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在实验楼顶,黄蟹手里还捏着那张写着“冰原北域”的地图残片,眯着眼远眺。
“老板,总部刚发来消息。”小李拿着平板快步走来,“第一实验区的新技术应用已经启动了。”
“哦?”黄蟹回过神来,“效率怎么样?”
“据说比预期提升了三倍。”小李一脸兴奋,“连食堂大妈都夸这玩意儿好用,说炒菜速度都快了。”
“……你确定她不是因为今天多打了两个鸡蛋才这么说的?”
——
场景1:数据出故障,修复靠暴击
第一实验区,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自动化流水线正以惊人的速度运作。黄蟹站在控制室里,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眉头却越皱越紧。
“不对劲。”他指着屏幕上的几个红点,“这些数据反馈延迟了整整十分钟,说明采集设备有问题。”
“老板,我们检查过了,是主控模块出了问题。”技术人员擦着汗,“备用系统也启动不了。”
“那就只能动手修了。”黄蟹耸肩,激活百倍暴击系统。
下一秒,他的双手仿佛化作残影,在控制面板上快速操作起来。螺丝被拧开、电路被重接、芯片被替换,整个过程流畅得像是提前演练过一百遍。
“好了。”黄蟹拍了拍手,“现在让你们的‘老王’来校准一下参数。”
“老王是谁?”小李问。
“就是那个天天嚷嚷着要退休的技术员。”黄蟹指了指角落里一位正在打瞌睡的大叔。
众人:“……”
经过一番手动校准和数据补录,实时反馈终于恢复正常。可就在大家松了一口气时,黄蟹突然盯着设备日志看了几秒,眼神变得深沉。
“这记录……好像有人偷偷访问过。”他低声说,“而且时间刚好是我们抓到那群‘黑潮’成员的时候。”
小李脸色一变:“你是说……他们的人已经混进来了?”
“还不确定。”黄蟹摇头,“但接下来的动作,得小心点了。”
——
场景2:高层会议上演推销秀
三天后,联盟总部会议厅内,气氛凝重又焦躁。
“我反对!”一位官员猛地站起来,“这项新技术的成本太高了,万一失败,我们的资源就全打水漂了!”
“我也同意。”另一位代表附和道,“而且听说它还在测试阶段,贸然推广风险太大。”
黄蟹坐在主位上,面带微笑,仿佛听的不是质疑,而是夸奖。
“各位。”他清了清嗓子,“我理解大家的担忧。毕竟谁也不想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尤其是这只螃蟹可能还没煮熟。”
会场一片沉默,有人忍不住笑了出来。
“不过嘛。”黄蟹继续说道,“我们可以先看看实验区的数据。”
大屏幕上,一张对比图缓缓展开。
左边是传统生产线的效率曲线,起伏平缓;右边是新技术加持后的曲线,像极了一只窜天猴,直冲云霄。
“提升300%,能耗降低40%。”黄蟹摊手,“而且我承诺,首批推广地区将优先获得资源调配权。”
“……你这是在贿赂我们?”刚才那位反对派官员瞪眼。
“不不不。”黄蟹笑嘻嘻地摆手,“我只是想让大家知道,跟着我混,有肉吃。”
会场上一阵哄笑,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顿时缓解了不少。
最终,会议通过了首批五个地区的推广计划。
散会后,一名代表悄悄起身,趁着人群未散,独自离开了会议厅,脚步匆匆地朝着城门方向走去。
没人注意到他胸前的徽章上,刻着一个模糊的旧文明标志。
——
场景3:组件延误,暴击造个新的!
推广计划启动当天,运输车队已经整装待发。
然而,负责押运的负责人却急得满头大汗。
“老板,天气预报说前方山区即将遭遇暴风雪,预计至少延误两天。”他递上报告,“关键组件要是送不到,部署计划就得推迟。”
“暴风雪?”黄蟹挑眉,“这年头连老天爷都要给我们添堵。”
“要不我们等等天气好转?”小李试探性地问。
“不行。”黄蟹摇头,“三天内必须完成部署,不然那些观望的地区又要开始打退堂鼓。”
“那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黄蟹拍拍胸脯,“当然是造个新的!”
说完,他再次激活百倍暴击系统。
只见他一边翻看组件设计图纸,一边飞速敲击键盘,同时指挥技术人员进行材料筛选和结构组装。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就像在玩一款高难度的建造游戏。
“老板,备用组件造好了!”半小时后,技术人员激动地喊道。
“这么快?”小李惊讶。
“别忘了我可是外卖员出身。”黄蟹得意一笑,“速度快才能准时送达。”
分派五支小队分别从不同路线出发后,黄蟹看着窗外逐渐压下来的乌云,若有所思。
“老板你在想什么?”小李问。
“我在想。”黄蟹摸了摸下巴,“为什么这个备用组件的外壳上,会刻着一个不属于本联盟的编号?”
小李低头一看,果然发现组件边缘处有一串奇怪的符号,像是某种古老文明的印记。
“这……会不会是制造时的误标?”
“也许是。”黄蟹点头,“但也可能是,有人早就盯上了这项技术。”
——
尾声:科技曙光下的小插曲
夜幕降临,黄蟹回到办公室,泡了一杯热咖啡。
“老板,你觉得这次推广能顺利吗?”小李一边整理文件一边问。
“当然。”黄蟹喝了一口咖啡,“只要没人在背后搞鬼,应该没问题。”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请进。”黄蟹随口道。
门开了,进来的是一个穿着便服的年轻男子,手里拎着一个小箱子。
“黄总,我是后勤部新调来的工程师,奉命送来一份资料。”他微笑着说。
黄蟹接过箱子,打开看了一眼,点了点头。
“辛苦了。”他合上箱子,随手放在桌上。
年轻男子鞠了个躬,转身离开。
等他走远后,小李凑过来:“老板,你不觉得他有点奇怪吗?”
“嗯。”黄蟹轻笑一声,“比如他进门时,鞋底沾的不是泥,而是实验室专用的防静电尘。”
小李愣住:“你是说……他不是后勤部的人?”
“我不知道。”黄蟹拿起咖啡杯,轻轻吹了口气,“但我很期待,他接下来会做什么。”
窗外,风渐渐大了起来,仿佛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而在这风暴来临之前,科技的曙光,正悄然照亮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