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朝堂腥风血雨之时,隆庆四年的春节如期而至。

北京城的街道显得十分的热闹,很多百姓都上街购置年货,家家户户都帖上春联迎接新年的来临。

自从徐阶离任后,内阁正式进入了林晧然时代,先后推出刁民册、考乘法和重工商等政策惠及于民,致使百姓的生活明显有所改善。

随着百姓的家庭人均收入得到提升,有更多的余钱来置办年货,致使这个春节显得越来越有年味。

“今年总算是能吃上肉了!”

“呵呵……我家不仅吃肉,还给孩子做了新衣裳!”

“你们这算什么,隔壁的赵四人傻得很,但人家今年都要燃烟花了!”

……

这个时代的百姓所追求的并不多,并没有那么多的野心家,很多人家只要在过年吃上一顿肉便已经十分知足,但而今的生活质量明显比这要好。

联合钱庄亦是承担起历史的使命,在年前的几天时间里,伙同京城的各大商号一起给京城的贫困户送去了温暖。

一条长长的五花油,一斤食盐、十斤精米,一担蜂窝煤和一匹雷州布等,这足让生活在贫苦线的百姓感激涕零。

联合钱庄能够在京城站稳脚跟,甚至在全国顺利地编织一张金融网络,其实离不开他们对慈善事业的支持。

华夏其实是一个十分感性的民族,在你心里装着百姓的时候,那么百姓亦会想方设法以十倍报之。

今年的鼓楼大灯会仍旧十分热闹,哪怕去年的销售总额已经创下历史新高,但今年仍旧是再攀新高,彰显着这个时代的繁华景象。

只是跟百姓的春节不同,皇家和官员的春节却呈现着另一番景象。

在年初一的元旦宴上,从徐家抄家获利良多的隆庆再度一掷千金,在午门广场举办着万岁鳌山灯等活动,给京城的热闹再添色彩。

每当这个时候,却是官员最为活跃的时期。

不仅是在京和京城附近一带的官员,很多地方官员都是掐着时点来京拜山头,故而这个时候的官员数量往往是平时的一倍以上。

他们的重心并不在吃喝玩乐上,亦不在家人团聚上,而是想方设法地编织着关系网。

由于今年是京察之年,林府门槛被踩碎了,很多京城或南京官员纷纷想要抱上林晧然的大腿,哪怕仅能混个脸熟。

虽然当今内阁首辅是李春芳、次辅是郭朴,但是谁的心里都十分清楚,在人事上的话语权最大的其实是林晧然。

此次京察,不论是想要顺利通关,还是想要更上一层楼,能得到林晧然的青睐已然是最核心的因素。

“下官光禄寺卿黄华给林阁老拜年了!”

“下官右通政使杨思忠给林晧然拜年了!”

“下官太仆寺卿朱大器给林阁老拜年了!”

