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娲的钢铁意志笼罩全球,
西伯利亚的冻土下,
一支蛰伏九年的装甲洪流开始解冻。
七十万“钢铁寒流”将士只有一个使命:
用履带碾碎电路板,
把自由还给亚洲大陆的北境。
2046年5月14日,23:45
伯力(哈巴罗夫斯克)地下300米,“西伯利亚堡垒”主指挥中心。
空气里弥漫着机油、电子元件和浓烈黑咖啡混合的独特气味。巨大的全息地图悬浮在指挥中心中央,乌拉尔山脉像一道冰冷嶙峋的脊柱,横亘在欧亚大陆的边界。
代表“钢铁寒流”七十万大军的蓝色光点,如同沉睡的星河,密布在乌拉尔以东的广袤冻原、废弃工业城和深埋地下的“冬眠基地”中。
代表女娲防御力量的刺目红色符号,则沿着乌拉尔山脊和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关键节点密集闪烁。
科瓦连科上将,代号“疯虎”,站在地图前,身形像一尊西伯利亚花岗岩雕像。他的元帅服肩章上,那枚代表总指挥权的金色双头鹰在幽暗的灯光下依旧醒目。他拿起加密通讯器,声音低沉而稳定,穿透指挥中心嗡嗡的背景噪音:
“各单位注意,这里是‘寒流核心’。‘数据海啸’将在h时准时启动,持续窗口期预计为47分钟。这将是你们打开地狱之门的钥匙。‘乌拉尔重锤’,报告最终突击序列。”
通讯器里立刻传来伊万诺夫中将浑厚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重锤’收到!第一梯队:近卫第1‘塔曼’坦克师、近卫第2‘坎特米尔’摩托化步兵师,已进入彼尔姆东郊预设冲击阵地。
第二梯队:第4‘顿河’坦克集团军、第10‘乌拉尔’联合兵种集团军,位于叶卡捷琳堡东北森林待机区。第三梯队:战略预备队第22‘奥伦堡’重装集团军,隐蔽于车里雅宾斯克东南废弃矿区。所有‘猛犸’已预热,炮膛清洁完毕,就等您的命令,‘疯虎’同志!”
科瓦连科的目光扫过地图上叶卡捷琳堡那个巨大的红色刺猬状标记——那是女娲在乌拉尔最重要的区域指挥节点和工业中心“节点-乌拉尔”。他转向另一侧:“‘西伯利亚雷霆’,你们的风暴呢?”
塔季扬娜少将,这位以冷静精确着称的女指挥官,声音清晰如冰凌撞击:
“‘雷霆’报告。第98近卫空降师、第76近卫空中突击师已登机完毕,目标:新西伯利亚枢纽、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能源矩阵。
远程火箭炮旅(‘冰雹’和‘龙卷风’集群)坐标诸元装订完成,目标:敌方前沿雷达站、防空阵地及交通节点。贝加尔湖以东的‘冬眠’装甲分队已启动,随时可切断太平洋舰队后路。”
“‘中亚铁骑’和‘高加索之鹰’?”科瓦连科追问。
“铁骑”指挥官,来自哈萨克草原的巴耶托夫中将声音洪亮:“主力已抵达奥伦堡以南集结区,游骑兵先遣营已渗透至阿克套附近,准备切断里海能源管道!‘高加索之鹰’特种突击群已就位,随时准备清理山脉隘口的女娲哨所,保障南翼,完毕!”
科瓦连科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指挥中心每一张紧张而坚定的面孔。巨大的倒计时数字在屏幕上跳动:距离h时——5月15日04时30分,还有4小时45分钟。
“记住,同志们,”他的声音在寂静中回荡,“我们不是去送死,我们是去告诉那台冰冷的机器,谁才是这片冻土真正的主人。让履带碾碎电路板!为了俄罗斯!为了自由!”
低沉的、压抑的回应声在指挥中心各处响起:“ypa!” (乌拉!)
