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缓缓向我走来,站到滴答一侧仰头看着我:“少侠真是痴心妄想,负荆请罪?割地?这样的美梦我都不敢做。”
“我瞎说的。”我惊醒几分,困意全无,松了缰绳翻身下马陪笑。
“少侠还没跟我说,这江晏是谁?”
“江……”我当然不能跟他说那是我养父,只得转移话题,“府尹大人,这么晚了,您今天怎么有空到这荒郊野外的来堵我一个游侠?”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服,又抬头看了看我:“本王应该没穿错衣服。”
“啊、”
我知道他这是反驳我,干脆也开始耍流氓,尬笑一声后马上转变态度,咬牙道:
“阿晋!好久不见,你送的纸鸢我很喜欢,不知道明天有没有时间跟你一起放?”
赵光义很吃这套。
他红着耳朵根扭过头去:“少侠约我,那自然是有时间的。辰时如何?”
好嘛,翘了早饭也要跟我放纸鸢。
“好,阿晋说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我点头应下,“时间不早了,阿晋再不回家的话,赵大哥岂不担心?”
“府内政务繁多,我又不睡宫里,他有什么好担心的。”赵光义压低声音嘀咕着。
“那、不如、我送阿晋回……?”
“好。”
他几乎是没犹豫的应下,我甚至怀疑他就是在等我说这句呢。
于是同骑再次出现,赵光义伸手拽着我腰侧衣服,却又刻意往后坐了许多,与我隔开距离。
这下我倒是既不困也不累了,一门心思想着一会儿是该回开封府还是该回麦香集。
“前些天金明池的事情我还没谢过少侠呢。”他忽然说道。
现在谢也不迟。
“都是我应该做的,”我咧嘴笑道,“能帮上忙是我的荣幸。”
监守自盗的阴暗毒舌坏狐狸。
赵光义幽幽的叹了口气:“事情没那么简单,后来我跟那使者周旋许久,最终不了了之。不过还是很感谢少侠能帮我,甚至辛苦你昨晚特意跑一趟去送符节,下次有这样的事情找我可以从正门直入,不必躲躲藏藏。”
我听他自顾自说着,半天才反应过来他的意思。
估计是容鸢去送的,被他误会了。
这么说来容鸢已经想好要退隐。
退隐好啊,退隐之后绣金楼的就找不到她了。
“我也是怕惊扰了府尹大人办公。”我顺坡下驴说着客套话,“大人直接回开封府么?穿成这样不会被认出来吧。”
“常服而已,无妨。”他轻声说着,语气已经有些虚,“府里人都与我相熟,只有不熟的才只认我那身衣服……呵,荣华富贵、名利权势……”
他说话有点黏糊,估计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估计是困了。
这样想着,什么毛茸茸的东西轻轻撞上我脊背——大概是额头,我猜。
我深呼吸提高精神,一路不疾不徐的回了开封府。
开封府门口两个执勤的侍卫远远便瞧见我骑着马往这边走,只是没动。
等我走到他们跟前,展示身后已经睡的迷迷糊糊的府尹大人,他们才睁大了眼睛不动声色的瞧我。
“大人,大人,”我扭头反手扶住他小臂,以免刚醒回神不慎掉下马去,“到了。”
“嗯……?”赵光义直起身子,眼神迷离的扫了一眼周围,将手臂抽回来。
等他坐正了,我才翻身下马,伸手把人扶下来。
“再过五日屹川就要从军,届时我欲意邀请身边亲朋邻里为他饯行,届时……”
“本王知道了。”
我话还没说完,他先答应下来了。
“明早之约,少侠莫要忘记。”赵光义向开封府里迈了一步,又回头用他那双漂亮眼睛看着我,“地点升平桥,我在那儿等你。”
高低还是没离了升平桥。
“好。”
我简单回应,目送他进开封府,直到看不见他背影,这才转身上马。
回家半路上又兼职府尹大人的保镖,这可太有生活了。
还没走出几步,就听身后那两个侍卫开始窃窃私语:
“府尹大人居然这么晚才回来,难得啊难得。”
“啧啧,这俩人关系不简单……”
我刚从孙不弃那又寒冷又阴湿的地洞里杀出来,现在也困得不行。
这几句流言只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甚至还没细想就已经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了。
爱咋说咋说吧,我现在只想睡觉。
——然后这一觉就睡到了第二天大中午。
“喵。”
元宝跳到我身上来回踩着将我弄醒,我猛地坐起。
烈阳高照,紧接着大脑出现长达两秒的空白。
我是谁我在哪现在几点?
肯定过了辰时了。
完啦完啦。
来不及赴约了!
我手忙脚乱将元宝从自己身上抱下去,翻身跳下屋顶,拿起在药铺杂物处放着的纸鸢就要往外走。
屹川正巧看见我,探了个头冲我喊:“哎,木匠师傅要我们今天下午去取货呢,你有空没有?”
“我要是回不来就不用等我了,你跟大万去吧。”
我脚步没停。
“你上哪儿去啊?”
“负荆请罪去。”
“?拿个纸鸢请什么罪……”
虽是临走之前飘来的一句,但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于是在半路上又买了一只糖狐狸,攥在手上紧赶慢赶往升平桥去。
“呀,怎的走路不看路……”
“跑那么快作甚。”
远远的看见晋中原坐在方桌上背对着我。
他倒是沉得住气,居然还在等。
我一个滑铲飞过去,将手里糖画递到他面前,抬头挑眉:“久等。”
晋中原瞥了一眼那糖画,又目光上移看向我,没接:“还知道要来,不错。”
“昨天太累了,一觉睡到现在。”我解释着,坐到他身侧。
“多睡觉也是好事,少侠好好休息,我也能放心些。”
“你看这狐狸像不像你。”
赵光义这才接过糖狐狸仔细端详,半天问出一句:“这是狐狸……?”
我承认那糖狐狸确实画的不怎么样,毕竟作画工具有限。
“不像、我也觉得不像。”我摸了摸下巴,虚与委蛇,“那你尝尝?形和色怎么也得有一个像吧?”
(查了资料,宋代确实已有“风筝”一词,但特指有哨子的那种,所以就改成纸鸢啦。前面风筝找不到在第几章出现过了所以没改,有没有好心人给我点点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