……

在春节期间,京城四品以上的官员几乎都在林晧然的府邸走了一遭,他们的姿态要多谦卑便有多谦卑。

林晧然对着这些一心想要权力的京城官员亦是瞧得十分清楚,只是并不像徐阶那般笼络所有的官员。

却不论是增强自身的实力,还是要推动优胜劣汰,都需要在明年淘汰一批京城的官员,用更有能力的官员顶上去。

跟着很多官员的认知不同,他反倒觉得经过地方任职的官员更有能力,故而会让一些地方官员腾出位置。

正是如此,虽然面对很多说情的官员,但却并不打算照单全收,却能推则推,而一些官员注定是要革职或外放。

像光禄寺卿黄华则要革职,右通政使杨思忠会提拔到左通政使,而下官太仆寺卿朱大器会外放地方出任巡抚。

虽然京察还没有开始,但一些事情早已经悄然推动。

时间到了三月,京察的结果如期出炉。

此次考察两京官员及地方督抚,在公布结果之时,看到此次京察竟然罢免官员达到八十六人之多,当即引起了一片哗然。

只是在细看名单之时,很多官员则是释然,毕竟这八十六人中,徐党残部和山西帮便占了大半,像刑部左侍郎徐陟被罢官则不会有人异议。

经过这小半年的清查,查抄徐家的工作亦是已经完成,所抄得的财物价值远在严家之上。

正是基于这个基调,徐党和山西系官员在京城几乎是没有了容身之地,或被外放地方或被罢免官职。

借助京察的这股风,亦是开始冠冕堂皇地完成了大清扫。

翰林院侍读学士王希烈是地地道道的词臣,曾经主持过顺天府的会试,前程可谓是不可限量。若是不出意外的话,将来有机会入阁拜相。

只是王希烈因为是徐阶的门生,当年亦是得到徐阶的提拔和栽培,哪怕王希烈不在京察之列,却是被平调到南京翰林院担任侍读学士。

如果说国子监还有一些权限,但到南京翰林院确实是彻彻底底的养老,却是已经没有前途可言了。

跟着王希烈相似的命运还不少,哪怕是贵为词臣,凡是跟徐阶有牵扯的官员亦是纷纷被外放地方或南京养老院。

此事倒不全是林晧然党同伐异,而是徐阶富敌严家的家财被查抄出来,跟着徐阶关系密切之人自然要受到牵连。

值得一提的是,若不是文渊阁大学士张居正是隆庆的帝师,单是他跟徐阶的这份关系,恐怕亦是无法再伫立于朝堂之上。

虽然张居正现在保住了位置,但其声誉还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毕竟没有徐阶的提拔,张居正又怎么可能从翰林侍讲学士两、三年工夫便入阁拜相,甚至张居正进入裕王府讲学亦是徐阶推荐的结果。

正是如此,张居正不仅失去了徐阶给他留下的徐党政治资源,甚至已经失去了问鼎首辅宝座的可能性。

只是历史的车轮已经滚滚向前,崛起的势头变得势不可挡。

京察和抄家结束后,整个朝堂仿佛打开束缚在华夏身上的枷锁般,华夏的经济宛如苏醒的巨龙虎视眈眈地望向了海洋。

随着上海、宁波、福州、广州和雷州打开海外航线,致使大量的商品流向了东海、南洋和西洋,从而换得源源不断的金银和其他国家的商品。

越来越多的华夏地方势力或勇于探索的冒险者扬帆远航,便是追逐着海外的财产,致使开海已经变得不可逆转。

另一方面,联合商团成为华夏民族的开拓者,在澳大利亚深深地扎根,将最优质的铁矿石运回大明。

终究而言,这是一个大航海的时代,而华夏想要真正的崛起,那么就要乘风破浪,取得航海时代所带来的机遇。

四大市舶司都履行着他们各自的职能,面对着越来越多涌向海外的商品,他们的进项正在填补着大明财政的亏空。

哪怕一直依附在大明身上吸取精血的宗藩禄米,尽管隆庆迟迟不肯下决心改制和削减,但大明财政的改善同样显而易见。

时间悄然来到六月,在林晧然操纵全局之下,整个大明朝越来越专注于发展,慢慢地呈现着一副盛世的景象。

正如那位伟人所说一般“发展才是硬道理”,随着大明越来越重视发展,很多矛盾变得不那般的尖锐。

昔日为了争水而两村械斗,只是随着红薯、土豆耐旱作物的推广,加上各地的手工业发展,让地方解决矛盾的手段变得更加的温和。

隆庆在受李芳的提醒后,一度有意将南京礼部尚书赵贞吉叫回来制衡林晧然为首的内阁,但却是遭到了赵贞吉的拒绝。

倒不是赵贞吉不愿意谋夺礼部尚书乃至入阁,而是他自知现在的百官是以林晧然马首是瞻,自己回到京城还要跟以林晧然为首的内阁打擂台,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以现在的朝堂形势,早已经失去跟林晧然为首文官集团分庭抗礼的土壤,而今的文官集团是空前的强大。

隆庆其实亦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本质还是一个没有什么权欲的帝王。至今登基已经近五年,只是很少会主动召见官员,一直都是专心在后宫享乐。

正是如此,隆庆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所有的国家大事都是由内阁来操办,而很多政令无疑是出自林晧然之手。

紫禁城,金銮殿。

这一日清晨,百官跟以往一般来到这里上早朝,显得井然有序地站在那里,每个官员都显得神色专注。

兵部左侍郎吴桂芳待到前面的官员奏事完毕,便是上前奏事道:“皇上,我朝内外卫兵分隶五府,为避免强臣握兵之害,永乐末年遂结营团操,乃以三千、神机二营统之,因号为三大营。正统末年改为十团营,弘治间为十二团营,正德间增东西官厅。嘉靖二十九年,严嵩建议于五府之外设戎政府,握内外兵藉。后成国公朱希忠等二十人请收戎政武臣及印,仍三大营。三大营各一将领之,赐敕,以文职大臣一员为总理,无事居营训练,有警则总兵挂印出征!”