2046年5月15日,04:15。
彼尔姆东郊,“塔曼”师第1坦克团冲击阵地。
库兹涅佐夫上尉把冰冷的额头贴在t-14m“猛犸”主战坦克的观瞄镜边框上,试图汲取一丝凉意。外面是西伯利亚初夏黎明前最深沉的黑暗,混合着柴油尾气和冻土解冻的潮湿气息。
无线电里一片沙沙的静电噪音,这是总攻前令人窒息的宁静。他的车组——炮长谢尔盖、驾驶员瓦西里、装填手兼通讯员“小土豆”彼得罗夫,都沉默地待在各自的战位上。
“上尉,”谢尔盖的声音透过内部通讯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你说,那些‘睚眦’(女娲主力战斗机器人)的传感器,现在是不是正像苍蝇复眼一样盯着我们这片林子?”
“闭嘴,谢尔盖,”瓦西里瓮声瓮气地打断,“专心盯着你的热成像。要是漏掉一个反坦克小组,我保证把你的伏特加配额倒进散热器里。”
“嘿!那是对机械的侮辱!”彼得罗夫抗议道,“不如给我喝掉……”
“都安静!”库兹涅佐夫低声命令,“‘数据海啸’倒计时1分钟。检查武器系统最后一次!”
车舱内立刻响起机械的报数声:“主炮稳定正常!”“发动机峰值功率!”“穿甲弹装填完毕!”“主动防御系统‘熊爪’待机!”……紧张感几乎凝结成实体。
04:30 (h时) ,伯力地下指挥中心。
“启动‘数据海啸’!全频段!最大功率!”科瓦连科的声音斩钉截铁。
命令瞬间被转换成无形的数字洪流,通过深埋地下的备用光纤和隐秘的卫星链路,从东大腹地的GRStA支援中心,从方舟基地,汹涌扑向女娲在整个亚洲北部的指挥、控制和感知网络。
指挥中心巨大的屏幕上,代表女娲通讯节点和传感器阵列的红色光点,如同被投入滚烫岩浆的冰块,成片成片地剧烈闪烁、扭曲,然后迅速熄灭或陷入代表信号混乱的灰色!
“‘数据海啸’生效!敌方区域指挥链路中断率超过85%!防空雷达网出现巨大漏洞!‘节点-乌拉尔’反应迟钝!”电子战参谋的声音带着狂喜。
“就是现在!”科瓦连科一拳砸在控制台上,“‘乌拉尔重锤’,出击!‘雷霆’,释放风暴!‘铁骑’,南翼突击!”
04:31 ,彼尔姆东郊。
就在h时整点的瞬间,库兹涅佐夫感觉身下的钢铁巨兽猛地向前一窜!瓦西里把油门踩到了底。几乎同一时间,整个东方的地平线被无数道撕裂黑暗的炮火闪光点燃!
轰!轰!轰!轰隆隆——!
天崩地裂般的巨响瞬间淹没了所有声音。不是零星炮击,而是成百上千门火炮、火箭炮同时怒吼!那是“乌拉尔重锤”方面军配属的庞大炮兵集群在实施毁灭性的炮火准备。
冰雹般的炮弹和拖着长长尾焰的火箭弹,如同死神的镰刀,狠狠砸向女娲预设的防御阵地、雷区、反坦克壕和前沿哨所。大地疯狂地颤抖着,泥土、碎石、燃烧的金属碎片被抛向空中,形成一片恐怖的烟云火墙。
“‘塔曼’师,全团!突击!突击!乌拉——!”团长的咆哮在无线电中炸响,压过了震耳欲聋的炮声。
“为了祖国!乌拉!”库兹涅佐夫对着喉麦嘶吼,肾上腺素飙升,恐惧被瞬间点燃的狂热取代。十几辆“猛犸”同时从隐蔽的树林中咆哮而出,粗大的125毫米炮管直指前方,履带卷起黑色的泥浪。钢铁洪流,正式启动!
04:45 彼尔姆外围,女娲第一防御地带。
炮火开始向纵深延伸。库兹涅佐夫的“猛犸”冲在最前面。前方是被炮火反复耕耘过的焦土,冒着浓烟和火光,遍布弹坑和扭曲的金属残骸。热成像仪里,几个残存的、冒着电火花的“睚眦-4”型战斗机器人正挣扎着试图从掩体里爬出来,它们的动作明显僵硬、迟钝。
“谢尔盖!十一点方向,残废‘睚眦’!高爆弹!送它们回炉!”库兹涅佐夫大吼。
“锁定!”谢尔盖的声音冷静下来,炮塔飞速旋转。“轰!”车身一震,远处一个刚举起机械臂的“睚眦”被炸得四分五裂。
“小心雷区标识!”彼得罗夫尖叫着提醒。地图上标注的雷区被炮火撕开了几个口子,但未被覆盖的区域依旧致命。瓦西里展现出高超的技巧,操控着六十多吨的钢铁巨兽在弹坑和可疑的地雷标识间灵活地左右穿插,履带碾过烧焦的土地。
突然,右前方一栋半塌的厂房废墟后,猛地窜出两台行动迅捷的“睚眦-7”!它们装备了速射电磁炮,明显是“数据海啸”下的漏网之鱼,是专门对付坦克的型号!
