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元素?要那东西干什么?”
张振万一脸迷茫地看向赵秉璋跟刘威铭。
“当时在学校学习材料时,我发现加入一些稀土元素对钛合金性能有非常显着的提升,当时因为学业问题,很多只是进行了理论论证。厂里的银河一号运算能力强,我设计了一个模型,把tc4的材料配方进行了各种计算……”
刘威铭解释着。
中国研制钛合金的历史,还得从苏联156个工业援助项目开始。
不过最早中国获得的是tb2钛合金技术。
tb钛合金是由相固溶体组成的合金,强度高,却稳定性差;由相固溶体组成的钛合金则是tA,组织结构稳定,具有很高的耐磨性跟抗氧化能力;双相合金的则是tc。
tc钛合金综合了tb跟tA两种合金的性能,是飞机发动机叶片、涡轮盘、机体结构件等关键零部件的主要材料。
国内已经研究出了tc钛合金,却由于国际封锁,配方不稳定、工艺不完善等原因,生产出来的tc4钛合金性能不稳定、质量差。
国内使用的都是靠高价进口。
这也是国内涡轮风扇研究进度一直得不到突破的关键。
刘威铭毕业的国防科大虽然不以材料领域着名,却因为导弹属于学校核心专业,对特种材料需求大,尤其是涉及航空航天领域的材料研究,在国内也属于领先水平。
“tc4钛合金主要配方是以ti为主要材料,加入5.5~6.5%的Al(铝)、3.8~4.2%的V(钒)构成,配方里的化学成分占比哪怕只有0.1%的差距,材料性能都有所不同……”
赵秉璋作为619的总工,对这种核心材料非常熟悉。
他开口向张振万等人介绍着基础知识。
“稀土元素中,铈(ce)在降低合金密度的同时,可以提升钛合金200mpa以上的强度;镧(La)主要提高钛合金的个塑性跟韧性,加入后,可以让钛合金在超过800的高温中保持稳定性;而钇(Y)则可以细化晶粒,提高强度的作用……”
刘威铭知道,说这些都没有太大意义。
厂里几人没有一个是材料专业出生的。
“小刘同志啊,专业的东西你就不用浪费时间讲了,直接告诉我哪里能搞到你需要的稀土元素……”
果然,没等刘威铭介绍完,张振万就打断了他。
不是他不给刘威铭展现技术水平的机会。
实在是……
赵厂长听得头大!
“首都,有色金属研究院下面的稀土研究所……这样吧,我把需要的稀土元素写下来。”
刘威铭无奈。
刚说完,王兴国就狗腿地把笔递给了他。
张振万也递上了随身携带的工作笔记本。
“这会不会有些少?材料的单位不应该都是吨?你这上面是不是写错单位了?”
看到刘威铭写的都是公斤,张振万无语了。
才给厂里挣了几个亿,出手这么小家子气。
“稀土元素作用巨大,在材料配方中占比不会超过7,没有必要搞那么多……”
刘威铭懒得解释。
随着科技的发展,稀土元素将会越来越重要,几乎未来所有的科技产品都离不开稀土元素。
哪怕目前中国稀土出口占据国际市场大部分份额,到了90年代更是会直接占据全球90%的出口市场,但是国内对稀土的研究并不深入。
主要原因在于国内技术的落后。
导弹、激光这些,都离不开稀土元素,不只是制导系统中的集成电路上使用。
第二天一早,张振万就踏上了北上的列车。
在同日,叶永安带着国防科工委支援的三十多名平均年龄三十多的技术骨干到达蓉城。
“赵总,您才是总工,我去给他们安排工作不合适。”
在跟新来的技术人员见面后,赵秉璋让刘威铭给新来的安排工作,刘威铭直接就拒绝了。
自己要话语权,可不是为了去给每个人安排工作呢。
“我这还忙着呢!对了,如果里面有搞金属材料的,先安排给我,材料搞不定,pL-4导弹改进工作不算完。”
这阵,材料研究室里就刘威铭一个人。
从各种金属元素粉末的提纯,到模具铸造,再到高温烧结,然后进行理化分析,统统都是自己一个人。
累。
进度还慢。
很快,三名比刘威铭年龄大不了多少的年轻人就被赵秉璋带到刘威铭面前。
“这位是刘威铭工程师,也是厂里技术创新科科长……”
“三位,这里是目前我们工作的相关资料,这几天得辛苦大家一番。”
刘威铭没有废话,直接就把相关资料给几人,“你们自己选择分工吧。”
说完,也不管几人的反应,直接由投入到新的配方实验中去了。
银河一号模拟计算可以节省大量的实验时间,却无法节省所有时间。
筛选出来的配方,需要进行实验,然后利用实验数据改进银河一号的模型。
“加入稀土的钛合金?”
“钛合金加入稀土元素,能有什么用?”
“我的天,这么多数据,得进行多少实验啊!”
三人看到资料,顿时傻眼了。
他们都是恢复高考后学习材料工程的大学生。
年龄最大的彭宏也不过才34岁,是78级华清大学材料专业的高才生,根本没听说过钛合金加稀土元素能有什么用!
另外两人则是来自首都大学跟首都工业学院的材料专业。
同样没听过。
稀土元素能提升金属材料性能跟强度。
钛合金强度本身就高。
用得着加入稀土元素?
真的有用,世界最先进的美国跟苏联能不加稀土元素?
“刘工,钛合金本身强度就高,加入稀土元素,是不是……”
彭宏不知道刘威铭的来路,对方比自己年轻,居然是总工。
在他看来,对方只能是推荐上大学的工农兵学员。
工农兵学员基础差,进了大学还学初高中的基础,自然不被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人看得起。
“那边有结果,加入稀土元素后,tc4的密度降低,从原本4.452g\/cm3降低到4.438g\/cm3……”
刘威铭懒得讲道理。
直接让他们去看他办公桌上的实验记录。
彭宏也不客气。
当他看到满满几页全部都是实验结果,甚至实验的编号样品也都一一陈列在样品柜。
“难道稀土元素真的能提升tc4钛合金的性能?”
彭宏感到不可思议。
以前他就没想过。
要提升材料性能,一方面研究材料配方中各化学成分的比例调整,另外就是在生产工艺上入手。
加入新元素后有太多不确定性,难度甚至不比研究一款新的材料低。
“加入稀土元素后,材料配方居然稳定了下来?虽然密度有变化,但是强度等都没有太大波动啊……”
另外一人看到实验数据后,惊呼了起来。
刚来619,他们就被这个以前不曾听过的单位给震惊了。
“稀土元素的重要性,不只是提升材料性能……实验室里只有少量用于研究的稀土元素,等几天镧(La)、铈(ce)、钇(Y)等稀土材料到了,咱们才会正式展开。根据银河一号的模拟,加入了这些元素,tc4的密度能降低到4.3g\/cm3,工作温度提高到1140,强度提升280mpa……”
什么?
即使来自最顶尖大学的几人,此刻也都被刘威铭口里随意说出的数据给惊得目瞪口呆。
提升这么多?
只是tc4加入了稀土元素就提升这么多,如果在高温合金中加入稀土元素,岂不是困扰国家几十年的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巨大难题瞬间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