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才蒙蒙亮,东厢房和西厢房就热闹起来。为了能够获得工匠的资格,大家一夜没睡。西厢房里,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围在一张屋子里的桌子旁,桌上堆满了图纸和工具。他们一边低声讨论着,一边用粗糙的手指在图纸上比划着,眼神中透露出紧张与期待。其中一个小伙子紧锁眉头,不时地在纸上写写画画,似乎在计算着什么关键的数据。
东厢房则是另一番景象,几位经验丰富的匠人傅围坐在一起,他们神情凝重,手中的图纸相互传阅着。他们回忆着以往的工匠生涯,分享着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希望能给年轻的徒弟们一些启发。贺大匠缓缓站起身来,拿起图样仔细查看,手指轻轻的敲击着桌面,仿佛在与老友交谈。
随着天色渐亮,大家纷纷走出厢房,来到餐厅,草草吃了早食,就急急忙忙来到了选拔场地玻璃工坊。阳光洒在他们疲惫却坚定的脸上,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成为工匠的渴望。选拔考核开始了,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工作中,他们挥舞着工具,认真地雕琢着每一个细节,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手中的作品。他们知道,这不仅是一场考核,更是他们实现梦想的重要一步。
在明亮且宽敞的玻璃工坊里,每组工匠带领自己的徒弟,亲自出炉自己制作和吹制的玻璃品,当一件件包含自己辛勤付出的玻璃制品被小心翼翼拿出,展示在大家面前时,人人都充满了自豪感,这次的玻璃品洁白无瑕,一块块大小不一,光滑透明的椭圆玻璃片,把大家拿在手里反复端详,顽皮的人还拿着玻璃片互相对视,招来工匠的呵斥,赶忙小心的摆放进桌子上几个铺着麻布的箱子里,一层玻璃片一层麻布的堆放整齐。昨天参加选拔吹制的瑕疵玻璃品,也被选手们放进了坩埚里面,开始今天的选拔比赛。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五座玻璃窑上,原本冰冷的窑炉被重新点燃,熊熊的火焰舔舐着炉壁,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的热情。玻璃工坊里,工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这一天的工作就这样热火朝天地开始了。
随着玻璃炉窑的熔炼,工坊里的温度逐渐升高,仿佛夏天提前到来。工人们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但他们的情绪却越发高涨。石英砂在高温下发出“滋滋”的爆裂声,像是在欢呼着自己即将被熔化成美丽的玻璃液。
林工匠身着一袭朴素却干净的棉布衣服,他的神情专注而严肃,宛如一位艺术家。他迈着稳健的步伐,率先走向自己徒弟的窑炉口。徒弟们的目光紧随其后,心中充满了忐忑和不安。
林工匠走到窑炉前,停下脚步,仔细端详着徒弟刚刚吹制好的玻璃品。他的眼神如鹰隼般锐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徒弟们站在一旁,紧张地看着师傅,他们的心中既期待着师傅的认可,又害怕被师傅指出不足之处。
林工匠组长弯下腰,仔细查看徒弟的一件玻璃制品,随着吹管轻轻转动着,让光线从不同角度透过来,仔细检查着每一处细节。他的双手虽然粗糙,但动作却格外轻柔,仿佛看到的是无价之宝。徒弟们聚精会神,大气都不敢出,眼睛紧紧盯着自己手中的吹制的玻璃品,不断地用工具调整玻璃品的状态,力争创造出一个完美的玻璃品,得到工匠们的认可,成为匠人。
突然,林工匠的眉头微微一皱,徒弟们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原来,有一件玻璃品出现了细微的裂纹。林匠人让徒弟将这件次品放在一旁的工作台上,让泥炉继续保持温度,不会因为温度骤降产生玻璃裂爆。
林工匠耐心地向徒弟们讲解着可能导致开裂的原因,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每一句话都深深地印在徒弟们的心里。
接着,他们继续检查着剩下的玻璃品。每拿起一件,林匠人都会和徒弟们交流检查的要点和方法,让徒弟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成长。
随着时间的缓缓流逝,吹制好的玻璃制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这些玻璃制品或晶莹剔透,或色彩斑斓,或造型独特,无一不让人眼前一亮。徒弟们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原本的紧张和不安被自信所取代。
