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几人就读的高中也纷纷做出响应,很快就打出了崭新的大红横幅。
热烈祝贺我校林东升同学考入清北大学,创造历史。——青山高中。
热烈祝贺我校苏文浅、欧阳致衡、段小柔、伍嘉一、钱明同学,考入清北大学。——孝城一中。
热烈祝贺我校郑山博、罗菲同学考入清北大学。——孝城二中。
热烈祝贺我校张家豪、文正阳等三十六位同学,考入清北大学。——鄂师大附中。
热烈祝贺我校赵小娟同学,考入江城大学。——文长中学高中部。
……
与此同时,整个河西镇上也是张灯结彩,热闹而喜庆的谢师宴,陆续在镇上的几家大酒店里开启。
热烈祝贺郑起立、郑起来兄弟考入江城大学。——河西大酒店。
热烈祝贺谈剑同学考入江城大学。——帝豪大酒店河西分店。
河西镇所有的高考应届生,凭大学录取通知书复印件到本店上网,全部三折,多买多送!——顺风网吧。
而在钱明的家里,一场激烈的讨论,正在紧张地进行着。
“祖宗有灵,咱老钱家终于也有清北大学生了,回头把通知书带去爷爷的坟前烧……让他老人家好好看看。”钱壮。
“你真要是把通知书烧了,祖坟得气炸了!”钱明瞪着他说道。
“嘿嘿,老子又不傻,干不出那种傻事……儿子,老子真为你骄傲,这次的谢师宴,你是想在镇里摆,还是在市里摆,都听你的!”钱壮兴奋地说道。
“老头子,咱们能低调一点不,林东升他们都是拿奖学金进的清北,只有我是踩线进去的,他们都没打算摆宴……”钱明。
“咱不跟那些天才比,以你当年那个烂成绩,能进清北,老子做梦都是笑醒的,哈哈,咱家必须得好好热闹一下!不然别人还以为你这清北,是走后门进去的呢!”钱壮大声说道。
“没有林东升,不可能有今天的我,你爱在哪儿摆就在哪儿摆吧,只要把我上大学的学费留出来就行,别为了面子,掉了里子!”钱明没好气地说道。
钱壮听了,面色一窒,随后心虚地说道:“那……那咱们就在村里摆吧,摆上个几十桌,也很气派!”
“一中给咱们这些考入清北的学生,每人奖励了两万块,你要是不够,我可以拿给你。”钱明说道。
“不用不用,那钱你自己留着慢慢花,咱家虽然不太富裕,但过日子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也没有老子找儿子要钱的道理。”钱壮笑着说道。
罗菲家。
“小菲,爸爸向你道歉,要不是当初林东升来家里劝说,差点就让你辍学了,我是真没想到,你也能考入清北大学这样的顶级名校。”罗父。
“光嘴上道歉有啥用,得摆宴,多大的喜事啊,罗家村独一份,左邻右舍都看着呢。”罗母。
“不用了,能有这个结果,我也非常开心,就不用摆宴了,留点钱给弟弟读书,马上他也要考高中了。”罗菲平静地说道。
“姐,你太厉害了,同学们都羡慕我有个考入清北的学霸姐姐。”罗小弟。
“你也要加油,咱们穷人家,只有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姐相信你也可以考入清北的。”罗菲。
赵小娟家。
“小娟,我的好女儿,妈妈真为你骄傲,白血病没有打倒你,休学也没有打倒你,你能考入江城大学,真的太了不起了!”小娟妈眼含热泪地说道。
“爸,妈,这些年,你们也挺不容易的,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以后,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工作了,再好好报答你们。”赵小娟也跟着哭。
“你是我们的女儿,照顾你是应该的,我们也不需要你的报答,自己健健康康的,无病无灾,将来能有份好工作,再嫁个好人家,我们就很知足了。”小娟爸。
每年的高考季,有多少人开心激动,就会有更多人难过和失落。
每个家庭的悲喜并不相通,全看孩子的实力和发挥。
能进考场是一道坎,高考是另一道坎,出分又是一道坎,填报志愿还是一道坎。
能达到预期的,即使结果没有别人那么优秀,也很知足。
没达到预期的,即使是考进了211或者985,依然在纠结着要不要鼓起勇气重开一局。
无数考生的命运,在公平公正的高考制度下,开始发生着神奇的化学反应。
鄂省今年的总高考人数,一共是35万人,而一本线划出的位置,是在全省前三万名左右。
而想要考入211或者更高一层的985,甚至是清北大学这样的顶级名校,这个概率,只会更低。
毕竟,清北大学在全国各省的招生计划,每年最多也只有一百个。
无数心智未熟的莘莘学子,也第一次在高考之后,被社会和家庭彻底催熟了。
他们有幸见识到了命运的神奇与残酷,也不幸见识到了父母在慈爱包裹之下的另外一面。
青春是一首奋斗的诗,也是一首泣血的诗,这个暑假,注定会有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这世间有真正的公平吗?
相信则有,不信则无,要接受,也要抗争。
这世间的高考,有真正的公平吗?
不管你信不信,它已经是世间最大的公平了!
无数寒门学子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汗水和天赋,在这个最大的舞台上挥洒才情,展现自我,并最终鱼跃龙门,一飞冲天。
虽然遗憾才是人生的常态,但高考的失败,并不是人生的失败,奋斗依然会是人生的主旋律。
人才的“才”字,便是“十”字路口加一撇,人生处处是选择,也处处是机会,就看你打算往哪里走。
只要身处黑暗的时候,不轻易放弃,努力向前多走几步,人生依然会有无数的可能。
正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当然,这阵子最开心的人,就是苏建安了。
女儿是鄂省状元,考进了清北大学。
儿子也考进了清北大学,可谓是一门双杰。
他一个人扛着曾经破烂不堪的河西中学,带着全校师生艰苦奋斗,将全部的心血都奉献给了这所籍籍无名的乡镇学校,才有了如今河西中学的傲人战绩和惊人气象。
如今,老天也终于将福报回馈到了他的儿女身上。
当初,他一直愧疚自己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孩子们身上,辜负了自己的家庭,也错过了孩子们的成长与陪伴。
但是,看到儿女们因为他的胸襟和格局,都心性善良,志存高远,非常成器,这也给了他莫大的安慰。
最关键的是,另一半似乎也开始慢慢理解和欣赏他了。
因为没有他管理的河西中学,没有河西中学的林东升,她们的儿子和女儿,也很难成长得如此优秀,更不可能顺利地考入清北大学。
而在只有几十户人家的林家村里,依然有着往日少有的热闹与喜庆。
本来林东升是不打算摆宴的,但是,他身为去年的鄂省状元,今年又被保送进清北,如此巨大的喜讯,放在任何一个村子都值得族谱单开一页,就算他自己不想折腾,村长和村民们也不能答应。
于是,他们直接将各家各户的方桌清洗出来,选了个好日子,提前搬过来摆在了林东升家的门口,然后目光灼灼地等着林有财点头。
林有财满脸无助地看向自己的学霸儿子。
林东升笑了笑,有些无奈地点了点头,下一刻,整个林家村里,锣鼓喧天。
原来,村长居然提前将锣鼓队都找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