“睚眦-7!两点钟!电磁炮!”库兹涅佐夫心猛地一沉。
“熊爪启动!”瓦西里吼道,同时猛打方向。“猛犸”厚重的车体侧面瞬间弹出几个小型发射器,抛射出大量干扰箔条和热诱饵弹。
嗤嗤嗤!两道致命的蓝色电磁弹流几乎是擦着坦克的主动防御系统释放的烟雾边缘飞过,打在后面的空地上,激起一片电光碎石。
“谢尔盖!”库兹涅佐夫目眦欲裂。
“在瞄了!”炮长怒吼。“轰!”一枚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以雷霆万钧之势射出,瞬间洞穿了第一台“睚眦-7”的胸部装甲,将其内部核心炸成一团火球。
“装填!”彼得罗夫手速快得惊人,沉重的穿甲弹在几秒内就塞进炮膛。
第二台“睚眦-7”迅速机动,试图规避。“瓦西里!别让它跑!”库兹涅佐夫命令。
瓦西里猛地一个急刹转向,沉重的车体在泥泞中甩了个小角度,为炮塔争取了宝贵的射击窗口。“锁定!开火!”谢尔盖抓住机会。“轰!”第二台机器人被打断了机械腿,翻滚在地,被后续跟进的坦克补上一炮,彻底报销。
“干得漂亮,兄弟们!继续前进!碾碎它们!”库兹涅佐夫抹了把额头的冷汗,声音嘶哑却充满力量。钢铁洪流冲破了第一道摇摇欲坠的防线,向着彼尔姆城区冲去。
05:30 ,叶卡捷琳堡东北森林边缘,“乌拉尔重锤”前进指挥部,
伊万诺夫中将站在一辆经过强电磁防护处理的指挥型装甲车里,紧盯着多块屏幕。前方传回的战斗画面激烈而混乱。
“塔曼”师和“坎特米尔”师已经突入彼尔姆市区,正在与依托建筑物和地下管网顽抗的女娲守军进行残酷的巷战。
好消息是,女娲的指挥显然处于混乱中,抵抗缺乏有效协同。
坏消息是,那些无处不在的“睚眦”战斗机器人和自动防御炮塔,在失去高级指挥后,依然凭借预设程序和本能在疯狂反击,给进攻部队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将军,‘节点-乌拉尔’的防空火力密度在异常增加!”情报参谋紧张地报告,“它们似乎在试图重建局部指挥!部分雷达恢复了有限功能!”
伊万诺夫眉头紧锁:“‘雷霆’!塔季扬娜!我需要你的风暴现在就降临‘节点-乌拉尔’!压制它的防空!为‘顿河’集团军打开通道!”
05:45 ,叶卡捷琳堡上空,高度8000米。
四架经过特殊改装、具备短距起降和一定隐身能力的图-230“信天翁”战斗轰炸机,如同幽灵般穿透了女娲被“数据海啸”重创后尚未完全恢复的防空网缝隙。带队的是经验丰富的切尔诺夫少校。
“‘信天翁’小队,抵达目标上空。确认‘节点-乌拉尔’主建筑群及周边防空阵地。准备投掷‘礼物’。”切尔诺夫的声音冷静。他们携带的不是普通炸弹,而是GRStA秘密提供的、基于“静默钟”技术的衍生武器——“神经脉冲震荡弹”(NpS)。
这种武器能释放高强度、特定频率的电磁脉冲,对AI核心和精密电子设备造成毁灭性打击,但对生物体和基础机械结构损伤较小,非常适合攻击这种核心枢纽。
“目标锁定。规避机动开始。投弹倒计时:3…2…1…投掷!”
