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嘉宁对李晋早有耳闻,但是她在上京这些年,真是头一次见到他。
同是长相年轻,谢蕴章身上有岁月沉淀后的从容淡定,李晋却是带着少年的洒脱感。
他可是而立之年了。
颜嘉宁好奇他是如何保持这份少年的洒脱感。
虽然看着李晋握着文安长公主的手,可颜嘉宁知道这二人属实是表面夫妻。不然文安长公主就不会有丛誉,姜通等人了。
“陛下与皇后娘娘果然伉俪情深。臣远在边塞都有听闻。”
李晋跟在谢蕴章身后,只有半身之隔。
许是见到了好友,谢蕴章的脸上也多了轻松随意的笑容,时不时回头看他一眼。“那你还听闻什么了?只需说好的。”
李晋放肆一笑。“听说陛下卖身给皇后娘娘了。”
这话也就是李晋说出口,谢蕴章一点也没生气。“可不是嘛!这辈子,下辈子,生生世世都是她的人。”
“那臣得给陛下和娘娘立碑撰书。”
“那你可得好好给朕写,不许乱耍你那笔杆子。”谢蕴章又指向了宫外。“老师还在朝里,写不好朕让他和你说说话。”
说完君臣二人哈哈一笑。
颜嘉宁插不上言,但是也没在意,脸上带着笑容走在谢蕴章身侧。
倒是文安长公主,颜嘉宁见她一直没说话,脸上也没多少笑容,还刻意和李晋保持着距离。
不可一世的文安长公主竟然对李晋有所顾忌。
这可是颜嘉宁万没想到的。
说笑间,四人已经走到祭台上。
祭祀按部就班进行。
等祭祀结束后,谢蕴章邀请李晋到宫里一起用午膳。
“宫里规矩太多,臣就不去了。臣在外头自由散漫惯了,受不得拘束。”
李晋拒绝,可谢蕴章不依他,非拽着他留在宫里用餐。
“咱们就去坤宁宫,不在麟正殿。那些言官就是想说也说不出什么。”
这回李晋才同意。“说到底是皇后娘娘替您担着骂名,多亏呀!”
颜嘉宁仅是一笑。
她同李晋不熟,自然也不好插言。况且那边文安长公主的脸都黑得不像样子,情况很不明朗,她更不能轻易插言。
回到坤宁宫,颜嘉宁去让杨枝和柳枝准备酒菜。
李晋站在门前看着坤宁宫的院落摆设,然后回头看屋里的谢蕴章。
“陛下为皇后娘娘真是费尽了心思。”
听到他这么说,颜嘉宁抬眼去看他。
只见李晋手指着坤宁宫院里的那几棵树。
“这院里原本有一棵树是陛下年幼时摘下的。可陛下为了娘娘,都把那棵树挖掉了。”
听着还有这么一件事,颜嘉宁竟是好奇。“陛下为何要把那棵树挖掉?”
“朕和肖林芳一起种的树,不挖走还留着给你添堵吗?”谢蕴章说完还瞟了一眼李晋,意思他多嘴了。
李晋仅是嘿嘿一笑,然后坐在了文安长公主身边。
“娘娘可不是那般小肚鸡肠之人。陛下,你如实相告,想必娘娘也不会说什么。”
还没等颜嘉宁开口说话,李晋又叹口气。
“提到肖林芳,臣又想起了丛誉那混球。他有什么可不满的?他竟然敢造反!”
说到这里,他的目光阴恻恻地看向文安长公主。
虽然只是一瞬,颜嘉宁还是看到了。
李晋的眼神带着杀气。
“人心不足总是有的。”李晋的语气又缓和下来。
可是颜嘉宁总感觉这个李晋不会平白无故提及丛誉。
果然谢蕴章听到丛誉的名字之后,脸色也是一变,又怒又恨,也是无奈。
“当年圣皇让臣与他做陛下伴读,臣就看他不顺眼。又毒又蠢!要不是仗着丛家有护国有功,他哪配入宫做伴读。”
说完李晋的嘴角微微上扬。
“他终于是自己把自己作没了!”
“算了,提他晦气!”
他自顾自的又把话题转移到颜嘉宁身上。
“皇后娘娘,听说您在上京建了一条美食坊。什么时候开业?臣得过去捧场。”
“还早着呢。之前美食坊发生火灾,现下又开始重建,得需要一阵子。”
提到火灾的时候,颜嘉宁的目光扫了一眼文安长公主。
“驸马游历四方,见多识广,到时候还请驸马为美食坊提提意见。等美食坊的夜市建好,驸马可邀请长公主一起逛逛。本宫特意请了四方的杂耍团表演,夜间会非常热闹。”
李晋一竖大拇指。“娘娘是女中豪杰。臣佩服娘娘的规划。”
酒菜准备好,谢蕴章和李晋开怀畅饮。
喝到最后李晋紧紧地抓着谢蕴章的手,涕泪横流。
“哥,丛誉那王八羔子,若是犯在我手里,我必定将他大卸八块。他最不是东西!他怎么好意思反了你呢!”
谢蕴章也有些喝多了,手揽在李晋的肩膀上。
“甭提他!将来你我兄弟打天下!你来做朕的军师!将来荡平北羌,一统天下!”
颜嘉宁看到他喝多了,哪有一点帝王威严,传出去像什么样子。
于是她夺了谢蕴章手里的酒杯。
“行了,明日还有正事。就别喝了。”
李晋双眼迷离望着她。“娘娘不让喝,那就不喝!哥你不行呀,现在都是娘娘当家做主。”
“朕哪有你行。”谢蕴章顺势起身。
宽大的身形顺势靠在了颜嘉宁身上。“嘉宁说什么朕都听着!”
颜嘉宁生怕他再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忙架着他去了里间。
等她把谢蕴章放到床上,谢蕴章反手就把她拽到床上。
“朕什么都听你的。”
说完他唇边浮现一抹笑,眼底一片清明。
“你!”
颜嘉宁没想到他竟然是装的!
她要起身却被他死死搂着。
“哪也不许去!”谢蕴章突然又放大了声音。“昨晚都没睡好,现在好好陪着朕。”
外间,李晋冲着文安长公主伸出手。
文安长公主没理他。
“呵!”李晋的身体摇摇晃晃靠近文安长公主。“不乖了。”
就这一声,文安长公主就感觉骨头都凉透了。
于是她伸出了手扶住了李晋。
二人搀扶着走出了坤宁宫。
等出了宫,上了马车,李晋往后一倒,眼底也是一片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