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终究难逃此劫,黄文炳攀附蔡九,从通判升至知州,这一切似乎早已注定。
\"区区小事,徐某怎会不应允?晁天王稍安勿躁。”徐悟锋随即唤来萧让与金大坚,与吴用商定回信内容。
萧让提笔一挥而就,流畅自如。
金大坚则依照蔡京书帖上的印迹,精心雕刻了一枚印章。
吴用接过印章仔细查看后,谨慎地盖在回信上。
随后将信件与原帖递予晁盖:\"兄长请查验,是否妥当?\"
晁盖出身商贾之家,自幼识字,接过信件审视片刻,赞叹道:\"果然不负圣手书生与玉臂匠之名,毫无破绽。
有此信在手,必能救出公明贤弟。”
徐悟锋笑道:\"既然信已备好,相信公明兄定能脱险,晁天王尽可放心。”
晁盖却摇头道:\"实不相瞒,我还打算亲自带人前往江州,确保公明贤弟能安然归来。”
徐悟锋感慨道:\"晁天王重情重义,公明兄有你这样的兄弟,此生无憾矣。”
晁盖为人真诚,从不耍心机。
一旦认准了朋友,便会倾心相待,毫无保留。
不管原着中晁盖的死是否与宋江有关,至少晁盖一直视宋江为兄弟。
此时晁盖为了宋江,主动提出前往江州,这足以让徐悟锋为之动容。
晁盖笑着说道:“我虽然没读过什么经史典籍,但也知道义气无价。
我和公明相识多年,现在他陷入困境,我又怎能袖手旁观?”
吴用沉思片刻后开口:“兄长若是亲自前往,万一身份暴露,恐怕以后不能再做个安分守己的百姓。”
晁盖摇了摇头:“只要能救出公明兄弟,哪怕失去良民的身份又如何?”
徐悟锋略一思索,说道:“晁天王此行江州,若只是独自一人,确实有些势单力孤。
是否需要带上几个帮手?”
他并非出于真心想救宋江,而是担忧晁盖的安全。
对于这位讲求义气的汉子,徐悟锋还是颇为欣赏的。
晁盖说道:“我已经备好书信,只待公明兄弟押赴京城途中将其拦截,无需惊动山寨中的其他头领。”
徐悟锋点头应允:“既然如此,晁天王务必小心行事。”
就在这个时候,朱贵匆匆走进来,目光扫过晁盖和吴用,说道:“哥哥,济州传来消息!”
晁盖立刻站起,拱手道:“徐寨主,既然书信已到,晁某就此告辞。”
徐悟锋笑道:“晁天王又不是外人,不妨听听详情。”
听罢朱贵所言,晁盖与吴用均现出惊疑之色,不过还是坐下倾听。
朱贵继续说道:“济州有人送来急信,说朝廷派遣殿前太尉陈宗善、谏议大夫赵鼎等人携带御酒十瓶及赦罪招安诏书前来梁山泊,让我们做好迎接准备。”
听到“招安”二字,晁盖与吴用皆显震惊,晁盖随即问道:“寨主有意接受招安?”
徐悟锋并未直接回应,而是转向吴用问道:“不知加亮先生对此事怎么看?”
吴用本以为徐悟锋不会询问自己的意见,闻言稍作迟疑,随后答道:“依我看来,这次招安必定不会成功。”
徐悟锋微微一笑:“为何这样说?”
吴用直言:“实话实说,尽管寨主屡次击败官军,但在朝廷眼中,梁山始终不过是匪徒而已。”
徐悟锋大笑一声道:“吴学究所言极是。
当今朝廷上下昏庸无能,这样的昏君奸臣,怎值得我徐悟锋尽忠?”
吴用闻言心中一震,虽表面不动声色,但心中已明了此话中的深意。
晁盖亦觉察出些许端倪,神情凝重。
稍作寒暄后,晁盖与吴用先行告退。
徐悟锋随即吩咐陈兴:“传令各山寨首领到聚义厅议事。”
待众人齐聚,徐悟锋道:“张叔夜遣人传来消息,招安使者即将抵达,命我梁山派人前往迎接。”
话音未落,李逵率先怒道:“哥哥,咱们刚要大干一场,怎能谈招安?依我说,把那些使者统统砍了!”
阮小二附和道:“先前还想剿灭咱们,如今却要招安,必有诡计。”
林冲冷眼道:“高俅手下李虞侯狡诈阴狠,他若前来,绝非善意。”
关胜捻须沉思:“这招安诏书定不会有好话,怕是威胁恐吓之词。”
鲁智深怒目圆睁:“朝廷上下尽是奸佞,皇帝又糊涂,就像我的衣衫被染黑了,怎么洗得清?不如直接反抗。”
吕将眉头紧锁:“我们已有计划进攻胶东,与赵宋势不两立,这些招安之人,直接赶走便是。”
许贯忠轻咳一声问:“不知寨主如何打算?”
