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禩重病,已经起不身的消息第二日就送到了雍正的案前。
允禟出京不过月余,这个时候允禩决不能出事。
雍正一日三次地遣太医去看,脉案也是看了一遍又一遍。简述亲自去了趟景仁宫,随后皇后就命内务府送了些得用的药材过去。诚郡王允祉,恒亲王允祺接到雍正旨意,代为前往慰问。
可种种迹象表明,允禩是真得病了,而且病得很重。太医回禀雍正说允禩已经存了死志,药喂进去了却不起作用。
雍正觉得最近他叹得气格外多,想起过去种种,雍正对允禩是既可惜又生气。也有一丝心痛,是哥哥对弟弟怒其不争的心痛。当面临生死时,所有的怨恨似乎都不重要了。
在太医第三次报允禩病危时,雍正出宫了。
允禩的府只就在原雍亲王府如今的理亲王府的隔壁。门楣上没有什么匾额,因为允禩如今什么爵位都没有,连个庶民都不如。曾经煊赫的廉亲王府,如今也添了几分萧条。
站在允禩府门前,雍正恍然想起他与允禩也有过亲密无间的时候。是什么时候两人开始变得针锋相对了?是允禩开始觊觎皇位的时候?还是从弘晖、弘昀莫明没了的时候呢?或是黄河水患,允禩的人无视那些受苦的百姓,恶意哄抬粮价,逼得他不得不任用李卫,抢了江南富户的粮他的时候?
太多了……当雍正查到弘晖、弘昀的死跟允禩有关时,他开始是不相信的。最后为何信了?可能也与允禩对灾民袖手旁观有关吧。或者,也有郭络罗氏的有关。
在正史中郭络罗氏是被雍正下旨休弃的,圣旨中还命其自焚,甚至在她死后还扬了她的骨灰。《永宪录》中就有这样一段:“今允禩之妻暴戾不仁,仍然侮辱其夫,又因将母家治罪,不曾颁示,唆使其夫,以致恶乱已极。近将其伊逐回母家,伊毫无畏惧,忿然而去,甚属可恶,亦不可容于盛世……令庶人允禩妻自尽,仍散骨以伏其辜。”可谓是挫骨扬灰,若无大仇何至于此。
要知道,雍正登基时,封允禩为廉亲王。廉字,贫者见廉,富者见义,亦有正直、刚直、品行方正、廉洁等义。雍正是希望允禩能放下成见,做一个一心为民的“八贤王”的,可允禩还是辜负了他的期望。允禩挑动老十四允禵跟他争夺皇位,甚至在民间散布他得位不正的谣言。
那些谣言除了无知的百姓,会信的都是那些有异心的人,是那些一心想反清复明的人。所以雍正大开文字狱,杀了一批又一批。有没有杀错的?当然有!可他不敢不杀,也不能不杀。而这一切都是以允禩为首的“八爷党”逼得。
想到这,雍正又不心疼他了。或许,雍正和允禩永远都回不到过去了。或许,在很早以前,他们的路就不同了。
雍正的到来,惊动了全府的人,诚亲王允祉、恒亲王允祺迎了出来。
雍正见郭络罗氏没有出来,心想这个世界的郭络罗氏与前世没有什么不同,一样的目无君上。雍正也没在意,反正他也不是来看那个无知妇人的。
恒亲王在前引走,雍正很快就见到了这个世界的允禩。
虽然两人一个行四,一个行八,实际上两人只相差三岁。
同样四十多岁的雍正,因为今生有了简述这个金手指,政事处理起来得心应手,烦心事少了,精神头也足,看着像是只有三十来岁。
而今年不过四十四、五的允禩经过罢爵、圈禁,即使这一年多被放归回府,也没能养出几分精神,反而因为终日劳思,而面如枯槁,头发也白了大半,如今只剩下细细一屡搭在身前。
郭络罗氏见雍正进来,也没有见礼,她头也没抬地坐在床边,握着允禩的手只静静地坐着那。
还是恒亲王看不过去,给一旁的嬷嬷使了一个眼色。嬷嬷上前,躬身在她耳边说了什么,她才站起身,径自出了屋子,谁也没有理会。
雍正也没去管她,走近床前,在刚刚郭络罗氏坐着的地方坐下,伸手握了握那只露在外面的手。
可能是察觉到握他手的人不是郭络罗氏,允禩动了动,双目无力地睁开了一条缝隙,看向雍正。
好半晌,像是认出了眼前的人,允禩唤了一声:“四哥。”
一声四哥,让雍正又想起了小时候的允禩,他不由得红了眼眶,说道:“老八,四哥来了,你好好养病,等你好了,四哥还要给你安排差事呢?”
