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片充满希望与奋斗的土地上,一路走来,各类产业如雨后春笋般逐渐有了雏形,初现蓬勃之态。
炭业司仓库内,临时厂房里煤球机有序运转,在一批批士兵的帮助下,在那片开阔的仓库场地上,堆积如山的碎石炭曾经杂乱地堆放着。如今,筛选工作已完成,一袋袋包装好的碎石炭整齐排列堆放,像是等待出征的士兵。
而另一边,那些被筛选出的石炭粉也有了新的“使命”。工人们将黄土粉、淤泥和锯木灰按照一定比例与石炭粉混合。黄土粉带着大地质朴的颜色,淤泥散发着泥土独有的气息,它们与石炭粉相互交融。
随着不断搅拌混合,这些原本截然不同的物质逐渐融为一体。接着,士兵和工人们将混合好的材料堆积起来,一座新的“小山”慢慢成形。阳光洒在这堆积物上,反射出别样的褐色光泽。每一粒石炭粉、每一丝黄土、每一点淤泥和锯木灰,都在共同塑造着这新的存在。它们不再是各自独立的个体,而是凝聚成一个整体。微风轻轻拂过,扬起些许细微的粉尘,在空气中飘散,仿佛在诉说着这场奇妙组合的故事。这堆积成山的混合物,承载着人们的辛勤与智慧,等待着在未来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士兵和工人们配合默契,忙碌却有条不紊的将一堆堆搅拌好的褐色“小山”通过三台煤球机,日日赶工,终于制作成一枚枚煤球儿,晾晒在晾晒架子和铺了芦苇席的地上,一排排,一架架,错落有致。静待晾晒干透了之后装筐运走。
如今,是时候进入下一个关键阶段了——利益分配和产业整合。我坐在卧房里,面前的桌上摊着我教苏瑶按照后世的表格,用阿拉伯数字统计出来的,各种数据报表和用炭笔画出的规划图。仔细分析着各产业的投入与产出,权衡着各方利益,力求制定出最公平合理的分配方案。
苏瑶适时递过一本炭业账册,短短时间账目上居然有了上万两的银子,划拨出交给钱司丞的四千五百两购买碎石碳的银子,还剩下五千五百两银子,准备分给大哥一千两,钱司丞一千两,阮督尉1000两,二哥500两和三哥500两,剩下的都是我的!当然这些账目都是私账,不无论是在哪朝哪代,做个假公账,作为交税、平账是最基本的操作,添加的黄泥粉和淤泥直接摊入碎石炭的总量,再扣除两成,一进一出,含泪净赚五成利。最后的假账簿,我就只有1500两银子。
一切就绪,就待午食的时候,聚齐三位大佬,报出账目,然后大家拿钱走人,皆大欢喜!
听说要分钱,钱司丞第一个就到水泊饭庄特殊雅间坐定,接着是大哥和阮督尉带着四个侍卫接踵而来,这次四个侍卫识趣的去另外一个雅间吃喝去了。我看大家坐定,就让苏瑶拿出账本先给大家传阅,大哥和阮督尉都豪迈的说不必了,推辞不掉就让钱司丞代为查阅,都是老狐狸,不必说聊斋。
钱司丞翻开账册第一页就有购买炭业司碎石炭一石150文钱,3千石合计4500两银子,就心中一怔,抬头看向我的眼神都是暗自窃喜,因为钱司丞给我的报价才100纹钱一石,这个也算是礼尚往来,以后的煤球儿生意还要靠钱司丞这尊大佛,他也要上下打点,暗里补贴一些也是人情世故,看完账本后,钱司丞满意的说了一句:“账目不错!”
得到专业人士肯定后,我就让苏瑶拿出装着银票的钱袋子,一一送到了各人手里,当着大家的面支付了钱司丞四千五百两购买碎石炭的银子。大家拿到钱,心照不宣的各自欢喜,接下来的午食吃得是开开心心,仿佛已经吃腻了的猪头拼盘也特别香了!真的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吃完午食,大哥和阮督尉就带着侍卫回去了!钱司丞也借口回炭业司平账,也匆匆溜了!
刚好利用这段时间,发放沈家村族人的月钱和奖励金,具体标准就按:男人每人一两银子,女人每人800文钱,此次大伙儿都日日赶工,虽然还没有一个月,也按一个月发放月钱,而且还是月钱翻倍,之后苏瑶按花名册上的名字,让大家按下手印,把银子一一发放给大家,我也郑重的吩咐大伙儿,不要声张,低调行事,因为如今士兵的军饷也不过才1两银子一月。午食过后分出一半人,放假七天,随运送煤球儿的大船回沈家村码头,七天后回来,再换下一批回去沈家村休假。
大伙儿马上不情愿的自动分成两拨人,大多数人都不想回去,我也猜到了原因,年轻人回去要干活吃不到心心念念的猪头肉,又不得不听父母的话,纠结之中脑袋被敲了几个脑瓜崩,屁股上也被踢了几脚,还被父母家长笑骂是“不孝子,不孝女”。其实父母和家长内心也不想回去,可是故土难离啊!千好万好,不如家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选择回家的家庭,匆匆忙忙吃了午食,就出去买带回去的各种货物去了。
等下午回家的族人坐船回去后,让族人临时承担一下店小二的工作,让沈掌柜召集大家来后院,发放月钱和奖励金!水泊饭庄开张以后,大家齐心协力,不怕苦,不怕累,决定提前发放月钱,做得好的厨师和跑堂的小二,厨工,杂工都有奖励。
苏瑶拿出水泊饭庄花名册交给我,我让念到名字的人上前来领月钱奖励金:“第一位,沈富贵大掌柜,月钱5两银子。”大家听到那么多月钱,纷纷交头接耳议论起来,我让大家先安静一下,表示只要大家以后要好好干,我绝不会亏待大家的。而外奖励沈掌柜三两银子作为掌柜兢兢业业干活的奖励,沈掌柜在大伙儿的一阵惊叹和羡慕中,按下手印领走八两银子,笑得一声声感谢之词不绝于耳。接下来就是大厨沈大牛,也是月钱5两银子,加3两银子的奖励,众人都觉得拿得众望所归。沈大牛乐得嘴都合不拢了,在大伙儿一阵阵起哄声中,按下手印取了银子装入钱袋子,放进胸前用大手捂好,小跑着回后厨忙去了。
接下来的工作就让沈掌柜按照花名册上的名单和数量发放,我和苏瑶说了些鼓励的话就离开了。沈掌柜接过花名册,继续按照制定好的标准:二厨4两银子加一两奖励,帮厨3两银子加一两奖励,跑堂小二3两银子加一两奖励,厨工2两银子加一两奖励,杂工一两银子加一两奖励,全部发放按下手印领取。
这么大手笔的工钱和奖励,大伙儿做梦都不敢想,纷纷更加努力的做好自己的事情来报答东家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