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吧,我就说那老赵家嫁不得。”
“赵家那个疯婆子,年轻的时候,闲着没事就打她家男人玩,后来打腻了就打她闺女,就是不打她那个宝贝儿子,这要是娶个媳妇进来,跟她抢儿子,那还不得往死里打?”
“谁说不是呢,别说五百块钱彩礼了,就是五千,我也不可能让我闺女嫁到他家去。”
“这老柳家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竟然能同意这门婚事。”
“还不是为了钱!咱村里谁家娶媳妇给五百块钱了,也不知道赵家哪来那么多钱。”
“你们不知道,那赵家的儿子,叫什么来着...”藏蓝色背心的大婶儿一拍脑门,“对,叫赵嘉伟,那小子长得一表人才,能说会道的,给柳家老两口哄得可好了。”
“这柳家住在村东头,赵家住在村西头,两家互相不认识,他们也不知道赵家的情况,再加上俩人处对象之后,就更没人跟柳家人说赵家的不是了。”
“而且,我听柳家人说,赵嘉伟那小子老能拍马屁了,才去机械厂没多长时间就当上了小组长,还答应给柳小慧也弄到机械厂去上班,柳家同意结婚也不止是为了那五百块钱,也是为了这工作。”
穿藏蓝色背心的大婶儿这么一说,大家就都明白了。
大皮鼓村附近这几个厂就数机械厂效益好,想进去那都不是花钱就能进的,还得拖关系才行。
“既然柳家人这么为柳小慧着想,肯定不愿意她嫁到赵家吃苦受罪吧?”沈梨初看向藏蓝色背心的大婶儿。
原本她还担心,如果柳家是个卖闺女的,那她说再多也没用。
现在听她们这么说,心里有了几分底气。
“那肯定的啊!柳家人可疼小慧了。”穿藏蓝色背心的大婶儿这才想起来,沈梨初来这的目的。
提醒柳小慧别往火坑里跳。
“你快说说,啥火坑,我好提醒柳家一下,小慧那可是个好姑娘,我这做邻居的,能帮一把就得帮一把。”
沈梨初声泪俱下地控诉了赵小芳她娘家人的罪行。
还特意添油加醋了一番。
那几个吃瓜的婶子个个愤愤不平。
这个年代的人淳朴善良,乐于助人,沈梨初就是抓住了这一点。
这要是搁她上辈子,在外面摔了都没人扶。
谁乐意帮这种忙,帮不好惹得一身腥。
“大妹子,你能不能跟我去一趟柳家,把你刚才的话跟柳家人说一下。”
“要是能把这婚退了,你也算是积了功德一件。”
穿藏蓝色衣服的大婶儿一看就是个热心肠,不等她同意,已经拉着她起身了。
沈梨初想过找人帮忙这个计划可行,但是没想到竟然这么顺利。
也多亏了赵家平时行恶缺德,在村里的名声本就不好。
不然也不可能这么多人全凭她三言两语就相信她。
身边几个婶子也要跟着,被穿藏蓝色衣服的大婶儿拦了下来:“这是人家的家务事,这么多人过去看热闹不好。”
几个婶子相视一眼,纷纷觉得有道理。
于是掉头去了赵家,她们笃定,柳家肯定会去赵家退婚。
两个人赶到柳家时,柳小慧正在院子里洗衣服。
看到藏蓝色衣服的大婶儿连忙喊了一声:“王婶儿你来了,快进屋去坐吧,我妈在里面呢。”
说完还打量了一下沈梨初,虽然不认识,还是礼貌地冲她笑笑。
沈梨初看见这眉清目秀的小姑娘这么有礼貌,突然觉得今儿自己算是来对了。
就像这王婶儿说的,不能让着小姑娘往火坑里跳。
起初她的目的只是为了要钱,现在竟也被王婶儿洗脑洗出了一股子莫名其妙的责任感。
“红梅,你家老柳在家吗?我有要紧事要跟你们两口子说。”王婶儿直冲冲地进了屋。
“老柳出去买菜了。”杨红梅看见王婶儿身后的沈梨初眼里露出一丝疑惑。
“我憋不住事,我先跟你说吧。”
“这位是赵嘉伟他姐的婆婆。”
“嘉伟他姐的婆婆?是有什么事吗?”杨红梅眼里的疑惑越发浓郁,她未来女婿的姐姐的婆婆?
怎么跑他家来了?
“事可大了,你听王姐一句劝,咱好好的姑娘,可不能嫁到赵家去。”杨红梅说着,看向沈梨初,“大妹子,你快把他家的事好好说说。”
沈梨初虽然已经说了好几遍,但她却丝毫没有半点不耐烦。
她说得越来越起劲儿,杨红梅的脸色却越来越黑。
说完,沈梨初又苦口婆心地劝了一句:“我跟他家做了这么多年的亲家,家里已经被她折腾得快要散了,现在我儿子也是看清了他家的真面目,正闹着要离婚呢。”
“你们小慧一看就是个好姑娘,可千万要三思啊,别步了我们家的后尘。”
“红梅,我可把话撂这,你要是真为了五百块钱和一份工作把小慧往火坑里推,我带着全村人戳你脊梁骨。”王婶儿见她没表态,急了。
柳小慧可是她看着长大的,她必须得使使劲,拉她一把。
“走,你们陪我去赵家退婚。”杨红梅转头要走,就看见站在院子里的柳小慧。
她红着眼眶:“妈,我不信,我不信嘉伟是这种人。”
“他一个月工资有六十块钱呢,怎么可能出不起彩礼钱,还找他姐姐要?”
“再说了,就算是在没有,也是找父母要,哪有找姐姐要的道理?”
“孩子,婶子一听你说话就知道你是个明事理的。”沈梨初抹了一把眼泪,“我们家耀祖对这个小舅子比亲弟弟还好,哪成想给他出了彩礼还要挨他的打。”
“这会儿他应该是带着村长去赵家讨说法了,你不信的话,可以自己去亲眼看看。”
“是啊傻孩子,信不信的,你去看看不就知道了,王婶儿都一把年纪了,还能好赖人分不清吗?”王婶儿说着,拽着柳小慧往外走。
柳小慧满脑子都是沈梨初的话。
她眼里的赵嘉伟那么好,那么通情达理,怎么能干出这么浑蛋的事?
她不相信,机械地迈着步子,跟着几个人一起往赵家走。
刚到赵家门口,就看见赵家院子门口站满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