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席话,把在场的村民听得目瞪口呆。
好像,也是这个道理啊?
眼下即将入秋,慢慢就夜长日短了,村子不通电,别的村子过来交货,怎么看得见路。
换做他们是陈稷,也肯定选一条通电的村子。
谁都不想摸黑干活。
他们不同意潮田村装电,陈稷换了一个通电的村子装货,难道这不是人之常情?
可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
他们只能大眼瞪小眼,都不做声了。
李穗生和吴丰收走了过来,扫了一眼问道,“陈稷,怎么回事?”
他们是发现这边围拢了不少人,所以特地过来看看。
“唉,为了通电的事……”
李守田无可奈何的挥了挥手,“既然你们都决定了,那就都散了吧。”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
这是陈昌荣预料不到的。
他没想到,陈稷还真就跟他杠上了。
陈昌荣吐了一口唾沫道,“哼!搞得谁稀罕一样!不通电,我也是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我们走!”
这些已经开始后悔了的村民,也只能跟着陈昌荣走了。
陈稷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忽然问道,“都认准这些支持陈昌荣的人了?”
“嗯……你想干什么。”
三人的视线都落在了陈稷身上。
陈稷说道,“以后我们就不再收他们的货,对外宣称,供货量不需要那么多了。”
李穗生点点头,没说什么。
再说,他们也实在过分,恩将仇报。
吴丰收皱眉道,“就算这样,他们也会拜托其他熟人,把货卖给我们。”
陈稷说道,“当然,他们为了生活,也只能找别的村民帮忙,但那样得到的钱,肯定会少很多。”
李穗生露出了一丝恍然之色,“你是说那些代卖的村民吃回扣?”
这段日子以来,李穗生经常和王广汇打交道,学到了不少生意场上的东西。
“这就是人性,谁不想多赚点。”
上一辈子,陈稷纵横商海几十年,这点小心思在他面前,不过是小打小闹。
“你这么做,他们会不会认为你在公报私仇?”吴丰收问道。
“有这么明显吗?”
陈稷却不在乎。
现在的他有点不爽,既然有人搞得他不爽,那他也没义务让那些令他不爽的人,继续爽下去。
他们选择了站在陈昌荣那一边,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因为,他问心无愧。
李穗生又问,“那么接下来,我们在哪条村装货?”
这个问题,陈稷早就想好了。
“麻岗村。你过去跟他林铁柱商量一下,跟他说,我想让他当个管理。”
想了想,陈稷补充道,“顺便告诉他,每天我会给他两百块工钱,什么都不用干,只负责管理好秩序。”
之前林铁柱就想找自己安排事干,现在不妨先给他一点甜头,也算提前考验一下他的人品。
没问题的话,以后他还准备对林铁柱予以重任。
林铁柱救过自己一命,这人的义气是有的。
“管理?”
李守田有些纳闷,“穗生和吴丰收负责收货不就行了,需要管理干什么?”
他觉得陈稷这是有钱没地方花了,这不纯纯的浪费钱嘛。
陈稷摇头说道,“他在潮田大队有点声望,如果没有一个人能镇得住场子,我怕到时有麻烦。”
这一笔钱必须是要花的。
由于收货地点改为麻岗村,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麻岗村村民。
可问题也在这里,他们不是麻岗村的。
没有一个能说话的人,麻岗村村民肯定有人动小脑筋,对他提条件是早晚的事。
比如要点福利。
这不是陈稷小气,不想给,而是他知道,人性中的贪婪是没有止境的。
只要他们一提出来,到时你不给那就是你的不对。
给了,那就没完没了了。
他们会一步一步的,得寸进尺,直到自己给不起,他们又会说是你的不对。
养一个像林铁柱这样的一个人,却能规避所有麻烦。
陈稷拟定了一份合同,让李穗生带过去让林铁柱签了。
之前,他犯了一个错误。
那就是他认为,都是同一条村子的,潮田村的村民,应该不会出什么岔子。
可他天真了,而这个错误他不会再犯。
半天时间,李穗生回来了。
他宣告了一条喜讯,“陈稷,林铁柱二话没说就同意了,他还说非常欢迎把收货地点定在麻岗村。”
“他还跟我保证了,我们在潮田村的遭遇,在麻岗村绝对不会发生。”
终于把这件事解决了,陈稷微微的松了一口气。
尽管他早就知道,林铁柱一定会答应,却不能确定,有没有人阻止。
李穗生不放心的问,“陈稷,林铁柱他能不能管理得了?毕竟众口难调,哪里都有唱反调的人。”
他爸是潮田大队队长李守田。
生产大队队长的主要职责有二,平时除了安排村民劳动以外,还有调解劳动中产生的纠纷。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李穗生打小就耳濡目染。
因此他对这方面非常了解。
陈稷笑道,“那就不关我的事了,要是林铁柱没这个能力,他也干不下去,所以我想,就算有唱反调的人,他都能解决得了。”
一天两百块,什么都不用干。
哪怕林铁柱每天把一百块分到跟着他的兄弟们的手上,他也还剩一百,那一个月下来就是三千块。
一个月,他就能赚一般职工十年的工资。
他相信林铁柱一定会为他解决掉所有的麻烦。
“还是你想的周到。”李穗生佩服道。
接下来几天。
潮田村的村民开始发现不对劲了。
由于装货地点改了。
他们在捕捞完海产以后,还要用斗车送到五里之外的麻岗村。
本来捕捞一天海产都够累的了,还要拉两三千斤货过去,实在是累得够呛,都不愿意了。
要知道,原先他们捕捞起来后直接就能装货了啊!
他们才认识到一件事,陈稷是潮田村的人,收货地点又是设立在潮田村,他们才能享受到这种便捷。
可是现在,这个便捷没有了。
他们反对通电,把陈稷赶走了。
怪谁?
当然是怪陈昌荣,还有支持陈昌荣阻止施工队拉电线的那些村民。
刚开始时候,他们只敢在背地里说说。
后来他们又发现,那些支持陈昌荣的村民捕捞上来的海产品,陈稷直接不收了。
这不活该吗!
这非但没让他们解气,反而更气了。
你们不想干,那就别干了对吧,却把他们也害惨了。
几天前集合在一起支持陈昌荣,反对陈稷往潮田村拉电线的村民们,每天都要承受其他村民的冷眼,本来心里就不是滋味儿。
眼下陈稷不收他们的货了,也都急眼了。
谁想回到以前,过着那种给大集体干活,吃不饱穿不暖的苦日子!
他们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办法,找同村的人,帮他们代收。
可是。
那些支持陈稷的村民,本来就对这些吃里扒外的有怨气,哪又能白白干活?
陈稷现在是两分钱一斤收购,他们直接就砍到了五厘钱一斤。
理由是帮忙代收有风险。
谁不知道你们这些人得罪了陈稷,所以才不收你们的货。
万一让陈稷知道了帮忙代收这件事,岂不是就连自己也干不成了?
反正你爱给不给!
不给,那我也不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