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朝野激起层层涟漪。反对的声音比预想的还要强烈。
这日早朝,御史中丞秦桧出列奏道:\"陛下,近日民间流传'天工院'研制妖器,有违天和。更有传言说陛下受妖人蛊惑,废弃圣学。此等谣言虽不足信,然恐伤陛下圣明...\"
我冷冷地看着这位历史上着名的奸臣。秦桧表面上是为朕着想,实则在煽风点火。
\"秦爱卿多虑了。\"我不动声色,\"天工院所研皆为利国利民之物,何来妖器之说?至于圣学,朕何时废弃过?不过是增补实用之学罢了。\"
宰相王黼紧接着出列:\"陛下,老臣接到多地奏报,士子们对科举改制颇有微词。江南有数百秀才联名上书,请陛下收回成命。\"
我心中冷笑。这些所谓的\"秀才\"多半是地方豪强的子弟,他们靠着死记硬背经书就能做官的特权即将被打破,自然要跳脚。
\"朕已决定之事,不会更改。\"我斩钉截铁地说,\"告诉那些秀才,若真有才学,何惧考试科目增减?\"
王黼脸色难看,却不敢再多言。退朝后,我召来皇城司都指挥使李彦:\"给朕查查,这些联名上书的秀才背后都是什么人。\"
李彦领命而去。这个特务机构原本是用来监视百姓的,现在被我用来对付官僚集团,也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三日后,李彦带来了调查结果。不出所料,那些联名上书的秀才大多与朝中大臣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或是门生故吏,或是姻亲子弟。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中不少人本身就是大地主,拥有数千亩良田却想方设法逃税漏税。
\"陛下,还有一事。\"李彦低声道,\"王黼与秦桧近日密会频繁,似有图谋。\"
我点点头。这些既得利益者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阻挠改革。历史上所有变法者都面临这样的困境,从商鞅到王安石,莫不如此。
\"继续监视,但不要打草惊蛇。\"我吩咐道,\"重点查查他们的经济往来,特别是与金国的联系。\"
李彦领命而去。我独自站在文德殿的窗前,望着远处的汴河风光。这座城市繁华依旧,但我知道,表面的平静下暗流涌动。改革才刚刚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秋去冬来,转眼到了宣和六年年底。这天,枢密院急报:金国派使节前来议和!
我立即召集重臣商议。枢密使种师道认为这是金国的缓兵之计,主张强硬对待;宰相王黼则力主议和,说什么\"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陛下,\"种师道指着地图说,\"据探马报,金国正在辽东大规模征调女真各部,显然是在准备报复。此次议和,必是诈也!\"
王黼反驳道:\"种枢密此言差矣。金国新败,岂敢再犯?若拒其和议,反倒给了他们再起兵戈的借口。\"
我听着两派争论,心中已有计较。历史上的\"靖康之变\"就是北宋一味求和导致的恶果。如今我既然穿越而来,就绝不会重蹈覆辙。
\"宣金使明日入朝。\"我最终决定,\"朕倒要看看,完颜阿骨打想玩什么花样。\"
次日,金国使节完颜希尹昂首阔步走入紫宸殿。此人三十出头,身材魁梧,虽是文官打扮,却掩不住一身彪悍之气。
\"大金国使臣完颜希尹,参见宋国皇帝。\"他行了个女真礼,语气倨傲。
殿中众臣闻言色变。按礼制,外使应当称\"大宋皇帝\",他故意省略\"大\"字,已是极大的不敬。
我不动声色:\"贵使远来辛苦。不知金主有何话说?\"
完颜希尹从怀中取出一卷国书,朗声道:\"我主有言:云中之战乃误会所致。若宋国愿归还俘虏,赔偿军费五百万两,大金愿与宋国永结盟好。\"
殿内顿时哗然。这简直是颠倒黑白!明明是金国主动入侵,现在反倒要我们赔偿?
我强压怒火,冷笑道:\"贵使莫非说笑?云中一战,是金国先犯我疆界。要说赔偿,也该是金国赔偿我大宋才对。\"
完颜希尹不慌不忙:\"陛下明鉴。云中本是辽国故土,宋国取之已是不义。我主念在宋金旧谊,才未大举报复。若陛下执迷不悟...\"他故意拖长声调,\"明年开春,我大金铁骑必当再次南下!\"
赤裸裸的威胁!殿中群臣有的愤怒,有的恐惧,更多人则看向我,等待我的反应。
我缓缓起身,走到完颜希尹面前,直视他的眼睛:\"回去告诉完颜阿骨打,大宋不怕威胁。云中一战他能逃得性命已是侥幸,若敢再来...\"我猛地提高声调,\"朕必亲率大军,直捣黄龙!\"
完颜希尹脸色大变,显然没料到我会如此强硬。他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我已转身下令:\"送客!\"
待金使被\"请\"出大殿,我立即召集军事会议。种师道、韩世忠等将领齐聚枢密院,岳飞也从云中快马加鞭赶回。
\"金国此番议和是假,备战是真。\"我开门见山,\"诸位以为,他们会从何处进攻?\"
种师道指着地图:\"必是云中。此地乃战略要冲,金国若想南下,必须先拔除这颗钉子。\"
岳飞却摇头:\"末将认为,金国会避开云中,改从东线进攻。真定一带地势平坦,利于骑兵展开。\"
韩世忠附和道:\"鹏举所言极是。金军新败,必不敢再攻坚城。真定虽经加固,但防线过长,容易突破。\"
我仔细研究地图,认同岳飞的分析。历史上的\"靖康之变\"就是金军绕过太原等坚固城池,直扑汴京。如今云中固若金汤,他们肯定会改变策略。
\"传旨:真定、中山、河间三镇立即进入战备状态。韩世忠率军五万驻守真定,种师道坐镇中山,岳飞仍回云中,互为犄角。\"
\"陛下,\"岳飞突然道,\"末将有一策,或可先发制人。\"
我眼前一亮:\"讲。\"
\"如今寒冬腊月,金军必不设防。若派一支精兵北上,偷袭金国边境粮仓,烧其粮草,可延缓其春季攻势。\"
这是个大胆的计划,但可行性很高。女真人畏寒,冬季通常不会大规模用兵。若此时出其不意,确实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准奏。着你精选三千背嵬军,携带火油、震天雷,即日出发。\"我顿了顿,\"记住,烧粮为主,不必恋战。\"
岳飞肃然领命。会议结束后,我单独留下他,递给他一个小木盒。
\"这是天工院新研制的'指南针',比现有的更为精准。北地多风雪,有此物不易迷路。\"
岳飞打开木盒,只见一个精致的铜制罗盘,指针在油脂中稳稳指向北方。他惊讶地抬头:\"陛下,此物...\"
\"记住,此物只可用于军事,不得外传。\"我严肃地说。这是根据现代知识改良的指南针,虽然原理简单,但在军事上的价值不可估量。
岳飞郑重地收下罗盘,深深一拜:\"末将定不负陛下所托!\"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心中既有期待,也有忧虑。这场与金国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而时间,是我最大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