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三百七十三章

年底,李渊归葬献陵。

李世民让太常寺在献陵旁边给自己搭建了一座小院子。

他与长孙太后搬出大明宫,搬到小院子里给李渊守墓三年。

没过几天,李元吉找到太常寺,要在献陵建一座一模一样的小院子尽孝。

这个要求太常寺不能拒绝,李世民也不能说什么。

李元吉表态,其他的兄弟也不甘示弱。

李元景、李元昌、李元礼、李元嘉、李元懿等哥几个也纷纷搬到了献陵。

除了滕王李元婴表示要陪着母亲柳太妃养病外,李世民其他还在世的兄弟全都搬到了献陵附近守灵。

等到各位王叔整整齐齐的搬到献陵,李承乾突然感觉自己好像是被架到火上烤了。

了解内情的人知道这是王叔们自发的尽孝之举,不了解内情的人呢?

老爷子前脚刚走,后脚侄子就把叔叔们给发配去守陵了......

皇帝侄子也忒不是东西了!

外界的声音让李承乾心里很不是滋味,找吴正义诉苦。

吴正义懒得管皇家的家事,他对西域铁路的建设情况更加在意,而且吴闵醒来之后,第二轮的技术扩散也正式开始,有很多事情都需要他与吴闵去处理,没时间管闲事。

参加过天元九年的第一次朝会,他便去了兰州,视察这里的黄河大桥工程。

李承乾抽空跑到老爹那里寻求安慰,顺便请教一下该怎么处理皇家内部的事务。

他想通了。

既然注定要背上一些骂名,还不如借这个机会调整一下皇室成员的待遇问题。

李世民在位时已经对宗室的管理做出了一些调整,不过他对宗室的人有些下不去手,只是加强了对宗室成员的管理手段,对于宗室的待遇非但没有削减,还大幅度增加了宗室的开支。

成家的王爵每年可以拿到三千贯的补贴,公主可以拿到一千五百贯的补贴,有司职的还可以拿到一份可观的薪资。

成家的公爵每年可以拿到两千贯的补贴,县主可以每年得到五百八十贯补贴,司职薪资另算。

以大唐物价水平,这些补助和薪资足够他们过上极高质量的生活了。

此外,宗室成员手里还有大量的土地、宅邸、商铺、商船、矿产等资产,每年的收益比他们的补助还多。

而且宗正寺每年还会给宗室们发放很多市面上抢手的商品来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婚丧嫁娶、教育、医疗等都有宗正寺出资操办。

可以说,大唐的宗室只要不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有自由、有钱花,应该是历代王朝中过的最舒服的宗室了。

宗室们过的舒服是建立在国库和内帑每年超过三十万贯的巨大开销上的。

这些年,大唐经济迅速发展,给宗室多花些钱对朝廷和皇帝来说不算什么事。

问题在于,优越的生活条件刺激下,又没有来自其他方面的威胁,宗室成员的数量激增。

仅仅是贞观年间,五福以内宗室的数量就从不到三百人扩展到了两千余人。

再这么发展下去,用不了五十年,宗室的成员数量就可能过万!

到时赡养宗室就会成为一个巨大的负担。

近年来朝堂上已经有不少人提出过削减宗室待遇的问题,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而被搁置。

李承乾倒是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不过他一直下不了决心,生怕别人说自己刻薄寡恩。

现在好了,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而且还是那种甩都甩不掉的锅。

虽然这件事他可以解释,但结果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越描越黑。

反正要背锅,还不如快刀斩乱麻,解决掉宗室这个悬而未决的麻烦。

李世民没有点头,而是让李承乾去和自己的那些兄弟姐妹好好谈谈。

这种事情他不愿意参与,李承乾只好在献陵来回折腾,和叔叔们拉家常。

最终,李元吉和李元昌站了出来,给宗正寺写信,提出对宗室制度进行改变。

李承乾回到长安,又到李孝恭、李道宗和自己那些姑姑和兄弟姐妹家里拜访。

李泰、李恪、李佑、巴陵、长乐、高阳、李崇义、李承道、李承宗等站出来力挺皇帝启动宗室制度改革。

李象接到了自己的第一个正式任务,和李佑一起去晋阳与陇西李氏的长辈们去谈这件事。

朝堂上有李元吉和李元昌这样的皇叔辈支持,还有掌握着庞大力量的王爷公主力挺,朝廷更是盼着新的宗室制度能减轻朝廷的负担,所以通过新的宗室制度几乎没有阻碍。

唯一的障碍就在那些晋阳的近支皇族。

他们可没有直系皇族的家业和眼光,就是靠着田产和朝廷的补助生活,对于降低皇族待遇的反应相当激烈。

别看李象贵为太子,但是在晋阳,不摆出太子仪仗,吃饭能不能上座都是个问题。

没办法,辈分低呀!

