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会说出这样的话。
“那你干脆跟着过好了。
小当、槐花,你们跟妈走。”
“嗯,妈,我们跟您走!”
小当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槐花虽然没说话,但紧紧抱住秦淮茹的手臂。
林建一家从二院搬到了一院,住进了旁边那间由老林亲手搭建的小偏房。
这房子用的是从外面拉回来的城墙砖,原本是为林建准备的婚房,因此空间宽敞,家具齐全,只是积了些灰尘。
秦淮茹拿来盆和抹布,花了个多小时才将房间打扫干净。
随后,她从旧家中搬来被褥,又将全家人的衣物一趟趟地运过来,连午饭都顾不上吃。
院子里忙活时,林建、何雨水、何雨柱以及王则在房内享用午餐,谈笑风生。
何雨柱做的谭家菜令人赞不绝口。
谭家菜是中国着名官府菜之一,以烧、炖、煨等技法着称,擅长处理干货和高汤,融合广都与京都风味。
这一餐饭让所有人都感到满意,也让王更坚定了嫁给何雨柱的决心。
“雨柱,下午咱们别出去了,跟我回家看看吧,见见我爸妈。”
话音刚落,王的脸便泛起红晕,有些不好意思。
何雨柱愣住了,随即兴奋地表示同意。
他立刻放下筷子翻找礼物,从屋子里拿出了一些珍藏的物品:一包奶糖、两条大前门香烟、两瓶茅台酒,还有一篮子挂在房梁上的腊肉和香肠。
这些若是不藏好,早就被顽皮的孩子偷走。
“你觉得这些怎么样?够体面了吧?”
何雨柱从未送过礼,也不知该带什么。
王虽没经验,但看到这些礼物,觉得花费不少。
“不用带这么多,第一次去你家,一条烟、一瓶酒加上一条腊肉就够了。”
王涨红了脸开口道。
“这怎么可以?是不是不够诚心?这包奶糖一定要送过去,也让伯母尝尝。”
两人完全没理会林建和何雨水,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个不停。
林建无奈地摇摇头,望向何雨水,却发现她正笑眯眯地看着这一幕,心中为自家哥哥感到高兴。
家中兄妹几个,都是一个接一个成家的。
自家哥哥正值青春年华却还未谈对象,何雨水怎能不急呢?
他若不成家,自己又如何能嫁给林建?
如今情况大有转机,即将要见家长了。
对于自家哥哥,何雨水充满信心。
人长得不算差,该甜的时候嘴很甜,懂得让人开心。
提着这些礼物上门,肯定能让岳父岳母满意。
事情谈妥后,到时择日完婚,两人就能一起生活了。
多美好啊。
等林建到了合适的年龄,再领证,那就是夫妻了。
自己再努力些,给林建多添几个孩子,让林家子孙满堂。
想到这里,何雨水的脸颊泛起红晕。
她发现自己最近总是想着给林建生孩子的事。
何雨水抬起头,轻轻白了林建一眼,带着撒娇的语气说:
“都怪你,谁让你长得这么好看的。”
【何雨水娇嗔+20】
林建一脸疑惑。
怎么回事?
原本说好午饭后去城外兜风的计划被何雨柱打破了,他骑着新车,带着王去了岳父家,准备见家长。
“柱子,你这是要去哪儿啊?”
前院里,吃完饭打算去钓鱼的三大爷推着车,刚好看到何雨柱推车出来,车把上挂着大小包裹。
身边还跟着王,笑得甜蜜又有些羞涩。
最引人注意的是何雨柱,笑容灿烂得像个傻小子。
“嘿嘿,三大爷,我去送回家,顺便见见她家长。”
“哟,见家长啊,好事啊!”
三大爷笑着点头,催促道,快去吧,好好表现,见到对方父母说话要客气,别惹麻烦。
“我什么时候惹过事?走了,三大爷。”
何雨柱兴高采烈地离开了。
三大爷笑着摇头,也推着车准备离开。
林建身穿绿军装,推着新自行车出门,身旁跟着何雨水。
“林建,雨水,你们这是要去哪儿?”
三大爷好奇地问。
忽然灵光一闪,“是不是去钓鱼?我记得你钓鱼很厉害。”
林建笑着回答:“不是,我要带雨水去王府井和大栅栏转转,买几匹布做衣服。”
“哦,买布啊,是不是给何雨柱准备娶媳妇的新衣服?”
