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之后,魏征赶到博陵。
李承乾将一应政事扔给魏征,带领大军向赵郡进发。
行军才到半途,赵郡一众文武官员、地主自缚到军前请罪。
李承乾赦免了这些人中除十恶不赦之外的死罪,再传令魏征派人接管赵郡。
由于李承乾尽得河北人心,拿下河北已成定局。又见李承乾赦免了赵郡一些人的死罪,河北其余郡县的官员、地主纷纷自缚到军前请罪。
李承乾将这些人全部扔给魏征,让魏征根据大唐律法彻查定罪。自己则带领大军折道向东,往山东清河县进发。
大军行到清河县外五十里,长孙无忌带着郭孝恪前来迎接。
“臣长孙无忌(郭孝恪),拜见秦王,秦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李承乾骑在马上,俯视着跪在地上的长孙无忌与郭孝恪,笑道:“长孙钦差不是来彻查本王谋反的么?”
长孙无忌讪笑着抬头:“那是奸臣在殿下面前进谗言,离间殿下与微臣之间的关系。微臣此来山东是彻查山东文武官吏与门阀世家勾结,阳奉阴违、残害百姓之事。与殿下梳理河北山东,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接着拍了拍手:“呈上来。”
上百个随从每人手捧一个匣子躬身上前,来到李承乾马跪下,接着将匣子打开,高举过顶。
长孙无忌解释:“这是清河县官吏与清河崔留守清河县的嫡系子弟首级。这些人贪赃枉法、鱼肉百姓,已被微臣正法。还请殿下过目。”
李承乾笑了笑,接着下令:“就地安营扎寨。”
说完下马,扶起长孙无忌:“还请舅舅与郭将军稍待,等营寨立好之后,帅帐叙旧。”
长孙无忌与郭孝恪心中暗松一口气,急忙躬身应答:“敢不从命。”
不多时,帅帐搭好。
李承乾邀请长孙无忌、郭孝恪入内。裴行俭、李龙象与龙鳞卫随行进入,侍立在李承乾左右。
分宾主落座之后,李承乾在帅案上笑道:“有舅舅在山东,本王高忱无忧矣。”
长孙无忌讪笑着道:“能为殿下分忧,老臣不胜荣幸。”
李承乾笑眯眯的道:“本王连日奔波,疲乏得紧。想将山东之事尽托于舅舅与郭将军,不知两位意下如何?”
长孙无忌与郭孝恪心中暗喜,急忙道:“愿为殿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李承乾微笑点头:“两位一文一武,真乃大唐之蔺相如与廉颇也。”
“殿下谬赞。”
“嗳~~~不谬赞,不谬赞。本王以后还有许多仰仗两位的地方,不然老是被小人在背后捅刀子。”
“呵呵.......”“哈哈........”长孙无忌与郭孝恪尬笑着打哈哈,一时之间无言以对。
李承乾这人厚道,不忍看自己的舅舅尴尬,笑着转移话题:“舅舅久任吏部天官一职,觉得这山东一地的文武官吏、地主土豪,还有几个好人?”
长孙无忌想也不想的道:“山东成为清河崔与瓦岗系将领的后花园,山东的文武官吏、地主土豪,没有一人是无辜。”
郭孝恪被这一番话吓得离席拜倒:“臣死罪。”
李承乾笑眯眯的看着郭孝恪,突然问道:“曲阜孔家呢?”
长孙无忌知道李承乾是在问自己,浑身一抖,双眼一翻,“咯喽”一声晕倒在地。
郭孝恪也以为李承乾在问自己,哆嗦着道:“臣愚钝......臣不知.......”
李承乾长叹一声,对左右道:“长孙无忌、郭孝恪暴毙山东,厚葬吧。”
“遵令!”李龙象与龙鳞卫狞笑着应诺。
长孙无忌昏迷之中惊坐起,“孔家打着圣人名号,巧取豪夺,横行乡里,鱼肉百姓。该杀!!”
郭孝恪哆嗦着道:“钦差大人所言属实,微臣可以作证。”
李承乾看着两人的脖子,有些惋惜的道:“可惜了。”
接着挥了挥手:“本王有些乏了,你们两个退下吧。记住,你们两个是父皇任命的钦差,奉旨彻查山东。不得行那栽赃陷害,罗织罪名之事。要一五一十,按大唐律法秉公办理。
将残害百姓的恶人绳之以法!!!”
“微臣谨遵殿下教诲。”
“什么叫谨遵本王教诲,这是你们钦差的职责所在,你们都是老臣了,当明白自己的职责。”
“臣二人一定尽职尽责,严惩恶獠,还山东百姓一片朗朗青天。”
李承乾满意点头:“退下吧。”
“喏。”
等两人倒退着走出帐外之后,裴行俭道:“殿下真的要借长孙无忌与郭孝恪之手对孔家下手。”
李承乾面无表情的道:“自汉武皇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学说在中原人心中根深蒂固,是时候在中原人的心中逐渐一下这棵千年巨树的枝条了,否则这颗巨树庞大的树冠会阻碍别家良材成长的。”
裴行俭想了想道:“既然如此,殿下还是早日离开山东回京。这样才能不被人怀疑。”
李承乾笑道:“我还没有去给圣人哭坟,怎能早早离去。”
裴行俭躬身:“殿下英明。”
李承乾挥了挥手:“少拍马屁,说说怎么解决如今本王麾下的五十万大军。”
“如今拿下河北山东地已成定局,先前在漳南县投靠的二十万民兵与三十万博陵降兵就成了累赘。
遣散回乡吧,这些人经过训练和几次大战已是合格的军人,加上又有武器在手,若是被有心之人煽动。又是大唐的心腹大患!!
编入十二卫四府吧,父皇肯定又睡不着觉。
本王为此困扰了许久,你裴行俭一向奸诈狡猾,给本王想个万全之策。”
裴行俭闻言,皱眉思索许久,突然眼睛一亮:“想到办法了!殿下可以效始皇帝旧事。”
“怎么效仿秦始皇?快,说来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