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别苑的刺杀事件。
虽然宸王府动作迅速,将现场处理得干干净净,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护国郡主在西山别苑遇袭,宸王殿下及时赶到,救下郡主,
并斩杀数名刺客的消息,还是……或明或暗地流传开来。
一时间,各种猜测甚嚣尘上。
有人说,是誉王贼心不死,派人刺杀苏晚。
有人说,是太子嫉妒苏晚与宸王走得太近,痛下杀手。
更有人猜测,这根本就是宸王和苏晚……自导自演的一出戏!
目的就是为了……铲除异己,或是……掩盖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流言蜚语,如同毒草般,在京城蔓延滋长。
皇宫之中,气氛更是紧张到了极点。
皇帝虽然醒了过来,但身体依旧虚弱,再加上听闻了这些流言,更是心烦意乱,疑心重重。
他召见了几位心腹大臣,秘密商议,却也……理不出个头绪。
太子和誉王,自然是第一时间撇清关系,互相攻讦。
宸王则依旧是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对所有猜测和指控,都……不予理会。
整个朝局,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僵持和……不安之中。
而在这场风波的中心,苏晚却显得……异常平静。
她依旧每日待在晚晴苑,看书,制药,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只是……只有她自己知道,平静的湖面下,早已……暗流汹涌!
西山别苑的刺客,她已经让宸王府的暗线,去秘密调查了。
虽然暂时还没有结果,但她相信……很快就会有线索。
夜风裹挟着雨后的湿寒,吹动晚晴苑的纱帘。
苏晚独坐窗前,指尖的温度早已散去,只余窗棂的冰凉触感。
皇陵祭祀取消。
慕容凯的毒计落空,她精心准备的反杀大戏,也暂时没了开场的机会。
意料之外,却又似乎在情理之中。
那场诡异的雷火,那场连绵七日的暴雨,真的只是天意?
苏晚的指尖无意识地划过窗格。
她不信天意。
若真有天意,前世的她又怎会落得那般凄惨的下场?
这背后,定然有人为的痕迹。
会是谁?
宸王慕容璟?
那个心思深沉、手段莫测的男人。
今日西山别苑,他如同鬼魅般出现,轻易斩杀了那些训练有素的杀手,救下了她和……苏雪。
他为何要救苏雪?
单纯是为了保住这颗还能在她和誉王之间搅弄风云的棋子?
还是……
苏晚想起慕容璟看她时,那双深邃眼眸中,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
他对自己,似乎……不仅仅是“看戏”那么简单。
他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苏晚甩了甩头,将这些纷乱的思绪压下。
不管是谁在背后搅弄风云,眼下的局面,对她而言,并非坏事。
慕容凯失去了最佳的动手机会,必然会变得更加焦躁和……不择手段。
而皇帝……
经此“天意示警”和急怒攻心,对誉王的猜忌和不满,只会更深。
这盘棋,还有得下。
她有的是耐心。
“郡主,夜深了,该歇息了。”紫月端着一碗安神汤走进来。
“嗯。”苏晚接过汤碗,却没有立刻喝下。
“宫里那位……太子殿下,今日去探望皇上了?”
紫月点点头。
“是。听宫里传来的消息,太子殿下在御书房待了近一个时辰才出来。”
“皇上……可有问起药材延误之事?”
“问了。”
紫月压低声音,“奴婢打听到,太子殿下回禀说,是因为……外面有流言,
说郡主您的医术……过于霸道,恐伤龙体,太医院那边不敢擅专,他也是为了稳妥起见,想先查证一番……”
流言?
苏晚冷笑一声。
慕容轩这借口,找得倒是冠冕堂皇。
将责任轻轻巧巧地推给了所谓的“流言”和太医院。
皇帝会信吗?
怕是未必。
帝王心术,疑心最重。
慕容轩这番看似周全的解释,只怕……会更引人生疑。
不过,眼下皇帝病体初愈,朝局动荡,想必也不会深究。
但这颗怀疑的种子,算是埋下了。
“誉王那边呢?”苏晚又问。
“听说……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砸了不少东西。”紫月撇撇嘴,“苏侧妃去劝,还被……打了几个巴掌。”
苏晚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慕容凯的性子,她太清楚了。
计划落空,迁怒于人,再正常不过。
苏雪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
不过,这都是她自找的。
“让人……继续盯着誉王府和东宫。”苏晚吩咐道。
“是。”
苏晚将碗中的安神汤一饮而尽,起身走向内室。
夜还长。
戏,也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几日,京城的气氛越发诡异。
皇帝虽然醒了,但龙体依旧虚弱,免了早朝,只在寝宫批阅一些紧急奏折。
朝政大事,多交由太子协理。
这让东宫的势力,隐隐有了抬头的趋势。
而誉王慕容凯,在经历了最初的疯狂之后,也渐渐“冷静”下来。
他不再闭门不出,而是开始……频繁地走动。
时而去探望病中的皇帝,表现得“孝心感人”。
时而去拜访朝中重臣,姿态放得极低,“虚心请教”。
甚至……还主动向太子示好,兄弟二人,似乎……冰释前嫌了?
这番反常的举动,让不少人都摸不着头脑。
只有苏晚知道,这不过是慕容凯的伪装。
一条受伤的毒蛇,在发动致命一击前,总是会……先将自己伪装得人畜无害。
他越是“安分”,就说明……他在酝酿着更大的阴谋!
苏晚一边冷眼旁观,一边也在暗中布局。
她利用皇帝对她的信任,以“调理龙体”为名,频繁出入皇宫。
不仅为皇帝诊脉施针,开具药方,
更是……在不经意间,向皇帝和太后,透露一些关于誉王和太子的“小道消息”。
比如,誉王最近与哪些“背景复杂”的人过从甚密。
比如,太子在协理朝政时,提拔了哪些自己的心腹。
这些话,点到即止,却足以在皇帝心中,埋下更深的猜忌。
同时,苏晚也没有放松对苏雪的“掌控”。
她时不时地派人给苏雪送去一些“关怀”和“鼓励”,
让她觉得自己“弃暗投明”的选择是正确的,让她更加卖力地,为自己刺探誉王府的情报。
而就在京城这潭水,越来越浑浊之际。
一个新的消息,再次打破了短暂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