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pAS-5夜视仪的目镜在黑暗中泛着诡异的绿光。李云龙趴在雪地里,透过这个价值连城的设备观察远处的美军阵地——原本漆黑一片的山谷此刻清晰可见,连铁丝网上凝结的冰晶都分毫毕现。三百米外,两名美军哨兵正凑在一起点烟,打火机的火苗在夜视仪中爆出一团刺眼的白光。
\"他娘的,跟白天似的...\"李云龙低声咒骂,将设备递给身旁的陈书怀,\"书怀,看出门道没?\"
大学生兵迫不及待地接过夜视仪,手指轻轻抚过那些精密的调节旋钮:\"比我们缴获的第一代先进多了...不需要外部红外光源...应该是利用了环境微光增强原理...\"他突然压低声音,\"师长!看三点钟方向!\"
李云龙顺着指引望去,只见一队全副武装的美军士兵正悄无声息地向志愿军前沿阵地移动。这些人全部装备夜视仪,像一群幽灵在雪地上滑行,没有火光,没有交谈,只有靴子踩碎积雪的细微声响。
\"铁幕行动开始了...\"李云龙心头一紧,\"立刻联系总部!\"
通讯兵小吴摇动手摇发电机的把手,ScR-300步话机发出轻微的静电噪音。就在他刚要呼叫时,远处的夜空突然被一连串耀眼的火光撕裂——美军的重炮群开火了!
第一波炮弹准确地落在志愿军主阵地,爆炸的气浪将积雪掀上数十米高空。紧接着是第二波、第三波...炮火像犁地般一遍遍耕过山谷,将精心构筑的工事炸成月球表面般的坑洼。
\"炮火引导太精准了...\"赵刚放下望远镜,脸色铁青,\"美军肯定在附近设置了前沿观察所。\"
李云龙紧盯着那队美军夜战士兵。在炮火掩护下,他们已经接近到距离志愿军第一道防线不足百米的位置。更可怕的是,这些人的移动路线完美避开了所有雷区和陷阱,仿佛对志愿军布防了如指掌。
\"有内鬼?\"赵刚低声问。
\"不,是技术。\"李云龙咬牙道,\"那些夜视仪能看到我们埋设地雷翻动过的土壤...还有脚印和体温痕迹...\"
正说着,前沿阵地突然爆发激烈交火。但志愿军的机枪火力很快一个个熄灭——美军夜战小组精准地拔除了每个火力点。不到二十分钟,第一道防线就失守了。
\"命令部队撤到第二道防线!\"李云龙厉声道,\"把所有探照灯都打开,照向美军进攻方向!\"
这个临时想出的对策竟然奏效了。强烈的白光让美军夜视仪瞬间过载,冲锋的士兵纷纷摘下设备,攻势为之一滞。志愿军趁机组织撤退,在第二道防线重新布防。
\"有用!但撑不了多久...\"李云龙看着美军迅速调整战术,用烟雾弹遮蔽探照灯光束,\"必须端掉他们的炮兵观察所和夜战指挥部。\"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海中形成:利用溶洞通道潜入敌后,同时实施斩首行动和装备抢夺。他将想法告诉赵刚,政委沉思片刻,重重地点了点头。
\"我带主力在这里牵制,你带'夜虎'小队行动。\"赵刚握住李云龙的手,\"二十四小时,不管成功与否都必须撤回。\"
\"夜虎\"小队很快集结完毕:狙击手小李、爆破专家老王、通讯员小吴,加上陈书怀共十二人,全部换上缴获的美军冬季伪装服。崔成浩作为向导加入,他母亲崔大娘则负责在外围接应。
\"记住,首要目标是缴获完整的新型夜视仪和密码本。\"李云龙检查着每个人的装备,\"次要目标是炮兵观察所。如果机会出现,可以端掉敌人的指挥部。\"
队伍在炮火掩护下悄然出发。崔大娘带领几名朝鲜村民在前引路,老人虽然年过六旬,但在雪地中行进的速度丝毫不输年轻人。她不时停下来,用猎人的敏锐嗅觉辨别风向,避开美军巡逻路线。
溶洞入口处,李云龙最后一次确认计划:\"崔同志带五人留守出口,建立撤退通道。其余人跟我潜入,保持无线电静默,用手电筒红光照明确认身份。\"
黑暗的溶洞像巨兽的咽喉,将小队一点点吞噬。唯一的光源是几盏用发光苔藓制作的简易灯,提供刚好够辨认路径的微光。陈书怀走在李云龙身后,手里捧着朴顺姬父亲留下的旧灯,眼镜片上反射着诡异的绿光。
\"师长,温度在升高...\"行进半小时后,陈书怀突然低声道,\"前面应该有美军的热源设备...\"
李云龙摸了摸洞壁,确实不再冰冷刺骨。他示意队伍放慢速度,关闭所有光源。在绝对的黑暗中,前方隐约传来发电机运转的嗡嗡声,还有英语对话的回音。
最前面的侦察兵摸回来报告:溶洞尽头是个扩建过的大厅,美军在那里设立了临时指挥所,约有二十人,包括几名技术军官正在调试夜视装备。
李云龙做了个分散包抄的手势,队员们立刻悄无声息地占据各个攻击位置。他自己则带着陈书怀和小李,摸到一处能俯瞰整个大厅的岩架上方。
透过缝隙看去,下面的景象令人震惊:四台汽油发电机嗡嗡运转,为整个指挥所供电;十几台新型夜视仪整齐排列在野战桌上,技术人员正在做最后调试;墙上挂满了作战地图和航空照片,清晰地标注着志愿军各部队的位置。