最后,他们小心翼翼地将那些完好无损的玻璃品放入退火炉中,进行最后的退火处理。这个过程至关重要,它可以消除玻璃内部的应力,使其更加坚固和稳定。徒弟们全神贯注地操作着,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与此同时,他们将剩余的玻璃液收集起来,倒入一盘盘平板瓷模中。玻璃液在模具中迅速流动,填满每一个角落。然后,他们用刮子将表面刮平,确保玻璃液均匀分布。完成这一步骤后,这些装有玻璃液的模具也被送进了退火炉,整齐地堆放起来,继续接受退火处理。
贺大匠看大家都收拾好了!就让各位工匠带领徒弟回西厢房休息,总结一下今天选拔赛的经验和不足,等待一会儿吃午食。
我和二哥领着小翠以及李润萱,身后紧跟着贺大匠,徐朗和侯杰二人还带着八个身强体壮的护院。徐朗和侯杰和这些护院们齐心协力地抬着五口沉甸甸的箱子,里面装满了一块块各式各样形状的玻璃片,有椭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大小不一。
我们一行人缓缓地走到了后院厕所旁边的一间宽敞的大房子里。一进入房间,我便挥手示意护卫们先离开,然后转头对徐朗和侯杰说:“你们俩过来,把用羊皮做的羊皮手套戴上。”
徐朗和侯杰迅速照做,戴上手套后,他们小心翼翼地从箱子里取出十块椭圆玻璃片。这些玻璃片看起来晶莹剔透,但靠瓷模的这边,表面却有些粗糙。
我指了指一个大瓷盘,对他们说:“把这些玻璃片斜着靠放在这个盘子里,注意要让粗糙的那一面朝上。”
徐朗和侯杰按照我的指示,将玻璃片整齐地摆放在大瓷盘中。接着,我拿起一把用猪鬃毛制成的大毛刷,开始仔细地清扫每一块玻璃片的表面。
我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用大毛刷轻柔地扫过每一处,将可能附着在上面的灰尘和杂质都清除干净。这样一来,玻璃片的表面变得一尘不染,光滑如镜。
接着端起一个装着红色粉末液体的大碗,用一把猪鬃毛做的小毛刷,把红色粉末液体,均匀的涂抹粗糙的玻璃表面。
然后就把碗和刷子放下,让徐朗和侯杰把木箱子里的玻璃片全部拿出来,按照粗糙面朝上,全部斜着摆放进,货架上的几个大瓷盘里,让小翠和李润萱拿着大毛刷子,一块一块的清扫玻璃片,不一会儿,玻璃镜片就摆放、清扫干净,徐朗和侯杰端起装着红色液体的大碗,拿起两把刷子,有样学样的把红色液体均匀涂抹在每块玻璃镜面上。
做完前期准备后,二哥满心狐疑地与我一同领着众人返回内院客厅,准备享用午食。
一进客厅,我便吩咐小翠和李润萱前往厨房安排午食,而贺大匠和徐朗、侯杰则被我特意留下来一同用膳。这突如其来的安排让他们三人有些受宠若惊,显然没有预料到会有如此待遇。
没过多久,一桌丰盛的饭菜便由丫鬟们陆续端上了桌。只见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有香气扑鼻的卤猪头肉拼盘,色泽诱人的麻婆豆腐,令人垂涎欲滴的腐竹红烧肉,还有一只烤得金黄酥脆的烤鸭,以及清爽可口的金钩白菜和一罐鲜美浓郁的清汤鸡。
李润萱进来告诉我一声,工匠和工人们的午食已经安排好,卤猪头肉,排骨萝卜汤和油渣白菜,汇报完就回内院用餐去了!
我热情地招呼贺大匠和徐朗、侯杰不必拘束,尽管开怀畅饮,尽情享受这顿丰盛的午餐。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气氛融洽而愉快。
二哥的性子向来急躁,这次也不例外。他实在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终于还是开口问道:“这么多形状各异、大大小小的玻璃片,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面对二哥的疑问,我却显得格外淡定。我不紧不慢地夹起一块烤鸭,送入口中,细细咀嚼,品味着那独特的香味。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我才缓缓放下筷子,用一种仿佛惜字如金的口吻,淡淡地吐出两个字:“镜子。”
众人听后仍然感到十分困惑,他们实在难以想象,一堆透明的玻璃片究竟要如何才能变成一面“镜子”。面对众人的疑惑,我微微一笑,然后详细地解释道:“其实,我已经提前定制好了一批与这些大大小小的玻璃镜片相匹配的雕花名贵木镜框。当镜子的镜片制作完成后,就需要麻烦贺大匠您帮忙将这些玻璃镜面进行打磨和抛光处理。接下来,还需要贺大匠用铜来制作一些精致的卡扣,用来固定镶嵌进木镜框里,经过打磨抛光的玻璃镜面,确保其牢固稳定。这样一来,一面精致、高贵而完美的玻璃镜子就算是大功告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