“不是,柱子哥的事他自己解决,我就是给自己做衣服。”
林建摇头,继续往外走。
门旁的小偏房开了,秦淮茹走出来。
挨了那巴掌的脸已消肿,但脸色仍不太好。
看到林建,她勉强笑了笑。
“林建,你那儿有要洗的衣服吗?我正打算洗衣服,顺便帮你一起洗了。”
“多不好意思,不用了。”
林建笑着谢绝。
盆里的衣物,包括内衣内裤,显然不适合让她动手。
“秦姐,别麻烦了,我们回来再由我来洗。”
何雨水站在林建身边开口,目光带着警惕审视秦淮茹。
“这寡妇莫非又对林建打什么主意?”
被何雨水用警惕的目光注视,秦淮茹苦笑不已。
这种眼神她早已习惯,很多女人看她时也是这样,仿佛怀疑她会她们的男人。
但这次不同,她苦笑是因为林建怎会看上她!
年仅十七岁的林建,已担任宣传科科长,在厂领导间颇具声望,未来前程无量。
这般人物,怎会瞧得上自己?秦淮茹想到此处,心中泛起一阵酸楚。
她已不再年轻貌美,否则无论如何都要与何雨水争上一争!
“既然不用我帮忙洗衣裳,那就罢了。
我只是想谢谢你,林建,感谢你让我暂时住在这里。”
秦淮茹说完这番话,眼眶微红,似要落泪。
她并非作态,而是真心感激。
若非林建伸出援手,她不知该何去何从。
即便让他送自己回乡,她也是万万不肯的。
“过去的关照就别提了,我们还得去买些东西,不多打扰您了。”
林建语气温和,让人倍感尊重。
但秦淮茹却觉察出一丝疏离,明白林建不愿与自己有过多牵扯,便笑着点头,目送林建和何雨水离去。
三大爷自始至终未开口,推着车亦步亦趋地跟着。
他是个老谋深算之人,从秦淮茹的目光中读出了些许意味。
但他认为秦淮茹的想法纯属痴心妄想。
林建年轻有为,身边又有如花似玉的何雨水相伴,怎会看上一个寡妇?
大栅栏,老北京人习惯称其为大拾烂儿。
至今仍保留着明末清初“三纵九横”
的布局。
“三纵”
指煤市街、珠宝市街和粮食店街,“九横”
则是指大栅栏内的九条东西走向的胡同。
此地虽名字不雅,却是京都赫赫有名的商业街。
老北京有句俗语:“看玩意上天桥,买东西到大栅栏。”
头顶戴马聚源的帽子,脚下穿内联升的鞋,身上披八大祥的绸缎,腰间缠四大恒的钱庄,这些都是过去大栅栏繁华的象征。
八大祥是京城最着名的布料店,因店名皆含“祥”
字而得名,如瑞蚨祥、瑞林祥、瑞生祥等。
其中以瑞蚨祥最为出众,当年升起的第一面国旗,便是出自瑞蚨祥提供的面料。
大栅栏不仅有瑞蚨祥,还有许多其他知名店铺:马聚源帽店、内联升鞋店、六必居酱菜店、正明斋点心店、荣宝斋文房四宝、同仁堂、张一元茶庄、长、月盛斋熟肉店、便宜坊、全聚德等。
此外,这里还有三家历史悠久的茶楼——三座百年西园茶楼、庆乐园、三庆园、广德楼,以及一家几十年前开业的老电影院——大观楼电影院,国内首部电影《定军山》曾在此放映。
尽管当时正处于公私合营阶段,缺乏企业,但商业活动依旧活跃。
大栅栏人流如织,繁华景象令人印象深刻。
何雨水初到此地,被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感叹从未在京都如此畅快地逛街。
大栅栏汇聚了各类吃喝玩乐用品,甚至比王府井大街更为热闹。
林建和何雨水此次前来主要是为买布,瑞蚨祥是首选之地。
店内服务态度良好,与后来一些百年老店形成鲜明对比。
林建拿出准备好的清单,请工作人员挑选布料。
他提到自己的新衣服由东厂的梁拉娣制作,这是大旺叔的安排。
何雨水对此表示赞同,认为身为科长需着装得体,还建议也为她定制一套新衣。
得知自己也能拥有一件新衣服时,何雨水欣喜不已,但随即又有所迟疑。
\"算了,做衣服太费钱了,我还有衣服穿呢。\"
何雨水没有撒谎,自从何雨柱上班后,经常给她买布做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