处掣肘李汾。把蜀王其他孩子都安排到陇右道那些条件比较差的州县当小官,反正有贤妃在宫里,蜀王一族谁也别想出头。承袭好几代的蜀王府,竟要毁于一个妇人之手,不过,蜀王家的所作所为也是自作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