谁都能对他呼来唤去。

李象对于晋阳的近支皇族印象极差又无能为力。

不过,李佑这个浑人可不管那些,把亲王驾摆出来,拎着晋阳令的后领子就进了府衙的档案室。

在档案室待了三天,然后他就带着厚厚的一叠案卷挨个去踹老亲戚的家门了。

李渊和李世民对于近支皇族的态度就是睁只眼闭只眼,只要闹得不过分就当没看见。

这么多年过去,晋阳皇族的人犯下的事情可不少。

李佑每踹一家的门,就扔下几份卷宗:“要么你们闭嘴,要么本王依法办事!”

晋阳皇族的底子都不干净,想要拿辈分压李佑,不想把事情闹大。

李佑在这个世界上只服三个人,一个是李世民,一个是李承乾,还有一个是吴正义,这些近支皇族还想拿辈分压他,基本就是找死。

李佑都不带搭理他们的,只给他们三天时间考虑。

如果到期不宣布支持新的宗室制度,那些案卷就会出现在三个地方:

宗正寺、大理寺和贞观报任选其一!

三天,这个时间点卡的非常巧妙。

因为三天时间根本不够他们跑去长安喊冤。

李佑让人掐断了电报线路,还堵了公路,完全不给晋阳皇族串联其他人的机会。

李象被李佑的操作给惊呆了。

“王叔,您这样搞不会出什么事情吧?”

老李家可是造反起家,要是把那些人逼急了,他和李佑的处境可就危险了。

李佑不屑道:“要是敢杀敢拼的老一辈还在,叔自然不敢这么做,不过现在嘛,他们早就烂透了,没有了老一辈的勇气。”

他扶住李象的肩膀道:“大侄子,叔今儿教你个乖。”

“对于皇族成员,不能采用养猪的方式,那样只会让他们变成米虫。”

“叔是混蛋,但是叔文知天文地理,武能带兵打仗,你的其他几个王叔和姑姑也都有一技之长。”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只有让宗室成员拥有一项安身立命的技能,才能真正保持皇族的活力。”

“而晋阳的这些人大部分都废了,让他们安安稳稳的渡过余生就是我们最大的善意。”

李佑的话说的很有道理,李象把他的话记到了小本子上仔细琢磨。

三天时间未到,便有许多人上门服软。

李佑亲自写了一份备忘录,让他们签字画押。

他当着他们的面将那些卷宗烧成了灰,并警告他们道:“这件事到此为止,你们的那些罪行可以既往不咎。”

“但是,如果你们还是老样子,下次来的人可就不像本王这么好说话了,你们大概听说了,琼崖侯在四处规划铁路,如果哪一天他老人家撞到你们的糗事,可不要说本王没有提醒你们。”

李佑搬出琼崖侯三个字,心中还有些不忿的人立刻收起了其他的心思。

吴正义那家伙可是真敢把他们给灭了的存在,皇帝都救不了他们!

当初对赵郡李氏出手,那可是一点余地都没有……

李佑顺利完成任务,只是他看到亲戚们连最后的血性都没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李象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回到长安和老爹汇报。

李承乾一点都不高兴,把他踢去工部给李泰当秘书了。

李佑拿着备忘录交到宗正寺,新的宗室制度便开始推行。

新宗室制度规定:

