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冀州外围的郡县一直散布着很多的消息,不知是谣言还是真实的小道消息。

其中两条最让袁尚揪心:

其一是,有传言称,袁尚的母亲刘氏,也就是袁绍的正妻,已经咬舌自尽。原因是袁谭逼迫她承认自己的继承是袁绍的临终遗言,也就是要求刘夫人证明袁谭是合法合道德的继承。可是刘氏如果这么做,就相当于剥夺了儿子袁尚继承袁绍大位的可能性!因为刘夫人的身份特殊,是袁尚的亲母,如果就连亲母都说袁绍继承人的大位不是自己儿子的,袁尚则会失去舆论和民心!刘夫人为了自己儿子的前程自尽了!

其二是,有传言称,袁绍的妾室齐夫人,以及袁尚的妻子之一甄宓,都与袁谭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即乱轮!袁氏一族的家风败坏,女人贞操不再,男人好色成瘾!

袁尚担心这两条消息都不是空穴来风!尤其是第一条,母亲刘氏自尽一说如果没有任何根据是传不出来的。而第二条则成为一则桃色新闻,极大的败坏了袁氏门楣的正面形象!

逄纪把这些消息告知袁尚后,袁尚忧愁不已,几乎夜不能寐。

对于母亲刘氏,袁尚虽然是穿越而来,但是身上的流的血,以及与刘氏相处的过程中,他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母爱。所以袁尚对刘氏是有远超对他人的情感的。毕竟袁尚的血脉中一直保持对自己生母的爱,即便穿越后占据这具身体,还是有刻在骨子里,基因里的牵挂和担忧。何况刘氏一直助力袁尚,是她拉拢了河东刘氏,同时为自己控制与监督后帏的女子,更是一直影响袁绍立自己为继承人。若是真的失去刘氏这个母亲,袁尚将痛心不已,且损失心腹之人!

对于齐氏,袁尚自从通过逄纪知道父亲袁绍是喝过齐夫人煎的药后死亡的,便确认了齐氏倒向了袁谭。原因不难猜测,袁谭控制了齐夫人的命根子,袁买的性命!至于她是否与袁谭上床有私情,袁尚并不在意,她本身就是自己见不得光的情妇。毫无贞操可言。袁尚心里也不在乎。袁尚在乎的是许攸儿子许仪传递的秘密消息,就是齐夫人手里有袁绍真正的“传位诏令”。如果得到这个诏令,从舆论上和民心上都可以支持袁尚上位。

甄宓的传闻也是让袁尚心中忐忑不安!甄宓有多美,没有人比袁尚更清楚!而甄宓冷淡而孤僻的性格让她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冷美人。袁尚最初是想保护这个自己心中的三国梦中情人,怕她嫁给袁熙后走一条悲苦心酸的日子,所以提前娶了她。谁知甄宓因为袁尚同时娶了黄月英和曹宪而心生怨气,所以一直不接受袁尚。而袁尚对自己的白月光女神也一直十分迁就,做了两手打算,甄宓真的不愿意和自己一起生活,袁尚会三年后与她和离;但三年中袁尚愿意用真情去打动她,希望让她回心转意。

因此甄宓还是处子之身。就连洞房之日的处子之血都是袁尚割伤自己给母亲刘夫人看的。所以袁尚对甄宓可以算是用心体贴,给了她远超这个三国时代女性的权利和尊重。

然而自己辛辛苦苦保全的一颗玉白菜被传已经被袁谭这头猪给拱了!也就是说袁谭霸占了自己的弟妹!袁尚想到甄宓的绝世容颜,再想起袁谭那猥琐淫邪的面容,心中妒火中烧!甄宓如果真的如传言所说,对袁尚的打击远比曹宪改嫁给汉献帝给自己戴绿帽更要令袁尚愤怒!同时还有那种难以言喻的心碎的感觉!

袁尚因此变得十分暴躁和阴鸷,就连一向信任的逄纪、颜良、文丑三人这几天行军过程中都战战兢兢,生怕惹怒袁尚。

袁尚则勒令全军急行军,路上敢有任何阻挡大军前进的部队或者郡县,都将面临残酷的屠杀!心情焦躁狂怒的袁尚才不管这些了呢。

好在沿路的郡县要么兵力不足,要么支持袁尚,所以并无阻拦。袁尚的先头部队终于杀回到邺城之外!