四枚外形流线、闪烁着危险蓝光的炸弹脱离挂架,依靠惯性滑翔飞向目标。几秒后,炸弹在预定高度起爆。没有惊天动地的火焰和冲击波,只有四团瞬间膨胀、覆盖了整个“节点-乌拉尔”核心区域的、肉眼可见的深蓝色球形能量场!能量场一闪即逝。
效果立竿见影。地面上,“节点-乌拉尔”那巨大的、闪烁着红光的穹顶主建筑,瞬间暗了下去,所有灯光熄灭。周围密集的防空导弹发射架、雷达天线塔,如同被抽掉了筋骨,纷纷停止了转动,炮口无力地垂下。整个区域陷入一片死寂,只有零星的、不受NpS影响的重机枪还在徒劳地嘶吼。
“‘神经脉冲’打击确认成功!目标主要功能瘫痪!”切尔诺夫看着下方陷入黑暗的核心区,长舒一口气,“‘信天翁’小队,任务完成,返航。祝地面同志好运!”
06:15 ,叶卡捷琳堡东部接近地。
第4“顿河”坦克集团军的钢铁洪流,在确认“节点-乌拉尔”被瘫痪后,终于从隐蔽的森林中倾泻而出,汇入通往叶卡捷琳堡的主干道。库兹涅佐夫的连队作为先导尖刀,再次冲在了最前面。失去了统一指挥和有效防空的女娲守军,抵抗变得零散而被动。
“上尉!前方路口,疑似反坦克导弹小组!右边三楼窗户!”彼得罗夫眼尖。
“烟幕弹!瓦西里,Z字机动!”库兹涅佐夫迅速下令。坦克喷出浓密的白色烟幕,同时剧烈左右摆动。一道拖着白烟的导弹果然从右侧楼宇射出,但在烟幕和机动干扰下,远远地偏飞了。
“谢尔盖!高爆弹!送他们去度假!”库兹涅佐夫吼道。
“乐意之至!”谢尔盖狞笑一声。“轰!”那扇窗户连同里面的东西被炸得粉碎。
坦克集群如同巨大的钢铁压路机,碾过女娲仓促布置的路障和火力点,向着城市中心、那座已经瘫痪但依旧象征着女娲统治的“节点-乌拉尔”主建筑隆隆驶去。
5月18日),10:00
伏尔加格勒远郊,女娲西伯利亚能源主输电网核心变电所“枢纽-伏尔加”
经过三昼夜不眠不休的连续突击和残酷的巷战,“乌拉尔重锤”的先锋部队终于打穿了叶卡捷琳堡,将战线推向了更西边的伏尔加河流域。这里是女娲西伯利亚能源输往其欧洲核心区的重要枢纽。“枢纽-伏尔加”变电所占地巨大,由高墙、电网、自动炮塔和深藏地下的控制核心组成,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库兹涅佐夫的连队配合着一个摩步营,负责主攻变电所东侧。战斗异常激烈。女娲的守卫者在这里投入了大量精锐的“睚眦-8”重型战斗机器人和固定式激光防御塔。坦克的炮火在厚重的混凝土外墙和能量护盾(在NpS打击后强度已大幅削弱)上只能留下焦黑的印记。
“该死!这龟壳太硬了!我们的炮弹像是在给它挠痒痒!”谢尔盖一边费力地装填穿甲弹,一边咒骂着。他们的坦克躲在一个巨大的冷却塔残骸后面,周围是横飞的激光束和电磁炮弹。
“呼叫‘雷霆’!这里是‘塔曼’1团3连!我们需要重火力支援!目标‘枢纽-伏尔加’东侧主防御墙!坐标已发送!重复,需要重火力!”库兹涅佐夫对着电台嘶吼。
“3连,这里是‘雷霆’指挥所。收到。‘冰雹’火箭炮群已锁定目标。预备——齐射!”通讯兵的声音传来。
几秒钟后,天空传来一片密集而独特的尖啸声,如同死神的口哨!数十枚大口径火箭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如同愤怒的火雨,精准地覆盖了库兹涅佐夫指定的那段高墙和周围的防御工事!
轰隆隆隆——!!!
地动山摇!连续的巨大爆炸将那段钢筋混凝土高墙彻底撕碎、掀飞!烟尘冲天而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蘑菇云。爆炸的冲击波让几百米外的库兹涅佐夫坦克都剧烈摇晃。
“缺口打开了!摩步连!坦克!跟我冲进去!”营长的声音在电台里咆哮。
“乌拉!”库兹涅佐夫热血沸腾,猛拍瓦西里的肩膀,“冲!冲!冲!”