\"那个少校手里的箱子...\"陈书怀突然激动地捏了捏李云龙的胳膊,\"看标志!是AN\/pAS-5的技术手册和备用零件!\"
李云龙眯起眼睛。那个被严密保护的金属箱确实是意外收获,但更吸引他的是角落里的无线电操作员——那人正在接收前沿观察所传回的炮击校正数据。
\"准备战斗。\"李云龙无声地比划着战术手势,\"优先缴获技术装备,然后炸毁发电机。\"
攻击在瞬间爆发。小李的狙击步枪第一个开火,准确击毙了警卫和无线电操作员。紧接着,爆破专家老王扔出的震撼弹在大厅中央爆炸,刺眼的强光和震耳欲聋的声波让所有人暂时失能。
\"不许动!手举过头!\"李云龙用英语大吼,冲锋枪扫射着天花板以示威慑。
美军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懵了。技术军官下意识地扑向那个金属箱,被小李一枪打穿手掌。陈书怀和另外两名战士迅速控制住桌子上的夜视装备,用准备好的麻袋整套打包。
\"五分钟!\"李云龙看着手表吼道,\"老王,布置炸药!小吴,收集地图和文件!\"
整个缴获过程如行云流水。当最后一份地图被塞进背包时,老王已经将炸药安置在发电机和承重柱上。李云龙吹响撤退哨音,队员们押着三名俘虏迅速撤回溶洞通道。
\"引爆!\"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整个地下指挥所坍塌成废墟。冲击波在狭窄的溶洞里回荡,震得头顶的冰柱雨点般坠落。队伍拼命奔跑,身后不断传来岩石崩裂的轰鸣。
\"前面有光!\"崔成浩喊道,\"是出口!\"
众人跌跌撞撞地冲出溶洞,迎面撞上了接应的崔大娘。老妇人二话不说,带领大家钻入一条隐蔽的山沟。远处,美军营地已经乱成一团,探照灯四处乱扫,直升机在低空盘旋搜索。
\"分头走!\"李云龙命令道,\"崔同志带俘虏和缴获装备先回总部,我留下断后!\"
崔大娘突然拉住李云龙的胳膊,指着西北方向说了几句朝鲜语。她孙女崔英子——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眼睛大而明亮,像极了朴顺姬——主动站出来要当向导。
\"母亲说那边有条小路可以绕到美军炮兵观察所后面...\"崔成浩翻译道,\"英子熟悉地形。\"
李云龙犹豫片刻,最终点头同意。小队再次分兵,他带着陈书怀、小李和两名战士,跟随崔英子向更高处的山脊摸去。
山路陡峭如刀削,积雪下隐藏着无数陷阱。崔英子像只灵巧的山羊,在最前面带路,不时回头用眼神示意危险地段。有几次,她甚至趴在地上用耳朵贴地,避开美军巡逻队的脚步声。
两小时后,他们抵达了预定位置——一处可以俯瞰整个山谷的悬崖。透过望远镜,李云龙清楚地看到下方美军的炮兵观察所:几个伪装良好的帐篷,周围架着测距仪和通讯天线,不时有军官进出。
\"必须无声解决。\"李云龙低声道,\"小李,能狙掉哨兵吗?\"
狙击手摇摇头:\"角度不好,只能打到其中一个。而且枪声会惊动下面的部队。\"
崔英子突然说了几句朝鲜语,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袋——和朴顺姬当年用的一模一样的辣椒粉!
\"她说可以像姐姐那样...\"陈书怀的声音哽咽了,\"用辣椒粉制造混乱...\"
李云龙想反对,但少女已经行动起来。她示意大家等待,自己则沿着一条猎人小道向观察所摸去。五分钟后,观察所西侧突然爆发一阵剧烈的咳嗽和咒骂——辣椒粉起效了!
\"上!\"李云龙带头冲下去,冲锋枪装了消音器,点射撂倒了两个跑出来查看的美军。
战斗在五分钟内结束。观察所里的七名美军全部被击毙,包括一名携带密码本的上尉。陈书怀如获至宝地收集着各种观测数据和地图,小李则破坏了所有通讯设备。
\"炸药布置好了!\"老王报告道,\"足够把这里炸上天!\"
撤退前,李云龙最后看了一眼这个位置绝佳的观察所。从这里望去,整个战场尽收眼底——美军的进攻部队像蚂蚁般在山谷中移动,而志愿军的阵地已经收缩成一个狭小的半圆。
\"引爆!\"
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观测所连同里面的设备一起化为乌有。几乎同时,美军的炮火开始变得杂乱无章,有些炮弹甚至落在了自己人头上。
\"成功了!\"陈书怀兴奋地喊道,\"他们的炮兵成了瞎子!\"
队伍迅速沿预定路线撤退。崔英子带他们走了一条几乎垂直的猎人小道,完美避开了搜山的美军。正当大家以为安全时,前方突然传来发动机的轰鸣——两辆美军吉普车正朝这边开来!
