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寿康宫,雍正就往咸安宫方向走去。
咸安宫,位于寿康宫后、长庚门内,始建于明代的汉族宫殿建筑群,位于紫禁城西北隅,英华殿迤南,寿康宫以北。明代原称咸熙宫,嘉靖十四年更名咸安宫。
历史上,康熙曾两次禁废太子于此。雍正六年正式设立咸安宫官学,直至乾隆十六年,乾隆皇帝为了给他住在慈宁宫的母亲祝寿,将官学迁建于西华门内的咸安宫现址(今咸安门内宝蕴楼),而将其旧址改为寿安宫。
如今的咸安宫依然是它原本的模样,岁月的痕迹并没有在这座宫殿上留下太多的印记。然而,这座宫殿却见证了一个人的兴衰荣辱——废太子允礽。
允礽,昔日之太子,而今却被囚于此殿,失去自由。其命运恰似此这座宫殿,虽外观尚存,然内心早为岁月侵蚀。
当雍正踏进咸安宫时,上值得宫人正在一旁偷懒,见到圣上驾临,不由得惊慌失措地跪伏在地上,身体因为恐惧而不停地颤抖着。他们甚至忘记了向皇上请安,只知道低着头,不敢直视皇上的目光。
因为紧张,竟无人去通知允礽。毕竟,他现在的身份已经今非昔比,谁也不知道皇上此次前来的目的是什么。
还是允礽的贴身太监从殿内出来,打算去给允礽换一杯热茶时,才看见身着一身常服的皇帝,不由吓得立即跪伏在地,用响亮地声音请安道:“给皇上请安,皇上吉祥。”同时,心里不由暗暗着急,希望此时还躺在床上的允礽动作能快点,千万别让皇上抓着把柄问罪追责。
自从第二次被废位圈禁后,允礽的内心世界仿佛瞬间崩塌。曾经的雄心壮志、权力欲望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他的身体状况也随着心境的变化而每况愈下,一日不如一日。然而,尽管生命的烛火在风中摇曳,允礽却不敢轻易放弃。
他心中有着太多的牵挂——他的孩子,他的女人。这些亲情和爱情的羁绊,让他无法割舍。他知道,如果自己就这样轻易死去,那些依赖他的人将会失去依靠,生活将会变得无比艰难。所以,哪怕是苟延残喘,他也必须坚持活下去。
当允礽听到太监的声音时,他的身体本能地做出反应,挣扎着想要起身。然而,他的身体已经虚弱到了极点,这简单的动作对他来说都变得异常艰难。但他不敢有丝毫怠慢,因为他知道,此时还能来这咸安宫的只可能是他的弟弟——雍正皇帝。
果然,雍正快步走进房间,一眼看到了正在艰难起身的允礽。他急忙上前,按住允礽的身体,轻声唤道:“二哥。”这一声呼唤,让允礽原本勉强凝聚起的力气瞬间消散。他的眼眶湿润了,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最终顺着脸颊滑落。
允礽紧紧握住雍正的手,仿佛那是他在这世上最后的依靠。他哽咽着回应道:“四弟。”这简单的两个字,包含了太多的情感——兄弟之间的情谊、对过去的回忆、以及对彼此现状的无奈。
雍正感受到了允礽的情绪波动,他温柔地扶着允礽坐起,然后示意苏培盛拿来一个靠枕,垫在允礽的身后,让他能够稍微舒适一些。苏培盛心领神会,迅速完成了这一切,然后领着其他人默默退出了殿内,留下兄弟二人独处。
雍正坐在床边,打量着允礽。只见昔日众人眼中那个英俊端正,完美无缺的太子,如已是华发丛生,面容憔悴,几十年的圈禁生活,早就磨平了他的骄傲,神色间再也找到当年的风采。
但雍正就是对皇阿玛教导出来的皇子有信心,知道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就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即使这个世界与他原来的世界不同,他也一样有这样的信心。
雍正等允礽收敛了心情,才说出自己来此的目的,他说道:“……,只是弘晳那里,弟弟希望他能继续住在郑家庄那边,二哥应该知道弘晳他一直……二哥若是想他了,可随时叫他回来,住上个十天半个月的,都是不拘的。”
