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恭喜宿主,成功召唤顶级人杰——李善长!”
【姓名】:李善长
【字】:百室
【朝代】:明朝
【人物出处】:史实
【个人经历】:李善长,幼时聪慧,饱读诗书。元末大乱,投身朱元璋。随朱元璋征战,滁州一役,运筹粮草,深受信重。朱元璋得巢湖水师,李善长力主渡江,开辟新局。攻采石,平太平,奇袭集庆,稳取镇江,皆参议军务,决策赏罚。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称吴王,拜为右相国,后封宣国公。
【等级】:顶级人杰
【潜力值】:六星
【境界】:圣人境巅峰
【功法】:明心见性诀(帝级功法)
【血脉】:先天儒圣血脉(帝级功法)
【体质】:圣贤之体(帝级体质)
【武器】:太极拂尘(圣兵)
【坐骑】:青云驹(圣境一重)
【附带兵种】:文成卫(一千人,武尊境一重至三重)
系统话音落下,殿中已多了一道躬身肃立的身影。
正是李善长。
他趋步上前,对李君亦深施一礼:“臣李善长,叩见陛下。”
李君亦连忙伸手虚抬:“李先生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先生这般经天纬地的大才,朕可是盼了许久!”
李善长唇边露出一抹浅笑:“陛下过誉了。善长才疏,愿为陛下、为我大唐的万世太平,勉力一试。”
言谈间,殿中光华再起,接连不断。
魏忠贤、沈万三、朱然、公孙胜、鲁智深、林冲、张绣、祖逖,还有费仲、尤浑……
一个接一个名留青史的一流人杰,身形凝实,鱼贯而入,霎时间站满了半个宫殿。
李君亦含笑与众人一 一见礼,胸中热血翻涌。
这些人,将来可都是他一统江山的助力,是他大唐的顶梁柱石!
武将、文臣、谋士、猛士,样样不缺。
眼下的大唐,最渴求的便是这般顶级的人才!
是夜,万物俱寂。
李君亦将今日新至的以及早先降临的众位天骄人杰,全部召至内殿。
一场决定大唐未来走向的密议,即将拉开帷幕。
李君亦站立在众人身前,语声沉着有力:“诸位爱卿,朕心头有一宏愿。”
“那便是扫平六合,一统这乾坤大陆,创建不朽的功业!”
他环视殿中一张张面孔,声音拔高几分:“诸位,可愿与朕一同,共创此等盛举?”
霍去病第一个跨步而出,声如铜钟震响:“陛下壮志凌云,正合我霍去病之心!”
“末将愿为陛下披坚执锐,马踏天下,将我大唐的龙旗,插遍四海八荒每一片土地!”
吕蒙手持羽扇,轻轻摇动,一派从容:“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陛下既有此吞天雄心,吕蒙愿献绵薄之力,助陛下一统江河!”
马援紧跟着出列,抱拳朗声道:“末将此生所学,皆为沙场建功!愿为陛下一往无前,开疆拓土!”
李善长在旁沉吟片刻,方才开口,语气却带着一份审慎:“若陛下能以天下苍生福祉为念,广施仁政,布洒德泽,真正做到兴万民之利,除万民之害,老臣愿鞠躬尽瘁,辅佐陛下成就大业。”
李君亦听罢,朗声大笑起来:“好!先生此言,深得朕心!”
“有诸位这般鼎力相助,朕的大业,何愁不成!”
他在殿中踱了数步,心中已然有了初步的盘算:“近来西域那些个国家,似乎有些不安分,屡屡在边境挑衅。这,或许正是我大唐扬威立名,震慑宵小的绝佳时机。”
吕蒙轻声开口,语调却不容置疑:“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应是安内。进一步将我朝各项制度梳理完善,将根基打得更牢靠些。根基稳固,再图向外扩张,方是万全之策。”
霍去病立时不赞同:“不对!兵家之事,贵在神速!须趁西域诸国尚未真正抱成一团,我大唐便应先一步动手,以雷霆万钧的手段,将他们逐个击溃!”
马援立刻出声附和:“末将完全赞同霍将军的方略!必须先下手为强,若是迟了,恐怕就要生出变数!”
李善长轻轻摇了摇头,面容严肃:“兵者,乃凶器也,圣人非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动用。战端一开,便是生灵涂炭,此事不得不慎之又慎。臣仍然觉得,应当先修明内政,安抚百姓,积蓄国力,耐心等待更好的时机。”
李君亦静静听着堂下众人愈发激烈的争论,思路反而愈加清晰。
他要的,正是这种人人都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氛围,如此方能集思广益,做出最优的决断。
“诸位卿家所言,皆有其理。”李君亦最终一锤定音。
“既然如此,朕决定了:其一,命霍去病、徐达,你二人即刻点兵,准备奔赴边关重地,严密布防,给朕将西域那边的一举一动,都盯死了!”
“其二,命子明、百室、玄龄、怀英,广孝你们几位,协同朝中诸公,尽快完善我大唐的各项典章制度,务必使国本稳固如山,如此方能扫除后顾之忧,放手施为!”
众人闻令,皆躬身领命:“臣等遵旨!”
李君亦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他转向今日新至的诸多英才:“明日早朝,朕会亲自将诸位介绍给文武百官。”
“今夜,诸位且好生歇息,养足精神,来日为我大唐,为这天下,尽展所长。”
众人纷纷施礼告退。
内殿之中,转眼只剩下李君亦一人。
他独自端坐龙椅之上,许久未曾动弹。
霍去病、吕蒙、马援、李善长……
这些足以搅动风云的名字,一个个在他脑海中萦绕不休。
有此等经天纬地之才辅佐,大唐的崛起,这世间又有谁人能够阻挡?
他抬首,望向殿外那片深邃无垠的夜空,胸中豪情万丈,大唐的龙旗,必将高扬于那星辰瀚海之上,照耀整个大陆!
“这乾坤大陆,这朗朗乾坤,终将,也必将,尽归我大唐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