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刺破汴京厚重的云层,却驱散不了皇宫内弥漫的压抑气息。赵桓身着玄色锦袍,手持从地宫带出的青铜匣,在宫门外驻足。匣中封存着鲛人傀儡残骸、刻有齿轮印记的青铜钉,还有一卷记载天机阁罪行的羊皮卷,这些都是足以颠覆朝堂的铁证。
“太子赵桓,擅闯宫门,该当何罪!” 禁军统领横刀拦路,刀鞘上半枚齿轮的暗纹若隐若现。赵桓冷笑一声,猛地扯开衣领,露出胸口尚未愈合的剑伤:“此伤乃天机阁杀手所赐,你若阻拦,便是同谋!” 说罢,他径直往太和殿走去,身后萧夜率领仅存的天衣卫,剑指苍穹,气势如虹。
太和殿内,早朝的钟声已然敲响。王黼身着紫袍,正站在御阶下侃侃而谈:“陛下,太子私通妖人,致使瘟疫横行,臣恳请即刻...” 话音未落,赵桓大步踏入殿中,脚步声在空旷的大殿内回响。
“王大人,这顶帽子,太重了吧?” 赵桓将青铜匣重重砸在丹陛之上,匣盖弹开,鲛人傀儡的残肢滚落而出。满朝文武顿时哗然,有人惊恐后退,有人探头细看。王黼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徽宗皇帝强撑病体,目光落在青铜钉上,声音颤抖:“这... 这是何物?”
“回父皇,这是天机阁操控傀儡的罪证!” 赵桓展开羊皮卷,“王黼勾结天机阁,散播‘蚀骨粉’制造瘟疫,意图嫁祸于儿臣,进而谋朝篡位!” 他转头直视王黼,眼中寒芒闪烁,“半月前城南瘟疫,死者皆七窍流血,正是‘蚀骨粉’之症,王大人敢说毫不知情?”
王黼强作镇定:“陛下,这分明是太子的栽赃陷害!”
“是吗?” 赵桓抬手示意,陆远捧着 “千里耳” 呈上,“这是在王黼府中窃听的密信,字字句句,都记录着他与天机阁‘噬蛇者’的勾结!” 随着密信内容被宣读,殿内气氛愈发凝重。王黼双腿一软,瘫倒在地。
“来人!将王黼及其党羽,即刻下狱!” 徽宗皇帝怒拍龙椅,却因用力过猛,咳嗽不止。赵桓赶忙上前搀扶,苏瑶趁机献上从地宫找到的解药:“陛下,这是治疗‘蚀骨粉’之毒的方子,可解瘟疫根源。”
朝局剧变,赵桓并未就此松懈。他深知,稳定民心才是当务之急。第二日,他亲自前往城南疫区,命人搭建粥棚,施药救人。李晚照带领医官,按照解药配方熬制汤药,日夜不停。赵桓站在瘟疫最严重的街巷,高声向百姓承诺:“三日内,定让瘟疫绝迹!七日内,重建家园!”
然而,就在局势逐渐好转时,新的危机悄然降临。一日深夜,负责运送药材的车队遭遇伏击,所有物资被付之一炬。赵桓看着熊熊燃烧的火焰,握紧拳头:“天机阁的残余势力,还在暗中作祟。‘噬蛇者’一日不除,大宋便永无宁日!”
为彻底根除隐患,赵桓决定重建天衣卫。这一次,他要将这支力量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亲自挑选兵勇,不仅看重武艺,更注重人品与忠诚。在训练场上,赵桓对新兵们说:“天衣卫,不仅是陛下的耳目,更是百姓的守护者。我们要以铁腕荡平奸邪,以仁心守护大宋!”
与此同时,赵桓还暗中建立了情报网。他让陆远改造 “千里耳”,打造出更小巧隐蔽的窃听装置;命萧夜联络江湖义士,收集天机阁的情报。在他的努力下,一个又一个天机阁的据点被拔除,但始终未能触及 “噬蛇者” 的真身。
一日,李晚照在整理母亲遗物时,发现了一张泛黄的绢布,上面画着一座神秘岛屿,岛屿中央矗立着巨大的齿轮机关。赵桓看着绢布,想起地宫壁画上的场景,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看来,天机阁的阴谋,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庞大。‘噬蛇者’,究竟藏在何处?”
夜幕降临,汴京再次陷入寂静。赵桓站在东宫的城墙上,望着满天繁星,思索着未来的路。朝局虽已暂时稳定,但危机四伏。重建天衣卫、扩充实力、寻找 “噬蛇者”,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但他深知,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为了天下百姓,他别无选择,唯有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