允禩有气无力地问道:“弟弟如今这样,四哥还愿意用臣弟?还敢用臣弟?”
雍正沉吟不知该如何回答,直到允禩呛咳起来,雍正取了布巾亲自给他擦了擦嘴角,说道:“只要你能实心用事,不再动那些歪心思,朕就敢用。”
允禩挣扎着要起身,恒亲王允祺连忙上前扶了一把,让他靠在自己身上。雍正往后让了让,让恒亲王坐在床头的一角,好方便他扶着允禩。
允禩追问道:“皇上真敢用?”
诚亲王允祉在一旁接话道:“连大哥和二哥,皇上都给了恩旨,如今大哥被封为直亲王监管着兵部,二哥被封为理亲王,就住在旁边的理亲王府里,皇上还让二哥管着官学,教导宗亲子弟,你好好的不闹事,皇上一定会用你的。”
与诚亲王以为雍正只是安抚允禩不同,恒亲王知道皇上对他们这些兄弟是感情的,纵使不用也不会折辱。允禩至今被圈禁,多是他自己认不清事实的原因。
允禩被圈禁与外界失了联系,除了知道老九允禟被封了贝勒外,其他的消息一无所知。如今听见雍正连允禵和允礽都有安排,这才信了几分,将散的气息也平稳下来,直直地看着雍正,想听他的一句肯定。
雍正不知道允禩这是回光返照,还是喝下去的药起了作用让他缓了过来。雍正先是点了点头肯定刚才诚亲王的话,然后说道:“朕从来没有要杀你的心思,之所以把你圈在府里,是因为朕对你另有安排。实际上对你的安置朕有两种方案,一是让你去满剌加那边……”
“满剌加!”这是诚亲王的声音。
“满剌加?”这是恒亲王的声音。
“那个地方不是被葡萄牙占了吗?”这是允禩的声音。
雍正没有理会三人的震惊和提问,继续说道:“二是让你去倭国……”
这时,郭络罗氏突然冲了进来,大声质问道:“凭什么?我们哪也不去,皇上要杀就杀……”
诚亲王这时也顾不得什么男女大防了,一把抓过刚才雍正给允禩擦嘴时用的布巾,亲自动手堵住了郭络罗氏的嘴,然后让人将她拖了下去关起来。
雍正对郭络罗氏从来没有好印象,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对诚亲王的处置很是满意,还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允禩此时也空搭理福晋如何,任由下人听从诚亲王的命令将郭络罗氏拖了出去。
雍正继续对三人说道:“朕打算拿下倭国和满剌加这两个地方,将他们并入大清领土。”
允禩此时即不虚了,也不弱了,他挪了挪身子,从恒亲王身上起来,转身靠到了床内侧的百宝阁上,说道:“这两个地方可不好拿,满剌加那边海盗盛行,葡萄牙人不会轻易让出来的。倭国这两年也发展得很快。”
恒亲王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身体,说道:“皇上还是重决满剌加这个地方吧,郑和下西洋六次都停靠在那里。”
雍正没有否认,就将简述在那里占了一处港口的事说了,说道:“如今那里的港口已经修缮完成,另有二千人可供我们调用,另外,淑贵妃的人找到了最后一任苏丹的后人。”
以允禩的能力,架空一个国王的后嗣是很容易的事,这也是雍正希望允禩去满剌加的原因。
诚亲王允祉想到的却是另外一层,他说道:“满剌加和倭国都是独悬海外,就算我们能打下来,留在那边的人万一有了不臣之心……”
雍正也想到了这一层,他说道:“朕从来不求什么千秋万世,只愿三代之内能和睦一家。”
允禩心念一动,问道:“皇上说的三代之内是指什么程度?”
雍正知道允禩动了思想,于是说道:“只要百年之内,大清商船能够畅行无阻即可。”
允禩再次问道:“要是那个苏丹的后人想复国呢?”
雍正知道允禩问得是可不可以在那里建国,至于建国后的国王是谁,完全由他说的算。雍正其实也是这样想的,于是就说道:“建国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