允礽见雍正一直以弟弟自居,一点也不曾摆皇上的架子,心里感动之余,也细细琢磨着雍正的意思。听雍正如此安排,知道他是真心得想放他出去,就说道:“二哥知道四弟的心意,但你现在是皇上了,潜邸那里实在是太过特殊,你信任哥哥,二哥也不能给你招祸。”
雍正叹了口气解释道:“二哥,弟弟现在就三个皇子,弘时仁孝却懦弱成不了事,弘昼被裕嫔养得一心只想当个混吃等死的王爷。弘历才十岁到是有那么几分野心勃勃,但他的出身是个大问题,又一直养在圆明园,这眼界和心胸都是问题,就算现在将他接回来,换个母亲……可老话说得好三岁看到老,弟弟就怕将来大清交到他的手里会……弟弟既然得了这皇位,自然也要为大清的千秋万代着想。”
允礽没想到雍正才继位,就上心起继承人的事了,却还是拒绝道:“皇位更替自古以来就伴随着腥风血雨,皇上有亲生的子嗣,就决不能再动这过继的心思,否则社稷不稳,后患无穷。”
这是允礽今天第一次叫雍正皇上,也是变相地向雍正保证他及他的儿子对皇位都没有觊觎之心。
雍正欣慰地道:“二哥,不到万不得已,弟弟也不会做此想。弟弟的意思是等二哥身体好起来,弟弟借着咸安宫这个地方设立官学,从八旗中挑选些能潜力得交由二哥教导,这样即使以后要传位给弘历,二哥的后人也能……”
允礽明白雍正是真想保全他和他的孩子,就思忖了一阵,提议道:“既然皇上心意已决,那不如让各府的小子们轮流陪着我住吧,这样将来即使有哪个混账不孝,也没有了借口,但这官学的事,皇上还是交给旁人得好,二哥我实在是……”
雍正知道允礽这是想淡化掉潜邸在众人心里的隐喻,又将设立官学的用意跟允礽提了提,他道:“朕最近得到一些消息,说是……”
允礽听得心思翻涌,他知道雍正性子,绝不会在大事上开玩笑,此时听得有外邦在觊觎大清,就不由恨恨地道:“这些跳梁小丑安敢如此放肆。”
雍正一脸凝重地对允礽说道:“二哥啊,你也知道目前的情况,八旗如今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了,再这样下去,恐怕就要废掉了啊!”
“这些年,我们只顾得内斗,全然忘了大清并非没有外敌,这是我得过错……”允礽明白,雍正是要借他这个废太子的招牌整顿八旗,而他也并非真得想就这样这一辈子,既然雍正愿意给他一个机会,他自然想抓住,为他的儿子寻一个出路,不由开口应道:“皇上放心,官学的事情就交给臣吧,臣定当全力以赴,绝不让皇上失望。”
听到允礽如此爽快地答应,雍正心中稍安,他知道允礽能力,只要他愿意做,定能做得好。两人又就官学的具体事宜又商讨了一番,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
事情谈妥之后,雍正也没有多做停留,他叮嘱允礽要好好调养身体,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接着,他又将咸安宫里的宫人召集起来,严厉地敲打了他们一番,警告他们要尽心尽力地照顾好允礽,不得有丝毫懈怠。
待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雍正便准备离开。允礽硬撑着身体,在太监的搀扶下,坚持要送雍正。雍正劝不动,只好由着他。
就在雍正即将踏出咸安宫时,身后突然传来允礽的声音。
允礽双膝跪地,伏身拜倒在殿门口,口中高呼:“臣允礽恭送皇上!”
雍正的脚步猛地一顿,他缓缓转过身来,凝视着允礽,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沉默片刻后,他开口说道:“自即日起,赐和硕理亲王允礽面君不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