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也是个精明人,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推荐自己的大儿子做负责豆腐坊制作豆腐的掌柜,三哥也同意了!这样可以做到豆腐制作到使用无缝衔接,也大大提高了沟通效率。
三哥面带微笑地对大掌柜说道:“大掌柜啊,你带上你的大儿子,和我一同乘坐我的马车吧。”大掌柜欣然应允,他转身叫来自己的大儿子,两人一同登上了三哥的马车。
我见状,也连忙对萧总镖头说道:“萧总镖头,你带上镖师,护卫我们,”萧总镖头恭敬地应了一声,然后带领着镖师护卫在左右。阿珍也带着帮厨抬着料桶,一同坐上我的马车。
一切准备就绪后,三哥的马车缓缓启动,我的马车也在萧总镖头的护卫下,紧随其后,车轮滚滚,向着三哥的豆腐作坊驶去。一路上,我们穿过繁华的街道,经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出了临安府,经过半个时辰的颠簸,最终来到了三哥在临安府外的一座大山庄,豆腐作坊就在山庄靠近水边的地方,方便取水。
两辆马车一前一后的进了山庄,经过一段小道,马车停在了一座豆腐工坊门口,大家都下了马车,来到了热气腾腾的豆腐坊里。
在豆腐坊里,大掌柜站在中央,目光坚定地看向大儿子,声音洪亮地说道:“儿啊,这豆腐制作往后就交给你负责了,我瞧着你这些年跟着我学,经验已经不错,我放心把这事儿交给你。”大儿子听了,胸膛一挺,眼神中满是自信与担当,拱手应道:“爹,您放心,我一定把这豆腐做出咱们的招牌来。”
这时,三哥从一旁走上前来,笑着拍了拍大掌柜大儿子的肩膀,说道:“好好干!我也觉得你能行,这些年你跟大掌柜用心钻研,饭庄管理的井井有条,这事儿交给你我没意见。以后我也会全力帮衬你,咱一起努力把这豆腐坊的生意越做越好。”
掌柜大儿子感激地看了三哥一眼,说道:“东家!有你这话,我更有干劲儿了。咱一定不辜负东家的信任和栽培,以后咱一定在选豆子、磨豆浆、点卤水这些环节都多琢磨,争取做出比以前更好的豆腐。”
三哥满意地点点头,说道:“你能这样想,我就安心了。这制作豆腐啊,看似简单,实则每一步都有门道,不能有丝毫马虎。以后就看你的了。”
接下来就是教大掌柜的儿子,制作豆腐的方法和配方。因为这里的豆腐坊,所以豆浆,豆花都是现成的。三哥选了三个房间作为豆腐制作间,配了五个人以后专门跟着大掌柜儿子,以后的豆腐作坊掌柜,专门制作豆腐,阿珍先让他们取来五大桶热豆浆,萧总镖头早就把豆腐架准备好,铺上了棉布,五个人都是豆腐坊的老员工,对制作豆浆,豆花已经是轻车熟路,阿珍让他们加了两倍的卤水做成老豆花,再把老豆花都倒进铺了棉布豆腐架里,用棉布包好豆花,盖上压板再放上镇石,一个时辰后,解开棉布,一板白白嫩嫩的豆腐就出现在大伙儿面前,惊得三哥,大掌柜和工人们惊喜连连,阿珍随即拿出木尺子和一把锋利的薄刀,沿着刻度线一刀一刀的把豆腐切割成一块块豆腐块,萧总镖头走过来,重新盖上压板,双手压住上下底板,迅速换面,取下下豆腐架,揭下棉布,一板豆腐就出现在盖板上。阿珍用刀再把一块豆腐切成小块,让大家都品尝一番。
三哥一边品尝,一边满眼都放着银子的光芒,仿佛这不是豆腐作坊,是在挖金矿。马上采纳了我取的高大上名字“白玉豆腐”聪明人就是高瞻远瞩,预知未来。马上吩咐如今的豆腐工坊大掌柜扩大生产规模,以后豆腐工坊要日产千斤豆腐。
从此以后,豆腐坊大掌柜全身心投入到豆腐制作中,豆腐坊的生意愈发红火起来。
三哥的酒楼饭庄首先推出白玉豆腐系列菜品,每一桌客人根据人员多少,赠送不同分量的豆腐系列菜品,供客人品尝。一月以后豆腐系列按一个月一道菜品,提供给协会的其他酒楼饭庄。
随着三哥酒楼饭庄豆腐系列菜品的推出,客人们赞不绝口,生意越发火爆。其他酒楼饭庄看到这情景,纷纷找到三哥,希望能尽快引入白玉豆腐菜品。协会里的酒楼老板们聚在一起商议,决定联合举办一场豆腐美食大赛,邀请各方大厨用豆腐制作佳肴,提升豆腐菜品的知名度。
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人宛如璀璨星辰,闪耀着令人惊叹的智慧光芒。他们在农耕时代,凭借着对自然规律的细致观察,总结出一套精妙的农事经验,精准地把握播种与收获的时机,让荒芜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建筑领域,他们用双手和智慧构建起宏伟的宫殿与坚固的城墙,那些复杂而精巧的结构设计,即使用现代眼光审视,依然令人赞叹不已。