徐悟锋环视一圈,微笑道:“来者是客,既已到来,自当接待。
且看看他们有何意图。”
“樊瑞,你带孙安、穆弘去迎接朝廷使者。”
“明白!”
樊瑞、孙安、穆弘三人接到指令,立刻动身下山。
随后,徐悟锋对许贯忠低声嘱咐了几句,又唤来阮小七,命他随许贯忠一同下山,负责将陈宗善等人接到金沙滩。
安排妥当后,众人在聚义厅等待。
话说陈宗善与赵鼎一行,离开济州后直接朝梁山泊行进。
济州方面约有十几骑护卫,前头由导引人马开路,龙凤担里装着御酒,骑马者背着诏匣。
济州差役也有五六十人同行,目标是梁山泊,期望能捞些好处。
众人抵达石碣村时,发现前方有一支军队前来迎接,打头的是骑马的樊瑞、孙安、穆弘,身后跟随一千精锐士卒,个个披甲持刀,气势非凡。
樊瑞勒住缰绳,问道:“前方可是太尉陈宗善一行?”
陈宗善闻言忙喊道:“我是陈宗善,此次奉旨前来招安。”
樊瑞笑着回应:“我家兄长已知晓贵使到来,特命我们前来邀请诸位前往梁山一叙。”
未及陈宗善开口,张干办便斥责道:“徐悟锋竟如此怠慢,既知朝廷招安,圣旨已至,为何不见他亲自出迎?”
李虞侯亦附和道:“此辈不过乱党,根本不配接受招安。
陈太尉,咱们还是回吧。”
陈宗善听罢张干办之言,不禁一怔。
赵鼎皱眉说道:“二位莫要挑拨是非,毁了招安大事,小心圣上降罪。”
李虞侯冷笑一声:“赵大人,何时是我破坏招安?分明是这些匪徒不知天高地厚,毫无招安之意。”
樊瑞大笑,说道:“若非念及你们的身份,仅凭你刚才的狂妄之言,我便取你首级。
想走便走,莫要让我改变主意,否则定让你们后悔莫及。”
孙安轻蔑一笑,说道:“区区虞侯与干办,也敢这般放肆!我们梁山何惧蔡京、高俅,更不会畏惧尔等。”
穆弘高声说道:“你们这两个走狗,卑躬屈膝的东西,竟敢在我面前充老大?怕是找错地方了吧!”
李虞侯与张干办见到这一群梁山好汉,并未如他们所想的那样对他们阿谀奉承,顿时冷汗直流,再不敢多说什么。
毕竟这两人不过擅长倚强凌弱,遇到梁山这种不买账的对手,也只能干瞪眼。
陈宗善心生顾虑,若就此返回,恐怕难以交代,于是对樊瑞说道:“我是朝廷使者,三位首领息怒,我此行正是为了给梁山众人寻觅出路,请带路。”
樊瑞深知宋朝官员的脾性,一旦对他们示好,他们便会得寸进尺。
如果使者这样回去,必定会受到责罚,因此樊瑞断定他们不敢回去。
看到这几人果然服软后,他才说:“那就随我来吧。”
陈宗善一行跟随樊瑞等人来到水泊边,阮小七早已带领水军,在岸边等候。
樊瑞下马后,对陈宗善等人说道:“我梁山只有三条船,这些禁军就在此处等候,烦请使者前往水泊梁山。”
张干办听闻,立即威胁陈宗善道:“不带护卫,若他们翻脸,岂不是危及性命?大人切莫答应。”
孙安听到张干办的话,轻蔑地说:“自你们踏入济州,生死便由我们决定。
我梁山刚击溃朝廷五万大军,这五百禁军又有何用?”
陈宗善也在心里暗骂张干办的愚笨,急忙道:“不带就不带,请三位首领带路。”
“无妨!”
樊瑞点头同意,随即请陈宗善等人登船。
这三条船中,一条装马匹,一条载陈宗善、赵鼎二人,另一条则安排李虞侯和张干办乘坐。
阮小七笑着招呼张、李二人上船:“两位大人快上船,这条船宽敞,坐得安稳!”
张、李二人冷眼看了看阮小七,一同冷哼一声,直接登船坐下,并让人将诏书与御酒放置船上。
阮小七坐在船头,指挥二十多名精壮悍勇的士卒划船前行。
阮小七招呼众人划船前行,水兵们齐声高歌:“天地之间任我行,不惧权势与威严。
布下天罗地网,擒拿鼠辈不在话下。”
李虞侯听后又惊又怒,斥责道:“大胆匪徒,竟敢侮辱朝廷。”
他随即操起藤条,欲教训两边的水兵。
一名士卒迅速避开,一把抓住李虞侯,喝问:“我们唱歌与你何干!”
