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个外形漂亮、味道也棒的馄饨,再喝一口咸香热乎的馄饨汤,那滋味别提多美了。
至于郝玉推荐的卤猪头肉和酸菜豆腐包子,谢莞娘不爱吃猪耳朵,但喜欢吃猪头肉,酸菜、豆腐和白面也都是她偏爱的食物。
看在食材是她心头好的份上,就算掌勺的人做的一般,她也会很给面子的多吃几口,更别提这家面馆的大师傅,手上确实有些真功夫。
猪头肉和包子,他做的也都相当好吃。
谢莞娘一边吃,一边时不时竖起大拇指,夸一句郝玉推荐的这三种食物,可以说是给足了情绪价值。
跟什么人学什么人的小阳,小嘴儿也是一直没停。
“好吃!”
“这个也好吃!”
“这个更好吃!”
只有江远,一如既往地沉默寡言,只用猛猛干饭的实际行动,证明郝玉推荐的这三种食物确实好吃。
一行四人花了差不多半个时辰,才总算吃完了郝玉要的这三种美食。
谢莞娘和小阳眼睛大肚子小,除了她们各自的那碗馄饨,她们还分别吃了几片卤猪头肉和半个包子。
剩下的绝大多数卤猪头肉和酸菜豆腐包子,则是都进了郝玉和江远的肚子。
吃罢午饭,郝玉又带着他们在附近逛了逛,让肚子在逛街的过程中变得没那么撑。
期间郝玉还买了核桃酥、牛舌饼、枣花酥、山楂糕,打算带回去让大家在肚子饿时垫吧一下。
好不容易来一趟县城的谢莞娘,则是买了不少价格比镇上便宜的布料、针线、面脂、红糖,以及她新家要用的灯油、灯盏等。
逛了一下午,赶在太阳落山前把买的东西送回家,肚子已经空了的四个人,又跑去街上寻摸晚饭。
这次他们吃的是驴肉火烧和驴骨头汤,去的铺子也是郝玉给推荐的。
晚饭谢莞娘不敢吃太多,她给自己和小阳分别要了一个驴肉火烧、一碗驴骨头汤,至于郝玉和江远,他们爱吃多少吃多少,这俩都是成年人了,谢莞娘可不会管。
香喷喷的一顿晚饭吃完,四人慢吞吞沿着已经点起灯盏的街道往家里走。
小阳左看右看,总也看不够,一边看一边还一脸雀跃的不停跟谢莞娘说话。
“姐姐,你看那个!”
“姐姐,那是什么?”
“姐姐......”
谢莞娘很有耐心,小阳跟她说什么,她都会懒洋洋的回应一声。
四人就这么一路走回郝玉在县城的那栋宅子,然后又各自简单洗漱一番,回屋早早睡下。
正月十五这天上午,郝玉买了不少他去陈家提亲时要用的东西,打算等十六那天直接带回村里。
他已经通过媒人和陈家约好,正月十八他就带着礼品和聘金,由媒人陪着去陈家下聘。
下午时他们选择在家休息,一直到太阳快要落山,他们这才拿了钱袋子准备出门。
今天街上的花灯比昨天多很多,出来看灯的人更是摩肩接踵、多不胜数,小阳人小腿短,在人流如织的街道上,她直接就被大人们来来往往的高大身影给遮盖住了。
郝玉见她就算踮起脚尖儿也还是啥都看不见,干脆拎起小丫头,让她骑在自己肩膀上占据有利视野。
他虽然一只手有旧伤,但扛个小丫头对他来说却还是轻而易举。
他一边脸不红气不喘的扛着小阳往前走,一边偏过头问跟在他身边的谢莞娘和江远,“还有挺多花灯没有点亮,不如咱们先找个地方吃点儿东西?”
谢莞娘和江远同时点了下头,谢莞娘一边点头,一边还说了一句,“我都行。”
至于小阳,小丫头还是第一次被大人架在肩膀上带着走,最开始的错愕之后,小丫头直接就高兴得找不着北了,郝玉他们说什么,她根本就没往心里去。
一行四人在街边找了个卖汤圆和元宵的摊子坐下,江远在摊主夫妻介绍过馅料都有哪些之后,斟酌着点了一碗红豆汤圆、一碗花生汤圆,以及一盘炸的红糖和黑芝麻馅儿元宵。
炸的外皮酥脆的元宵,谁想吃都可以直接从盘子里夹,煮的两碗则是被摊主夫妻直接分成四小份,给了他们四人每人一份。
四人先是就着碗里的汤汤水水,吃完了甜甜的、软糯顺滑的几个汤圆,然后才伸筷子去夹盘子里炸的金黄酥脆、焦香四溢的两种元宵。
咔哧咔哧,一个接着一个,没一会儿四人就把所有汤圆和元宵都给吃了个干干净净。
结了账,还没吃饱的四个人,又跑去隔壁摊子买了四个棋子烧饼。
棋子烧饼的馅料有咸甜两种,谢莞娘和江远都选了甜口的红糖馅儿,郝玉和小阳则选了咸口的猪肉馅儿。
吃完烧饼,谢莞娘又瞄上了旁边那位大娘摊子上的小米烙糕。
这次郝玉他们没有陪着她吃,在她买小米烙糕时,郝玉帮小阳买了她想要的蜂蜜麻糖,至于他和江远,他俩分别买了糖炒栗子和驴打滚。
路过卖羊杂汤的摊子,四人又坐过去要了两大碗羊汤分着吃。
店家早就习惯了每到过节就有大批客人索要空碗,还不等他们四个特意说明,负责给他们盛汤的那妇人就已经干脆利落的把两碗羊汤分成了四个半碗。
四人喝着羊汤,吃着他们刚买的四种小食。
等到把羊汤喝完,小食也吃掉差不多一半,四人结账走人,正式开始他们今晚的花灯会游逛之旅。
此时天色已经微微发暗,各家铺子前头或摆或挂的那些花灯,九成九都已经亮了起来。
四人融入人群,一边在街道上慢慢走着,一边游目四顾,或是欣赏花灯,或是打量街边小摊上卖的都是些什么。
偶尔遇到感兴趣的,他们还会停下来仔细看看、挑拣一番,看看有没有能入眼的。
这期间,谢莞娘买了两把梳篦、两个手串,都是用不怎么值钱的常见木料做的,但却胜在精巧别致。
至于那什么钗环耳饰、胭脂水粉之类,谢莞娘就没买了,这种东西,她还是更喜欢去正规一些的店铺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