然而,受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和认知范围,古人的认知存在着局限性。他们对浩瀚宇宙的理解,多源于神话传说和有限的天文观测,认为天圆地方,星辰是神明的居所。在医学方面,虽然积累了丰富的草药知识和治疗方法,但对于一些疾病的根源却难以深入探究。
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古人智慧的敬仰。他们在有限的条件下不断探索、创新,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正是他们的努力和智慧,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我们得以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拓展认知的边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如今三哥协会的各家酒楼饭庄能够提出利用豆腐做主题,举办厨艺比赛,已经是妥妥的“阳谋”,三哥也只能同意,要不然就是犯了众怒!
各家酒楼饭庄的厨师们得知要举办白玉豆腐大赛后,都兴奋不已,仿佛看到了自己一展厨艺、声名大噪的机会。于是,他们纷纷摩拳擦掌,日夜钻研新的白玉豆腐做法,希望能在比赛中拔得头筹。
比赛当日,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大厨们一个个精神抖擞,信心满满地展示着自己的厨艺。有的厨师将白玉豆腐雕刻成精美的花朵,有的则将其与各种海鲜搭配,做出了色香味俱佳的佳肴。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三哥的大厨师制作的“蟹黄白玉豆腐羹”。这道羹汤不仅有着白玉豆腐的嫩滑口感,还融入了蟹黄的鲜美和浓郁,让人回味无穷。再加上精美的摆盘和独特的创意,使得这道菜品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赢得了满堂彩。
大家可能会觉得麻婆豆腐应该首当其冲,当之无愧的当选豆腐的第一把交椅,可是各位看官老爷们忘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古人的烹饪方式,几千年来都是以炖煮为主,习惯了原汁原味,麻辣虽然新奇特,但是不符合大众口味。
这次比赛对于白玉豆腐来说简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它让白玉豆腐在临安府声名远扬,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美食品牌。不仅如此,白玉豆腐的美味还吸引了众多本地食客,他们对这种口感细腻、豆香浓郁的豆腐赞不绝口,纷纷前来品尝。
随着白玉豆腐的名声越来越大,甚至连外地的商人也被吸引过来。他们对白玉豆腐的品质和市场潜力非常看好,纷纷前来洽谈合作事宜。这些商人有的是想要代理白玉豆腐的销售,有的则是希望能够投资豆腐坊,共同扩大生产规模。
面对如此多的合作机会,豆腐坊的掌柜和员工们都感到非常兴奋和激动。他们夜以继日地忙碌着,不断地接收订单,生产出更多的白玉豆腐以满足市场需求。豆腐坊的规模也因此不断扩大,原本狭小的作坊逐渐被改造成宽敞明亮的“流水线”厂房,生产设备也得到了更新和升级。
众人的努力终于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白玉豆腐的销售额节节攀升,利润也越来越可观。而这一切,都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白玉豆腐将会继续保持其高品质和独特风味,不断拓展市场,开启一段更为辉煌的商业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