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转眼便到了6月底,赵悦回北京的行程已然迫在眉睫。此前,她已与学校办妥了各项交接手续,学校方面其实万分不舍她离开。毕竟赵悦不仅能为学校带来显着的收益,在学校师生眼中,她更是如同女神般的存在,备受敬仰与崇拜。然而,大家也都明白,赵悦一家大多在北京,她要回去也是情理之中。因此,学校在手续办理上一路开绿灯,毕竟赵悦提前一个学期就来打招呼,并且留出了半年时间,精心地将这边的所有事务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尤其是对于她所带的研究生和博士,她更是进行了详尽且完整的交代。
在筹备回北京的这段日子里,赵悦在处理家族事务时,也发生了不少趣事。此前卖酒所得的钱,在安排家族房产时,她考虑到小姨的情况。小姨与小叔结婚,育有两个孩子,赵悦便跟小姨提议:“小姨,我这儿卖酒剩下些钱,可以给你付一套房子的按揭首付。你要是觉得合适,想买两套的话,毕竟有两个孩子嘛,另一套就得你自己再添些钱了。”
赵悦的父亲听闻此事,想着赵阳、赵光都已有房,而小女儿赵西西也该有一套,便也有意给赵西西购置一套。这事儿不巧被赵悦那机灵的二舅妈听到了。二舅妈对赵悦那可是满心钦佩,当初赵悦与小姨合伙倒腾布头时,她虽未直接参与,却也跟着分了些工资,对赵悦的眼光和决断力深信不疑。
二舅妈听到赵悦和小姨的电话内容后,赶忙回去跟二舅说:“赵悦说现在上海的房子价格是最低谷,咱们要不要也去上海买房子呀?而且赵悦还说,现在房子限购,一个人名下只能买一套。她劝小姨说,今年房子价格最低,农村户口买房子还送户口呢,政府为了鼓励大家买房。你看北京的房子一直在涨,她说明年、后年上海的房子肯定也会大涨。”
二舅听后,有些犹豫:“你想咱就一个孩子,买那么多房子干什么呀?”
二舅妈却不依不饶:“你看赵悦都这么说了,现在买房子又不是太贵,你想想咱们手头上的资金,还有你之前攒的邮票,要是卖了不就能买房子了嘛。我之前买房子的时候价格贵了,现在这么好的机会,我还想买。”
二舅无奈道:“咱家也没什么可卖的了呀。”
二舅妈灵机一动:“那我去找咱爸妈借钱。”
二舅妈找到父母,说明了来意。她父母一听,皱着眉头说:“你这不又跟着去上海炒房子嘛。人家赵悦都说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二舅妈赶忙解释:“现在房子最低价,咱这是帮赵悦,咱家每人去买一套,也算是支持她嘛。我付首付的钱不够,你们帮帮我。”
家里人思索一番,觉得也有道理,便答应了。于是,二舅妈家的姊妹几个纷纷响应,都跑来上海,简直就像是组团来团购赵悦推荐的房子。
赵悦得知后,热情地给他们介绍:“沿海大道那边的门面楼都是小洋楼,为了保证后边楼层的采光,楼都不高,有的7层,有的8层,还有的9层,都是按不同造型设计的,而且都配备了电梯。”她还特地跟售楼部的人交代:“这房子要是一时半会卖不掉,就给我留着。”
在这个六月,赵悦一边忙于回北京的准备,一边见证着家族因她的建议而掀起的这股房产热潮。她深知,自己的每一个决定都影响着身边的亲人,而家族房产间的这种互动与信任,也让她倍感温暖。尽管回北京的路途充满未知,但有家族的支持,她相信未来的生活定会如她所愿,开启新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