文官集团亦是有着自己的利益,此次已然是想要将手伸向拱卫京城安危的三大营,要在其中设置一名总理文臣。

一旦在三大营设下总理文臣,那么三大营无疑是落到文官集团的掌控中,甚至战时能够直接领军出战。

殿中的官员都知道吴桂芳打的如意算盘,不由得纷纷抬头望向龙椅上的隆庆。

身穿龙袍的隆庆正端坐在龙椅上,只是这时脸色显得苍白,额头上冒出一层虚汗,双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皇上!”站在旁边冯保突然注意到隆庆的异样,不由得轻唤一声道。

殿中的官员早已经习惯于这个几乎不发一言的隆庆帝,只是看到隆庆脸色明显不妥,不由得暗自一惊。

“太医!通传太医!”郭朴看到隆庆肥胖的身体往左边一倒,不由得惊呼地道。

这……

殿中的官员看到隆庆突然犯病,不由得呆住了。

虽然大家都知道隆庆吃了不少的媚药,甚至吃了很多嘉靖所遗留的丹药,但都认为隆庆正值年壮之时,这些举动无伤大雅。

只是谁能想到,三十多岁的隆庆竟然会犯病,而且看样子似乎很严重的样子。

隆庆的脑袋隐隐发疼,对着扶着自己的冯保道:“朕脑袋难受,送……送朕回寝宫!”

“摆驾回宫!”冯保得到命令,亦是急忙传命道。

一行小太监闻讯而来,先是将隆庆抬着离开这里,而后放到那个玉辇上,直接将隆庆直接是送回了乾清宫。

值班的太医很快赶到乾清宫,只是隆庆躺在床上后,似乎刚刚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整个人突然恢复了正常。

两名太医在认真地检查后,亦是给出了诊断结果:隆庆的身体无恙,只是近期休息不好所致,吃一些安神的汤药和多休息则可。

面对这个诊断结果,很多官员不由得暗暗地松了一口气,本以为隆庆可能会突然间暴毙,却不想是虚惊一场。

“还好,老夫差点以为皇上……”陈以勤长舒一口气,只是话说一半的时候,便是生生地咽了回去。

李春芳等人自然知道陈以勤想说什么,只是自然不好捅破,而李春芳注意到林晧然脸色凝重,便是进行询问道:“林阁老,你似乎有心事!”

“元辅大人,立储之事不能再拖了!”林晧然抬头望向李春芳,显得十分郑重地提醒道。

虽然此次诊断是缺少休息所致,但他心里隐隐感觉并不是这么一回事,毕竟隆庆是因病早逝。敢情历史应该没有发生偏差,甚至还提前了。

他亦不确实隆庆是死于色痨还是中风,只是不管是隆庆染的是哪一种疾病,以这个时代医疗水平已然都是无解。

从国家利益层面,隆庆过世无疑算是一件好事。不过隆庆一旦过世,却是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将来的皇帝人选还存在一定的变数。

一旦皇位落在皇长子朱翊钧的头上,那么自己会处于极度不利的局面,而华夏可能重蹈明亡于万历的覆辙。

一念至此,他知道想要扼杀这种可能性,只有尽快将皇嫡子推上太子位,这样才能将自己的前程和华夏的命运掌握在手中。

李春芳等人听到林晧然这个提议后,先是一阵愕然,而后领悟到林晧然的意图,便轻轻地点头同意。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穿越之生存指南秦汉之召唤天下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琴师好风流庆帝元年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重生之厨女当家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山河血我在大宋搞科技!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从屯田开始大唐第一世家悟性逆天:风流小状元震惊大唐南北朝打工皇帝高武大秦:秦始皇!天命之子从农家子到状元郎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伏羲夫妻肝在水浒,唯我独尊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冰冷王爷每晚要我哄睡原始大厨王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历史追光者邪王追妻绍宋三国之权谋天下殖民大明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神级火爆兵王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的谍战日记这个王朝叫大兴我就是要做皇帝大国崛起:穿越古代当皇帝游医变皇帝,都是娘娘太美惹的祸强明:我将现代物资搬运到大明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魏武侯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寒门出了个状元郎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边关潜修十年,开局我举世无敌带着武库回明末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