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计较?”夏薇怒斥,“亏你说得出来,槿尧所出的银子有多少落到你的口袋,大哥你心知肚明,他拿的银子有凭有据,这么多年加起来,少说得有上百两了吧,如果要平摊,大哥你又拿了多少?”
“还有,槿尧是为了救你受的伤,你有说过一句抱歉吗?为了不出药钱,直接把槿尧从保和堂带回来,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口口声声说要槿尧孝敬父母,那你呢?你给过多少?是不是要一起把槿尧的药钱也给了?”
夏薇不给他们思考的机会,趁热打铁道:“若是今天断亲了,我承诺的五十两我会照给,再另外给爹娘十两银子,用来以后养老,若是不答应,我就去官府控告你们,看有没有当官的为槿尧这个秀才做主,再去官府控告娘和大嫂,还有我的小姑子谢椿,你们这些年是怎么虐待我的。”
官府当然是会向着谢槿尧,还有夏薇的伤,当时可是有村民看到了,这些都是抵赖不掉的。
谢家栋被说得哑口无言,让他拿银子跟谢槿尧平摊,还有赔谢槿尧的药钱,这是杀了他都不值这个价啊。
谢老娘看了看谢老爹,她知道这时候撒泼打滚是没用的,只是谢老爹也没了应对之策,毕竟他这个二儿子,说的都是事实。
再闹下去,要是真去了官府,他可丢不起这个人。
这时候,谢三叔说话了,只见他悠悠开口道:“二哥,当年槿尧出生的时候,你们确实是亏待他了。”
说到谢槿尧出生,谢家二老立马警觉起来,特别是谢老爹,一直没松口断亲的,他三弟一开口,谢老爹立马说道。
“行,断亲就断亲,只要老二你不后悔就行。”
谢老娘很不甘心的,但她也不敢再闹,只能默不作声的站在谢老爹身后。
夏薇和谢槿尧同时松了口气,这事总算是解决了,就是谢三叔说的话,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夏薇是好话歹话都说尽了,谢家二老也没有同意,没想到谢三叔,一句话就搞定了。
谢家二老一点头,村长立马让夏薇拿出笔墨,当场写断亲书。
写完后,谢家二老按了手印,谢槿尧也毫不犹豫的按上手印,同样是三份,谢槿尧和谢老爹各一份,村长手里那份作为证据,以后是要交到县衙留档的。
等这一切尘埃落定,夏薇才拿出十两银子给谢老娘。
谢老娘是个见钱眼开的人,看到银子,她又忘了刚刚发生的事情,喜滋滋的往外走了。
谢老爹临走时又说,“非要闹成这样,今后有你们后悔的。”
夏薇也不甘示弱的回道:“谢谢爹提醒,不过,不会有那么一天的。”
人都走了,何月如才把三孩子放出去玩,她看谢槿尧情绪还算稳定,才开口道:“女婿,你也别难过,以后有清净日子过了,也算得上是好事。”
谢槿尧点头,疲惫的靠在床头闭目养神,本来对自己父母就不抱任何希望,还有啥好难过的。
夏薇拉了自己爹娘一下,说:“爹,娘,你们赶路也累,要不去大宝和小宝的房间休息一下?我做好饭叫你们。”
“休息什么?”何月如推着夏薇往外走,“让你爹照顾女婿,我们娘俩去做饭。”
见夏薇和何月如一出来,小宝丢下她两个哥哥就往厨房里跑,一屁股坐在灶前,就等着夏薇帮她生火了。
何月如见状,二话不说就开始凶起来,“小川,是不是欺负你妹妹了?你皮痒了吗?”
夏鸿川一头雾水的跑进厨房,“奶奶,我没有欺负妹妹,是她自己来厨房的。”
夏薇正要解释,小宝很有担当的自己站起来,“姥姥,我是来帮娘亲添火做饭的,昨天是大宝,今天轮到小宝了!”
何月如这下才知道事情原委,对小宝温和道:“哎哟,我的宝贝真听话,不过有姥姥在,你可以去和小川哥哥玩,等姥姥回家了,你再帮娘亲添火。”
小宝看了看夏薇,直到夏薇点头同意,她才蹦蹦跳跳的跑出去了,添火虽然好玩,但她也想跟小川哥哥玩。
这会儿厨房里就她和何月如,夏薇拿出一点内脏和鸡脚,打算先卤一点出来,今天中午就尝尝味道。
刚拿出来,何月如就皱眉道:“薇薇,你弄的啥呀,这玩意儿有人吃吗?”
“娘,你放心,一会儿好吃得让你们停不下来。”
何月如还是不相信,但她也没有说什么,只管帮夏薇打下手。
夏薇把卤料先在小锅里熬着,然后把需要卤的鸡脚和内脏清洗干净,放大锅里焯水去腥味儿,等卤料熬开了后,她才把东西放进锅里卤着。
香味儿很快就出来了,何月如还有点不敢相信,平时没人吃的东西,被她女儿弄得香味扑鼻。
连院子里的小川和大宝小宝都闻到了,三孩子挤到厨房来,夏薇一人分了一块儿,让他们出去吃,就连小小宝也得了一块儿。
“娘,你也来尝一个。”
何月如忍不住的点头,“行,给娘也来一块儿。”
夏薇夹了一块鸡胗给她娘,何月如浅尝了一口,立马睁大眼睛,“脆脆的还很入味儿,很香的,一点都不腥,这是谁教你做的?”
哎呀,这要怎么解释?
何月如对她小时候的事情可是了如指掌的,总不能再用忽悠谢槿尧那一招吧!
见夏薇不说话,何月如又问,“薇薇,有什么事吗?娘在跟你说话呢!”
夏薇回过神来,解释说,“是保和堂小斯教的,我不是经常去给槿尧拿药吗,那里小斯说有几味药材,一块煮东西吃,就是这个味儿。”
“哦,难怪呢,我说怎么有股淡淡的药香味儿。”
夏薇又说,“娘,明天我再多煮一点,要是大家都说好吃,我就告诉你方法,等嫂子生了孩子,让她跟大哥去镇上卖,说不定这门生意还能做成呢!”
何月如转念一想,一年四季就守着家里那一亩三分地,还不如去镇上谋个生意,总比待在家里来得实在。
何月如当即答应,“行,娘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