\"隐蔽!\"李云龙一把将崔英子拉到岩石后面。
吉普车在距离他们不足二十米处停下,五名美军士兵下车搜索。其中一人似乎发现了雪地上的脚印,正端着枪慢慢靠近。
李云龙的手移向腰间的手枪,准备拼死一搏。就在这时,崔英子突然冲了出去,向着相反方向狂奔!
\"嘿!站住!\"美军士兵大喊着追了上去。
李云龙想冲出去救人,被陈书怀死死按住:\"师长!任务优先!那些装备比我们所有人的命都重要!\"
这是陈书怀第一次违抗命令。李云龙瞪着他,看到大学生兵眼镜片后的泪水,最终痛苦地点了点头。
枪声在远处响起,随后是美军士兵的欢呼声。李云龙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又一个朝鲜少女,像朴顺姬一样,为了掩护中国军人牺牲了...
队伍沉默着继续前进。夜幕降临时,他们终于安全返回总部。赵刚早已等在指挥部门口,看到李云龙立刻迎上来:\"老李!崔成浩带回来的装备太重要了!总部技术组已经...\"
\"战况如何?\"李云龙打断他,声音嘶哑。
\"美军失去炮火引导后攻势大减,但夜战部队还在施压。\"赵刚汇报道,\"我们的探照灯快没电了,支撑不了多久...\"
陈书怀突然站出来:\"我有办法!给我三小时和这些缴获的设备!\"
总部立刻腾出一间帐篷作为临时实验室。陈书怀将缴获的AN\/pAS-5夜视仪拆解开来,仔细研究每个部件。李云龙和韩山在一旁看着,大学生兵的手指灵巧得像在演奏乐器。
\"找到了!\"陈书怀突然欢呼,\"它的图像增强管对特定频段的光特别敏感...我们可以用闪光干扰!\"
接下来的两小时里,整个总部忙碌起来。陈书怀指导战士们改装缴获的美军信号枪,装入特制的镁粉混合物;通讯兵则调整无线电设备,准备实施全频段干扰;工兵忙着在前线布置反射镜和闪光陷阱。
\"原理很简单。\"陈书怀向李云龙解释,\"当美军夜视仪接收到高强度闪烁光时,图像增强管会暂时过载,使用者将看到一片雪花...效果类似我们被闪光弹晃了眼。\"
午夜时分,反击开始了。志愿军突然关闭所有探照灯,让战场陷入绝对黑暗。美军夜战部队立刻推进,但刚进入雷区,一连串特制闪光弹就在空中炸开!
强烈的、有规律的白光闪烁让夜视仪变成了致盲工具。美军士兵痛苦地摘下设备,瞬间变成了黑夜中的瞎子。而志愿军战士则戴着简单的红色滤光镜——这种廉价装备完全不受闪光影响,从容地收割着暴露在开阔地上的敌人。
\"冲锋!\"李云龙亲自带队杀出阵地,冲锋枪喷吐着火舌。
战斗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失去夜视优势的美军仓皇撤退,丢下数十具尸体和大量装备。最珍贵的战利品是六套完好无损的AN\/pAS-5夜视仪——美军士兵在慌乱中甚至没来得及破坏它们。
黎明时分,战场暂时恢复平静。李云龙站在观察哨里,用缴获的夜视仪扫视远方。美军的\"铁幕行动\"第一波攻势被挫败了,但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远处的地平线上,更多的坦克和运兵车正在集结。
\"他们不会放弃的...\"赵刚走到身旁,递过一杯热茶,\"技术优势是美军的命根子。\"
李云龙啜了一口苦涩的茶水:\"我们呢?准备得如何?\"
\"陈书怀的闪光弹正在批量生产,每个连配发二十枚。缴获的夜视仪优先配给侦察兵和狙击手。\"赵刚汇报道,\"还有个好消息,吴济世用崔大娘最后送来的冬凌草成功救治了十二名白磷烧伤的伤员。\"
李云龙望向远方崔大娘村庄的方向。两天内,两个朝鲜少女为掩护他们牺牲了。这种情谊,已经超越了战友,超越了同志,成为刻在骨子里的血脉相连。
\"命令部队抓紧休整,加固工事。\"李云龙放下茶杯,\"下一波攻击会更猛烈...但只要我们还有一口气,就绝不会让美国佬得逞!\"
远处,太阳缓缓升起,照亮了这片被鲜血浸透的雪原。新的一天开始了,而更残酷的战斗,也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