而受袁谭之命镇守邺城之人乃是河北名仕崔琰。

崔琰(?~216年),字季珪,清河郡东武城(今河北省故城县)人,出身清河崔氏。东汉时期大臣、名士,司空崔林从兄。

在原史中,崔琰早年师从汉末大儒郑玄。最初跟随冀州牧袁绍,官至骑都尉。曹操平定河北后,授冀州别驾,迁丞相东曹掾,教导世子曹丕,侄女嫁给平原侯曹植。曹操成为魏公后,担任魏国尚书令,后升迁中尉。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崔琰坐罪下狱,为曹操赐死。表面上是崔琰从文学上抨击时弊,惹怒了曹操。但更有可能的是崔琰参与到了曹丕和曹植立世子的问题上,因而被曹操嫌恶,最终扣帽子杀害。

袁尚穿越前的易中天先生评价:崔琰是三国时最为德高望重的名士,正派儒雅,又有远见卓识,仪表堂堂,凛然于朝,曹操也被他的一身正气所慑服。崔琰之死,是当时最大的冤案。崔琰用死证明自己是君子。曹操用崔琰的死,证明自己是奸雄。

袁尚先头大军到时,邺城四面无援,是一座孤城。最近的援军也远在清河郡,崔琰自己的老家。而袁谭留给崔琰的守城军队不过八千人,而且多是老弱之卒。

袁尚此行率军两万五千人,皆是精锐,大将是颜良和文丑,谋士是逄纪,逄纪在城中有不少暗探,都可以伺机而动,贿赂官员或者暗杀守城们的校尉。

袁尚大军到此,士兵们十分乏累,因此袁尚稳稳当当的扎营,一边防备崔琰夜袭,一边休整士兵为明日的攻城做准备。

袁尚夜里与逄纪商议对策,逄纪认为邺城本来是易守难攻的,怎奈崔琰并非军事将领,乃是文官出身,虽然也习得武艺,但排不上什么用场。何况留守士兵都是老弱之卒。再者颜良、文丑是本土的名将悍将,城中士卒无不畏惧和敬服,因此明日之战不难。

袁尚问既然如此,敌我强弱对比明显,崔琰处于绝对劣势,那么崔琰会不会明日直接开城门投降呢?搞一个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毕竟自己是袁绍的三儿子,在袁绍生前就被委任大将军,邺城之中皆以为自己是袁绍的继承人,而且逄纪早就把袁谭弑父的事情散播到北方三州。崔琰乃是鸿儒大家,应该会通晓事理吧?

逄纪则表示悲观,他摇摇头说道:“正是因为崔琰是儒学大家,而且清正刚直,所以他会宁死不降!”

袁尚十分不解,问道:“既然是儒学大家,是河北名士,刚正不阿,那更得按照事实说话啊!应该实事求是啊!他应该能分辨真伪,知道袁谭是弑父之人,而我是父帅真正任命大统之人啊!”

逄纪不禁冷笑:“这些大儒,只在乎自身的利益,坚定自己的想法。崔琰是否相信袁谭弑父夺位不好说,但他是一直推崇主张由长子继承大位之人!所以他一直旗帜鲜明的支持袁谭!他支持袁谭只是为了自己的儒家立场,他才不管袁谭到底是否弑父!他只愿意相信他愿意相信的事情。谁又能影响得了他!”

袁尚叹了一口气,说道:“果然,古代现代都是一样的,我们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他支持袁谭是为了自己的儒家纲常思想,完全罔顾事实真相。而他这种偏执的坚持和是非颠倒的观念,竟然还能当儒学大家。看来儒学当真是权力者的好工具啊!把尊卑把阶层死死的固化,甚至不惜性命去抹杀真相与贤能。”

逄纪继续分析道:“主公,崔琰越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越是以儒学大贤的光环自居,他就越认定你不会杀他!因为他知道,他代表的是儒家评论,世俗舆论。谁杀了他,就要背负骂名!所以他才有恃无恐的领兵驻守邺城与三公子您对抗!他就是吃定了,即便战败,你依旧会以上宾之礼的礼遇他。甚至将来还要封他大官,用他做政治的排场和道德的标杆。他站在谁那边,谁就是贤明君主!”