“你们想做什么?我是高太尉的人!”
李虞侯平日倚仗高俅势力,横行无忌,连朝中官员也要让他三分。
得意忘形之下,他接到高俅密令,意图破坏此次招安行动。
然而,得意的小人碰上了凶悍的贼寇,结局可想而知。
阮小七起身,大步上前,一巴掌扇过去,怒骂:“仗势欺人的家伙,梁山泊岂容你嚣张!”
李虞侯挨了一巴掌,痛得闷哼一声,嘴角溢出血沫,两颗牙齿掉落,白净的脸瞬间多了一道红印,半边脸迅速肿胀。
张干办在一旁看得胆战心惊,心想这伙强盗果然说打就打,急忙退到角落。
阮小七拾起藤条,指向李虞侯呵斥:“你喜欢用鞭子?那我让你也尝尝厉害!”
李虞侯的傲慢已被彻底击溃,意识到这些强盗绝不会因高俅的面子对他有所顾忌。
李虞侯慌忙求饶:“好汉饶命,小人一时糊涂,冒犯之处还请原谅。”
阮小七哈哈一笑,下令:“你仗着高俅的权势,以为我们就怕你?给我把他牢牢按住,扒了他的裤子。”
“你们要干什么?到底想做什么?”
李虞侯被突如其来的状况吓得魂飞魄散,竭力挣扎,但他的力量怎敌得过常年训练有素的梁山士兵?
瞬间,两个士兵按住李虞侯,猛地扯下他的裤子,这一幕让旁边的张办事目瞪口呆,缩在一旁大气不敢出。
阮小七挥动藤条,朝着李虞侯的臀部抽去,伴随着清脆的啪啪声,李虞侯的惨叫声震耳欲聋。
梁山众人听闻,皆是哄堂大笑。
阮小七连续击打数十下,李虞侯的臀部早已血肉模糊。
随后,他一把提起李虞侯,将其抛入水中。
扑通!
李虞侯 ** 着身体落水,呛了几口水后,顾不上痛楚,拼命在水中扑腾,口中高呼求救。
阮小七放声大笑,转而指向张办事,说道:“也把他扔进去!”
张办事惊恐万分,连连求饶:“好汉爷爷,小人并未冒犯你们啊!”
“啰嗦!下去吧!”
旁边一名水军飞起一脚,将张办事踢翻在地,噗通一声落入水中。
阮小七看着两人在水中挣扎,笑声不断,觉得十分畅快。
片刻之后,阮小七示意水军将二人拉上岸,又说道:“你们这两个走狗,这只是略作惩罚,再惹我不悦,便割了你们的脑袋!”
李虞侯与张办事九死一生,灌了一肚子水,此时已是气息奄奄,心中满是恐惧,哪敢再有丝毫反抗。
“完了完了,这伙强盗如此凶狠,此次前来招安,恐怕回不去了。”张办事心中哀叹。
李虞侯更是吓得胆寒,满脸尽是恐惧,全无先前的傲慢。
阮小七吹了一声口哨,只见不远处的芦苇荡中驶来一艘小船,船上之人正是浪里白条张顺。
张顺见到张、李二人的狼狈模样,当即笑道:“七哥,这两位得罪你了?”
阮小七笑着回应:“这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竟敢在我面前摆架子,要不是哥哥有令,我早就一刀一个,把他们丢给鱼吃。”
张、李二人听罢此言,不禁全身颤抖。
阮小七接着说道:“张顺兄弟,麻烦你送这两位到金沙滩,我随后就到。”
张顺笑着应允:“好嘞!”
随即,两名水手像拎小鸡一样,把张、李二人丢上了张顺的船。
张顺撑起竹篙,带着两人驶向金沙滩。
……
远远看着张顺离去,阮小七喊道:“端一壶御酒过来,让我试试味道。
看看那皇帝喝的酒有何特别之处。”
一位水兵调侃道:“七爷,您不怕酒中有诈?”
阮小七答道:“正因担心酒中藏有玄机,我才要先尝。
若真有毒,也得让他们先行饮用,岂不是中了奸臣的圈套?”
阮小七接过酒壶,一饮而尽,咂嘴道:“这御酒倒是别有风味,大家不妨也尝尝。”
众水兵闻言,纷纷响应,一会儿工夫便将酒壶里的酒喝了个干净。
一名士兵舔了舔嘴唇说:“果然好酒,比普通酒更胜一筹。”
另一名士兵问:“七爷,我们已经喝完,怎么回复差事?”
