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6日,在岛屿大学文学系忙了一天的授课。今天在课上讲了关于高原题材的写作,回到海岛岛屿优雅工作室,望着窗外的大海,今天的课又让我想起了我的老父亲,军工事业的老父亲。
一次电台给了我一个任务,去西藏高原采访一个边防站。
正好有机会去看望爹娘和弟妹。
我采访完边防站的战士们,就搭部队的车到了家,我的爹娘和弟妹的家,也是我的新家。
这次我去了爹的单位、娘的学校和小妹拉莎的学校,二妹正在上小学。
这次我最大的收获是血脉和亲情的珍贵……
——题记
边防站采访:家国情怀担当,血脉融情珍贵
一、海岛静思,回忆涌起
2025年1月16日,忙碌了一天关于高原题材小说探索课程的授课后,我回到了位于优雅小岛领域的工作室。这里是我的自由空间,远离了大学校园的喧嚣。透过工作室的窗户,能望见无垠的大海,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我坐在窗前,陷入了沉思。今天在课堂上与学生们探讨高原题材小说创作时,那些关于人物塑造、情感表达的讨论,不经意间触发了我内心深处一段尘封的记忆。那是我从函大毕业后,在牡丹城电台工作时的一段难忘经历。
二、电台使命,毅然前行
那时,我作为牡丹城电台的记者,一天,领导神情严肃地找到我,交给我一项艰巨而意义重大的任务——前往西藏高原采访一个边防站。领导强调,边防战士们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坚守岗位,他们的故事充满了震撼人心的力量,急需有人去挖掘并传播给更多的人。
听到这个任务,我内心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这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新闻题材,能让我深入了解并展现那些保家卫国英雄们的生活;紧张的是,我深知西藏高原的环境恶劣,对身体和意志都是极大的挑战。然而,当想到在西藏的爹娘和弟妹,想到完成任务后能与他们团聚,我心中涌起一股温暖的力量,毅然决然地接受了任务。
三、边关见闻,精神洗礼
经过漫长而艰辛的旅程,我终于抵达了西藏高原的边防站。一下车,我就感受到了高原环境的残酷,稀薄的空气让我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用力挣扎,凛冽的寒风如锋利的刀刃,毫不留情地划过脸颊。
但边防战士们热情的笑容和坚定的眼神,瞬间驱散了我心中的寒意。他们带着我参观边防站的各个角落,宿舍里那叠得如同豆腐块般整齐的被子,摆放得一丝不苟的生活用品,无不展现出他们严谨的作风。在巡逻的路上,战士们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眼神专注地巡视着边境的每一寸土地,仿佛任何一丝异常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在采访过程中,一位名叫李强的年轻战士的故事深深触动了我。他来自贵州的一个偏远山区,从小就对军人充满了崇敬,怀揣着保家卫国的梦想,毅然投身到边防事业中。刚到高原时,强烈的高原反应让他痛苦不堪,呕吐、头晕等症状时刻折磨着他,艰苦的环境也曾让他的内心产生过动摇。但在一次巡逻中,他们遭遇了恶劣的天气,狂风裹挟着暴雪,能见度极低。就在这时,李强发现边境线上有一处异常,他不顾危险,毅然冲上前去查看。最终,成功排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那一刻,我明白了自己肩负的责任,也明白了我们的坚守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意义。再苦再难,我都要坚持下去。”李强的话语朴实而坚定,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战士们对家国的忠诚与担当。
在边防站的日子里,我还听闻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事迹。有的战士为了不耽误巡逻任务,即使身体受伤也咬牙坚持;有的战士已经多年没有与家人团聚,只能通过书信寄托思念,但他们从未有过一句怨言。这些故事,让我对边防战士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祖国的和平与安宁。
四、归心似箭,亲情暖怀
结束了对边防站的采访,我归心似箭,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回家的路。当车子缓缓驶入熟悉的小镇,看到那熟悉的街道和站在门口翘首以盼的爹娘,我的眼眶湿润了。母亲快步迎上来,紧紧地抱住我,声音带着颤抖地说:“孩子,你终于回来了!”父亲则在一旁微笑着,眼中满是欣慰和关怀。
走进家门,小妹拉莎和正在上小学的二妹像两只欢快的小鸟一样围了过来,叽叽喳喳地诉说着家里的点点滴滴。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吃着母亲精心准备的饭菜,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整个房间。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所有的疲惫都在亲情的温暖中消散。
接下来的几天,我分别去了父亲工作的单位、母亲任教的学校和小妹拉莎的学校。在父亲的单位,那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军工场所,看着墙上挂满的荣誉证书和父亲与同事们为国家军工事业奋斗的照片,我对父亲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的国防建设,为国家的安全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母亲在学校里深受学生们的爱戴,我看到她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授课,那耐心的讲解、亲切的笑容,无不展现出一位优秀教师的风采。她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培育着祖国的未来。小妹拉莎在学校里也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她自豪地向同学们介绍我,那纯真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我的崇拜。看着她在学校里快乐地成长,我感受到了亲情的力量和家庭的温暖。
五、感悟沉淀,创作传承
如今,坐在工作室里,回忆起那段经历,我依然心潮澎湃。边防战士们的家国情怀,家人之间的血脉亲情,如同两颗璀璨的明珠,在我的心中闪耀着永恒的光芒。
这次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更成为了我文学创作的宝贵素材。望着窗外的大海,我深知,在未来的教学和创作中,我要将这份感悟传递给更多的人。在课堂上,我会把这些故事分享给学生们,让他们明白文学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传承。在创作中,我会用细腻的笔触,将家国情怀与血脉亲情融入到作品中,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份真挚的情感。
工作室的窗外,海风依旧轻柔,海浪依旧翻涌。而我,将带着这份珍贵的回忆和感悟,在文学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用文字书写更多关于爱与责任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