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黛声和周九良创立的“非遗急诊科”医馆,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医馆的名字本身就蕴含深意,“非遗”代表着他们对传统医学的传承,“急诊科”则体现了他们对现代医疗效率的追求。医馆的墙上挂满了历代名医的画像,走廊上则播放着周九良创作的相声段子,用幽默的方式科普中医知识。秦黛声在诊疗时,常常会引用青黛菌的特性,结合患者的体质,开出独特的药方。而周九良则利用自己的相声才华,为医馆吸引了大量患者,甚至有人慕名而来,只为听听他讲的“医术相声”。
为了进一步提升医馆的诊疗效率,周九良提出了开发AI诊断系统的构想。他希望这套系统不仅能快速诊断病情,还能用幽默的语言与患者互动,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秦黛声则负责将非遗医术的核心内容融入系统中,确保AI诊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弦医AI”的开发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他们不仅要克服技术难题,还要将复杂的非遗医术转化为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算法。周九良常常调侃说:“这比写相声段子还难,得让机器明白‘望闻问切’的精髓!”秦黛声则笑言:“咱们这是在教机器当‘老中医’,得让它既有西医的严谨,又有中医的灵性。”
经过数月的努力,“弦医AI”终于问世。它不仅能通过患者的症状和声音快速诊断病情,还能用相声段子逗患者开心。例如,当患者因感冒咳嗽时,系统会回复:“咳咳咳,您这可是‘天干物燥’啊!别担心,咱们有祖传的‘青黛润喉方’,保您‘药到病除’!”这些幽默的回复让患者在就诊时倍感轻松,医馆的口碑也因此更上一层楼。
然而,好景不长。一天,周九良在浏览新闻时,发现一家名为“未来科技”的AI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AI神医”的系统,其界面、功能,甚至连回复的语气都与“弦医AI”惊人地相似。更令他们愤怒的是,未来科技公司还利用周九良的声音合成侵权语音,对外宣称“AI神医”是由德云社和未来科技联合开发的。
“这简直是偷梁换柱!”周九良气得直跺脚,“他们不仅偷走了我们的技术,还盗用了我的声音!”
秦黛声冷静地分析道:“他们的技术可能来自‘弦医AI’,但我们的系统中融入了太多非遗医术的细节,绝不是简单的复制就能做到的。我们必须立刻采取行动,否则我们的努力将付诸东流。”
两人决定联手维权,但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由于AI技术的特殊性,未来科技公司否认了所有指控,声称“AI神医”是完全自主研发的。他们甚至聘请了顶级律师团队,试图通过法律手段拖延时间,消耗秦黛声和周九良的精力。
“咱们不能坐以待毙!”周九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咱们在元宇宙办一场相声大会,用‘垫话密码’把版权信息藏在相声里,让全世界都看到我们的原创性!”
“垫话密码”是周家祖传的秘技,通过在相声的“垫话”中隐藏关键信息,只有真正懂行的人才能听出其中的奥妙。周九良决定将“弦医AI”的核心算法和版权信息,以加密的形式融入相声段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