阮小七一笑:“早有打算,船尾有一桶白酒,快去拿来灌进空壶里。”
立刻有士兵跑到船尾取回白酒。
阮小七用木瓢将白酒装满酒壶,封好瓶口,放入龙凤担中,迅速划船赶往金沙滩。
此时,陈宗善与赵鼎已先行到达金沙滩,只见岸边刀剑林立,旗帜飘扬,两侧各列一队士卒,个个昂首挺胸,透出一股凛然气势。
陈宗善身为殿前太尉,与宿元景共同管理殿前司诸班直及步骑诸指挥,负责皇宫警卫,随驾出行则为皇帝侍卫。
简单讲,他是皇帝的贴身保镖。
殿前司诸班直,陈宗善也曾见过,若论士气,不输眼前的军队,只是少了些杀伐之气。
在金沙滩迎接的,是许贯忠、吕将、徐宁三人,徐宁原是金枪班教师,陈宗善曾是他上司。
许贯忠微微一笑,上前行礼道:“陈太尉,许贯忠在此恭候已久!”
“原来是许军师,老夫见过!”陈宗善回礼后仔细打量许贯忠,觉得此人气质不凡,心中暗惊,没想到梁山竟有如此人才。
接着,陈宗善转向徐宁,感慨道:“徐宁,真没想到你会加入梁山。”
徐宁抱拳道:“徐某曾遭陷害,幸得徐寨主相救才得以保命。
济州城陷落后,我明白难逃责罚,便投奔梁山,让您失望了。”
“这话从何说起。”陈宗善苦笑着摇头,当初若非碍于高俅和王晋卿的身份,他定会出手相助。
赵鼎四处张望,疑惑道:“我们已到梁山,为何不见徐悟锋前来迎接?先前水泊边尚可理解,现下金沙滩却依然不见人影。”
吕将开口道:“寨主与各位头领正在聚义厅等待,两位随我上山便是。”
赵鼎审视吕将,见其儒雅装扮,似有书卷气息,且面熟,遂问:“请问阁下高姓大名?”
吕将拱手答道:“吕将。”
赵鼎略显惊异,说道:“阁下可是数年前上书批评花石纲的那位太学生?听说你已被革职,怎会与梁山为伍?”
吕将冷笑一声:“还需问为何?赵大人可曾去过江南?自从花石纲推行,多少人家破人亡。”
“圣上只顾享乐,任用奸佞,不顾百姓死活。
既然良言不听,吕将唯有以自己的方式警示昏君奸臣。”
“你……”
赵鼎欲言又止,最终低声说道:“当今圣上英明,只因奸臣蒙蔽视听,若能重振圣德,必能使天下清平。
你如今投身梁山,实属不智。”
吕将轻蔑一笑,说道:“赵兄,我向来信眼见为实,不愿听这些虚言。”
赵鼎心中愤懑,却无从反驳,拂袖转身道:“此事不必多谈。”
陈宗善忙上前调解,话音未落,一艘小船靠近岸边,撑船的是张顺,船上还有浑身湿透的张干办和李虞侯。
刚登岸,李虞侯仿佛找到庇护,对陈宗善喊道:“太尉,梁山匪徒胆大妄为,竟敢袭击我们,并将我们推入水中,您一定要为我们主持公道!”
陈宗善瞧见两人狼狈样,虽心生快意,仍忍住笑意说道:“梁山好汉岂会无缘无故为难你们?定有误会。”
张顺跃上岸,冷声道:“这人实在无礼,我等在林中高歌,全不碍他,他却动粗。”
“若非顾及他是朝廷使者,早已丢进湖中喂鱼,哪容他在此啰唣!”
张干办与李虞侯倚仗蔡京、高俅之势,一路嚣张跋扈,令陈宗善和赵鼎都受尽委屈。
此刻听罢,二人心中暗爽。
陈宗善笑道:“李虞侯,是你不对。
唱首歌便惹怒你?此处是梁山,非东京。”
“可是……”
李虞侯欲争辩,但见张顺目光不善,不禁打了个寒战,连忙噤声。
陈宗善见他走路怪异,一边走一边捂着臀部,好奇问道:“李虞侯,为何如此动作?”
“这……”李虞侯难以启齿,毕竟挨打之事,实在难以启齿。
张干办幸灾乐祸地补刀:“他得罪了梁山兄弟,被扒裤打了屁股。”
李虞侯闻言大怒:“张顺,谁让你说的?”
张干办转过头去,神情自若,虽也被推入水中,却未曾受罚,心中暗喜,乐得看李虞侯出丑。
终究是得意的小人,此刻竟也开始互相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