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太子是如何死亡的,后来也众说纷纭。
金人自己并未透露二太子具体死因,总之是死掉了,河间战局也戛然而止,征服的所有州县全部还给宋廷,包括三镇全都不要,至此河北两路上,宋金恢复到当初宋辽时期边境模样。
而宋廷得到小道消息说,二太子因为天气炎热,被热死在了河北,具体什么情况也只有当事人清楚,忙于招降各州县的韩世忠和王宗濋才不会去探究这个问题的答案。
随着河间光复,河间大战的余韵终于结束,宋廷花费两年时间以及无数钱粮,终于使河北两路完整地回到宋朝怀抱,朝廷免除河北两路三年赋税后,不少燕地汉人纷纷南下,脱离金廷投奔宋廷,为了稳定河北两路,赵煊命令韩世忠就地驻扎,暂不行动,升任定州路兼高阳关路经略使,防范金军有可能的后续行动,同时配合李纲处理河北后续问题,安置百姓。
因为宗泽待在天威军,无法处理东部问题,便让李纲暂时外任河北两路制置使,韩世忠管军,而李纲理政。
随着二太子的溘然而逝,东路军主帅位置空缺,挞懒作为监军曾短时间作为代理主帅指挥诸军撤回燕京,而东路军按照“惯例”,应该由太祖“太子”担任主帅,以制衡“外人”粘罕一系,所以在九月份时候,大金皇帝正式任命三太子讹里朵继任东路军主帅位置。
秋后再次南下,亦已经在金国朝堂提上日程。
在九月初王宗濋便率禁军班师回朝,上大金国二太子死亡的消息,朝廷惊喜。
确实很惊喜,这样可怕的人物去世,对于宋廷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好消息,河间的光复让朝廷诸公变得乐观起来,那么接下来对太原的行动,亦能如此顺利便好。
借着收复河间余威,关于四路率臣北上河东的前期筹钱筹粮募兵工作也进入尾声,只要枢密院一声令下,他们即刻可以发兵北上。
开封围城时勤王不力的范致虚被撤职返回京师,由孙昭远、刘延庆接替其兵马指挥。
范致虚抵达京师时,正是河间拉锯战期间,朝野上下充斥着紧张氛围,他又在西北患病,谏官们上书弹劾范致虚,说其逗留不进,不知兵戈,这些言论足以让范致虚遭贬,不过当初在陕西受他直接指挥的几个人似乎还想整死他。
就是钱盖、李弥大、李彦仙几人。作为精锐西军来援京师,并和粘罕在开封城下决战,若不是范致虚勤王不利,他们甚至有把握让粘罕有来无回......至少后来驻扎京师的西军内部都是如此预估,毕竟没有范致虚就已经和粘罕打得有来有回。
这几人上书可不是斥责范致虚勤王不利,而是举报范致虚坏了一个好局,是导致粘罕还能“脱身”的罪魁祸首,后来二太子死亡,当初要是能擒住粘罕,岂不是大好局面?
所以,范致虚现在是真的该死,罪加一等。
赵煊看着西军众人吵来吵去,不禁汗颜,果然人一多,各种冲突就出现了,怎么处理都有人不满意,那些能制衡朝堂使朝堂一片祥和的皇帝真是能人。
范致虚入宫觐见赵煊,赵煊在文德殿接见了他。范致虚年过半百,须发倒是乌黑靓丽,在觐见赵煊时或许是知道自己今后的命运,走路一颠一颤,就算是跪在地上时也是浑身颤抖。
西军将领个个恨不得杀死他,如今皇帝又要仪仗西军,真有可能弄死他的!
在李神仙的搀扶下,范致虚见到皇帝之后泪流满面,低声忏悔:“臣范致虚自知罪无可赦,至于陛下如何处置,能平诸公愤怒,臣绝无怨言。”
他在怕,话是这样说,身体的颤抖已经把他出卖了,然而又可能是疾病缠身的原因......
赵煊居高临下静静地看着他,范致虚抽泣的短时间内,赵煊回忆起好像他的生命也即将到了头,在过不久将因为疾病缠身而亡,这个时候处罚他,多少不近人情,更何况人还亲自来忏悔,赵煊心软了。
贬官撤职已经足够。
赵煊当即宣布:“朕被围京师,左顾右盼卿前来勤王,终日不见人影,朕给你陕西诸路宣抚,未见一兵一马抵达京师......所幸天下兵马各有勇士,击退金贼,解救京师,不贬不罚不能平民愤,朕剥夺你一切朝廷职务,陕西诸路兵马亦交由朝廷选定四路率臣统制。”
“......”范致虚沉默不语,剥夺朝廷一切官职,甚至都不是贬官......言外之意,岂不是要下狱?
范致虚不敢相信,西军诸位真的要弄死自己?
赵煊懂他的心思,还安慰道:“莫要担心,没了一官半职,不是还能山林隐居,悠闲自在么。”
赵煊嘿嘿一笑。
范致虚愣住,什么意思?脊背一凉,越是这种轻松越是坏事!
“官家所言......臣听不懂。”
“这有什么听不懂,朕说,将卿一切官职撤去,回老家去安心养病。”赵煊说,“卿老家在何处啊?”
“啊?”范致虚疑问,“臣福建路建阳县人。”
“好,那就回去吧,省得一众西军将领看你不顺眼,各个要吃你血吸你髓,有病就去治,安度晚年吧,以后莫要过问朝廷之事,莫要论军事。”赵煊点了点他,“聪明一些。”
范致虚听完感动到不能言语,还是李神仙提醒他谢恩,他才再次跪拜:“谢官家开恩!臣感激不尽!”
觐见完毕,范致虚临走前,说了这样一番话:“官家,臣虽愚钝,但祖宗土地,一寸不能丢,望陛下保重,大宋中兴!”
赵煊眉毛飞舞,内心感慨,怎么事到如今,各个臣子都宛如圣人一般不断告诫自己要中兴大宋,收复旧土?
或许是,沉闷多年的大宋忠臣们看见了光复大宋的一丝微弱希望,他们想让这一丝希望变成星光大道,而主导这一切人,唯有这个坐在龙椅上,“软弱”的皇帝。
攥紧拳头,赵煊送走范致虚,叫来李神仙:“让枢密院......发布调令,四路大军,可以开拔。”
“兵发河东,昭告天下,驱除鞑虏,收复故土!”
李神仙颔首,并没有回应,而是告诉赵煊:“官家,道君陛下于龙德宫设宴,康王、景王、郓王等皆赴宴,官家倒是未回应,臣问一问,去不去呀?”
“去啊,肯定去。”赵煊整理整理衣袍,“带上皇后......还有几个女官,你知道的。”
李神仙微微一笑:“臣知晓。陛下挑选之礼物已经送至龙德宫。”
“好,做的很好。”赵煊深吸一口气,怎么感觉赵佶要搞一场家庭会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