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府邸谁真才?
唯有黄河游子漂!
——题记
蝉鸣裹挟着七月的热浪,将登阳初级中学的紫藤花架蒸得蔫头耷脑。冰阳的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黏腻的衬衫贴着皮肤,可他浑然不觉,只是死死盯着手机屏幕。对话框里,编辑发来的消息像根淬了冰的银针:“很遗憾,《书香府邸》目前数据未达签约标准。后续若有新作品,欢迎再投。”
指尖在塑料椅的边缘反复摩挲,磨得掌心发烫。三天前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他特意选了个阳光明媚的清晨,郑重其事地按下投稿键,满心期待着自己倾注心血的诗歌集能在平台绽放光彩。此刻,那些精心雕琢的诗句、反复推敲的意象,仿佛都成了被雨打落的残花,零落成泥。
远处,书香府邸的飞檐在翻滚的云层间若隐若现,青灰色的砖瓦被雨水冲刷得发亮。三天前,他正是在这里获得灵感,写下了那组关于府邸与中考学子的诗歌。雨后湿润的空气里,仿佛还残留着当时的墨香与希望。
“冰老师!”清脆的呼唤突然刺破凝滞的空气。几个刚参加完中考的学生蹦跳着围过来,运动鞋踩过积水,溅起细碎的水花。为首的女生扎着高马尾,发梢还沾着晶莹的汗珠,她举着作文本,眼睛亮得像藏着星星:“您看我写的《考场外的书香府邸》,引用了您诗里‘墨香四季’那句!”
冰阳勉强扯出个微笑,接过作文本。泛黄的纸页间,稚嫩的字迹还带着涂改液的痕迹,却字字真诚:“当我在考场奋笔疾书时,忽然想起冰老师诗中写的‘墨香四季’。原来文化的传承,就藏在我们每一次落笔、每一次思索里。”他的手指微微发颤,那些被拒绝的沮丧似乎被这滚烫的文字熨平了些褶皱。
“老师,您什么时候再出新诗呀?”戴眼镜的男生挠挠头,“我们班好多同学都把您的诗抄在笔记本上呢!”这话像颗小石子投进深潭,在冰阳心里泛起层层涟漪。可编辑的话又在耳畔回响:“平台需要的是能快速抓住读者眼球的作品,诗歌类作品受众有限,数据很难达标……”
暮色渐浓,冰阳鬼使神差地又一次走进书香府邸。廊下的诗词碑刻被夕阳镀上金边,秦少游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在风中轻轻摇晃,仿佛在诉说着某种跨越时空的共鸣。管理员老陈正在擦拭展柜,老花镜滑到鼻尖,见他进来,从抽屉里摸出个牛皮纸袋:“今天有个大学生模样的姑娘来,说找你发表在公众号的诗,这是她留的便签。”
泛黄的信纸上,钢笔字力透纸背:“读《书香府邸》,仿佛回到中考那年的雨。我攥着准考证站在登阳中学门口,紧张得手心冒汗。是您的诗让我突然平静下来,原来文字真的能留住时光。”落款处画着朵小小的紫藤花,花瓣上还缀着一滴水彩点成的雨珠。
月光爬上雕花窗棂时,冰阳坐在书桌前,电脑屏幕的蓝光映得他面容苍白。文档里,被拒的诗歌集静静躺着,末尾的阅读量数字刺眼得很。他习惯性地打开公众号后台,却愣住了——新增关注者列表里,密密麻麻躺着几十个名字,留言区塞满了陌生人的评论:“第一次读懂了诗歌里的力量”“原来我们的家乡这么美”“期待您的下一首诗”。
窗外飘来淡淡的墨香,是附近书画社的晚间活动。孩子们嬉笑打闹的声音顺着风传进来,带着未经世事的纯粹。冰阳忽然想起白天学生作文里的话,想起老陈递来的那封带着温度的信。他终于意识到,不签约或许从来不是因为作品不够优秀,而是在这个追求流量与速度的快餐时代,诗歌这种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艺术,本就难以用简单的阅读量、收藏数去衡量价值。
就像书香府邸庭院里的那株百年紫藤,年年花开花落,无需众人驻足惊叹,自有其生长的韵律;就像那些流传千年的经典诗词,穿越时空依然能打动人心。真正的好作品,或许不需要华丽的包装与喧嚣的追捧,它自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与懂得的灵魂产生共鸣。
冰阳提起笔,在稿纸上写下新的诗句:“未签的合约\/是悬在云端的月亮\/而真正的读者\/早已在诗句里\/种下春天”。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里,他终于明白,创作的初心不该被签约与否束缚。那些在深夜里反复推敲的字句,那些为灵感雀跃的瞬间,那些打动人心的力量,才是写作真正的意义。
夜渐深,书房的灯光在雨幕中晕开温柔的光圈。冰阳知道,在这个数据为王的时代,坚持诗歌创作或许会孤独,会艰难,但只要还有人愿意为一首诗驻足,愿意在文字里寻找共鸣,他就会一直写下去。因为有些美好,本就值得慢慢生长,静静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