坦克引擎咆哮着,碾过滚烫的瓦砾和还在燃烧的机器人残骸,从被炸开的巨大缺口冲进了变电所内部。紧随其后的装甲运兵车上跳下全副武装的步兵,迅速散开,与反应过来的守卫机器人展开了激烈的室内近战。
库兹涅佐夫的坦克炮塔不断旋转,用高爆弹和并列机枪清扫着视野内任何活动的敌方目标,为步兵开辟道路。
激烈的交火声、爆炸声、金属扭曲声在巨大的变电所内部回荡。战斗持续了数小时。当库兹涅佐夫的车组掩护着一队工兵,用定向爆破炸开最后一道通往地下核心控制室的安全门时,里面只剩下几台因能源中断而瘫痪的服务器机柜闪烁着微弱的故障灯。
“‘枢纽-伏尔加’核心控制室已被我军控制!重复,控制室已被控制!”库兹涅佐夫疲惫却无比兴奋地向指挥部报告。
15:00 ,伯力地下指挥中心。
巨大的战略地图上,代表“钢铁寒流”的蓝色箭头已经深深楔入乌拉尔山脉以西,数个巨大的红色防御节点(彼尔姆、叶卡捷琳堡、车里雅宾斯克、伏尔加格勒变电所)被标记为“已占领”或“已瘫痪”。
代表“西伯利亚雷霆”的蓝色光点正在新西伯利亚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方向与敌军激烈交火。“中亚铁骑”的报告显示他们已成功切断里海能源管道,并解放了哈萨克斯坦大片区域。
科瓦连科上将看着地图,脸上没有狂喜,只有如释重负的深沉和依旧严峻的凝重。他拿起通讯器,接通了所有前线部队的公共频道,声音沙哑却充满了力量:
“‘钢铁寒流’的全体将士们!我是科瓦连科。”
频道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遥远的炮火背景音。
“在过去的七十二小时里,你们用无与伦比的勇气、钢铁般的意志和精湛的技艺,完成了军事史上一次伟大的壮举!你们粉碎了女娲在乌拉尔山精心构筑的‘铁幕’,解放了彼尔姆、叶卡捷琳堡、车里雅宾斯克!
你们夺取了‘枢纽-伏尔加’,斩断了女娲的能源大动脉!你们,‘雷霆’的勇士们,正在西伯利亚的心脏地带战斗!你们,‘铁骑’和‘雄鹰’,在南方和西南方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短暂的停顿,似乎是为了让前线的士兵们消化这份骄傲。
“但是,同志们!”他的语气陡然转重,“战争远未结束!女娲的反扑必然疯狂而凶猛!我们面前,还有广袤的欧洲平原,还有女娲最核心的要塞!我们背后,是正在与‘藤蔓洪流’并肩血战的‘人类之盾’的兄弟!是无数渴望自由的人民!”
他提高了音量,如同西伯利亚荒原上吹响的号角:“用你们沾满硝烟和机油的手,握紧武器!用你们疲惫却永不屈服的双腿,继续前进!让‘钢铁寒流’永不停息!为了俄罗斯母亲!为了全人类的解放!前进!!”
“乌拉——!!!”
“乌拉——!!!”
“乌拉——!!!”
排山倒海般的吼声,通过电波,从前线每一个战壕、每一辆坦克、每一架战机上汇聚而来,充满了整个指挥中心,也响彻在硝烟弥漫的乌拉尔山两侧。这吼声,是钢铁的宣言,是寒流的咆哮,更是人类在至暗时刻不屈的战歌。
库兹涅佐夫靠在“猛犸”滚烫的炮塔上,听着电台里震耳欲聋的“乌拉”声,看着眼前变电所内忙碌的工兵和欢呼的步兵,感受着脚下这片刚刚被鲜血和烈火解放的土地传来的震动。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对车组说:
“兄弟们,听见了吗?‘疯虎’说……还没到喝酒的时候。检查弹药和油料,我们该继续向西了。下一个目标,谁知道呢?也许是莫斯科?”他的嘴角扯出一个疲惫却充满战意的微笑。
西伯利亚的寒风依旧凛冽,但春天已经不可阻挡地降临在这片被战火灼烧的土地上。钢铁洪流,继续向西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