五服内的宗室成员待遇减半,配偶及其子女的封号爵位只能按规定递减传三代,若想继续保留封号爵位,需要经过宗正寺批准。

宗室成员成家之后,家中一切经营自负盈亏,不能再使用皇家的名号不当获利。

出五服的皇族成员便不再是宗室,但可以享有宗正寺提供的教育和医疗待遇。

所有皇族成员都要在基础教育后接受不少于三年的职业教育,这部分花费由内帑承担。

李承乾下手非常狠,相当于强行斩断了宗室与陇西李氏的关系,也甩开了李氏皇族身上最后一点的世家影子。

从此之后,皇家是皇家,李氏是李氏。

皇族对李氏唯一的照顾就是在教育和医疗上,给他们自谋生路的技能和基础的医疗保障,但是绝对不会再给他们其他的特权。

对于新的宗室制度,除了那些利益受损的远支皇族外,大唐上下基本都是持欢迎的态度。

朝廷节约出赡养宗室的投入,便能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大唐的其他方面。

李承乾是个实干派,前脚削减了宗室待遇,后脚便将这些资源投入到了教育和医疗之中。

当然,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

李承乾亲自去了一趟晋阳,监督陇右李氏分家。

陇右李氏一分为五,分别迁移至渤海道、黔南、岭南、江南和东南各地。

自此,辉煌了三百余年的陇西李氏也走向了瓦解。

李承乾用行动告诉世人,大唐不允许有人凌驾于国家之上。

这件事的影响很大,不仅是让残留的士族势力瑟瑟发抖,生怕皇帝再次打击自己,还让大唐剩下的唯一士族——孔氏夜不能寐。

不断有人出面试探皇帝和朝廷对孔氏的态度。

不过李承乾的想法和吴正义一样,并不想对圣人后裔出手,而是要等其自然落地。

儒家上下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孔氏还在,儒家的门庭就在,不至于连与琼崖学派对抗的根基都没了。

自从琼崖学派随着吴正义的横空出世出现在大唐,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

吴正义对琼崖学派的定义是开放包容,不排斥其他学派的理念,加上及其实用的知识与生产力之间的快速转化,让相当一部分底层百姓迅速认可了琼崖学派的作用。

大唐现在拥有超过一万一千所小学、六百多所中学,还有蓝田教学城、琼崖学院这两个大唐的教育和学术中心,关中学院也将要完成建设,论普及性远超传统的书院和私塾,三十多年间向民间和朝廷输送了大量的人才。

这些人已经成为大唐的中坚力量,他们形成了一套新的社会运转机制,让传统的儒家教育模式岌岌可危。

虽然有孔颖达等人在努力改变这种局面,但是效果只能说聊胜于无。

琼崖学派来自后世,理论上是儒家思想与科学体系结合的产物,可这种结合是耗费了数百年时间才完成的,与这个时代的儒家而言,陌生感远大于熟悉感,想要在区区几十年时间里完成两个学派的融合简直是天方夜谭。

儒家教育体系的岌岌可危倒逼着他们不得不加快融合的速度。

很多传统的书院和私塾,包括国子监和宫中小学都引进了自然科学的教学内容。

效果也算可以,至少每次的科举之中,都能有相当部分的儒家弟子进入朝廷的雇员和官员体系,不至于让儒家丧失所有话语权。

孔颖达多次和吴正义讨论过两家学派合并的可能。

吴正义很清楚两家合并不是不可以,但是需要足够的时间来催化。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儒家和琼崖学派将维持现在的状态。

除非出现几个天降猛男,可以将两个学派的差别抹平,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融合的过程。

只是吴正义更清楚,自己不是那块料,而其他人更是不可能。

所以他只是给了孔颖达一句诗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穿越之生存指南秦汉之召唤天下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琴师好风流庆帝元年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重生之厨女当家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山河血我在大宋搞科技!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从屯田开始大唐第一世家悟性逆天:风流小状元震惊大唐南北朝打工皇帝高武大秦:秦始皇!天命之子从农家子到状元郎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伏羲夫妻肝在水浒,唯我独尊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冰冷王爷每晚要我哄睡原始大厨王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历史追光者邪王追妻三国之权谋天下殖民大明神级火爆兵王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的谍战日记这个王朝叫大兴我就是要做皇帝大国崛起:穿越古代当皇帝游医变皇帝,都是娘娘太美惹的祸强明:我将现代物资搬运到大明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魏武侯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寒门出了个状元郎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边关潜修十年,开局我举世无敌带着武库回明末我是混世魔王程咬金逍遥小憨婿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