袁尚不禁给逗笑了,然而笑容中带着深深的鄙夷:“人生不过名利耳!我身为一方诸侯,手中皆是利,兵之利,民之利,疆土之利,人才之利。而崔琰这种人,像极了我的另一个岳父黄承彦,他们掌握着名!他们的口中裁量着天下诸侯之名,干臣之名,士人之名,才子之名,贞妇之名!他们只要动动嘴,名就来了。而这个世界,名和利是一对孪生子,是一体两面。名给了,利也就到了。崔琰就是北方的黄承彦。”

逄纪建议道:“不论主公内心是否接受或者厌恶崔琰此人。都还是不要伤害他为好,将来臣慢慢控制他的家族,自然会为主公所用。主公此时不必为名去困扰,毕竟战时,名声太过虚妄。继承大位还是真刀真枪的打出来的!待夺回邺城,部队陆续回拢,我军与袁谭和曹操必然还有一场大战。主公若能胜,无名也是北方之主。若主公不能胜,有名也是阶下之囚。”

袁尚用手拍了拍逄纪的肩膀,赞道:“先生不愧是我的暗部,阴阳两仪中的阴面。这些暗中的规则和规律,先生深谙于心。吾受教了!那便以先生之言,不杀崔琰,而是控制他的家族。

不过,明日夺回邺城,我担心的不是崔琰的去留,一个卖嘴卖风骨的文人,我才懒得和他废话。我担心的是母亲和甄宓!

母亲的安危关系我切身利益,而甄宓的贞洁关系到我的名声尊严!

所以先生明日入城,我把周仓派给你,再给你五百人!你把一系列的事情都查明。重要的证人,统统给我关押起来不准他们和外界有接触!

此外齐夫人那边我亲自去见,若他真有所谓父帅的传位诏令,我无论如何要拿到手!”

逄纪施礼道:“臣领命!同时臣还会把许攸一族控制起来,听凭主公发落。”

袁尚则幽幽的说道:“许攸一族,先关押起来,此时不做处置。当下打赢下一仗才是最要紧之事,其它的事情和人物,战胜后再处置!”

在翌日的清晨,袁尚率领着他的军队准备攻城。他的军队整装待发,士气高昂,每个士兵都展现出了战斗的决心和信心。他们列阵于城外,旗帜飘扬,刀枪闪烁,气势如虹。

而在城内,崔琰率领着守城军队。他们士气十分低落,而且兵力不足,训练不济。士兵们听到颜良文丑的名号就没有打赢的信心。崔琰面对着敌军的压力,心中不禁生出一丝忧虑。但作为一名文官客串的将领,他知道不能示弱,只能坚定地带领部队坚守城池。袁谭所托,崔琰自己打算尽可能的去兑现承诺。

两军对峙在战场上,气氛紧张而又压抑。袁尚的军队整齐划一,士兵们一个个神情凝重,眼神中透露出对胜利的渴望。他们的刀枪闪耀着寒光,士兵们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激烈战斗。

城墙之上,崔琰的守城军队人数不多,城墙上飘扬着稀稀拉拉的旗帜,随风飘扬,仿佛在宣示着他们的兵力不足和实力不济。

袁尚本人亲自出列,要求崔琰献城投降,不要给袁谭做陪葬,不要连累这些邺城的守城将士们做炮灰做冤鬼。随后袁尚又宣讲了袁谭弑父夺位的经过。

但是崔琰油盐不进,表示袁尚是为了诋毁和抹黑袁谭而杜撰陷害。

袁尚也懒得和崔琰磨嘴皮子,打仗什么时候是用嘴打赢的?!

于是袁尚下令全军攻城!

麾下颜良和文丑各自领兵一万从东门和南门攻打,袁尚与逄纪、邓辰(陈登)率领剩下的士兵待命。

仅用不到一个时辰,几乎同时,袁尚军队从东门和南门都攻破城池!

而崔琰不出逄纪所料,被他的下属给反叛抓了起来,这一切都是逄纪在城中的暗线花钱买通军中之人所做之事。

袁尚当即率领大军进城!

邺城,我袁三郎又回来了!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穿越之生存指南秦汉之召唤天下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琴师好风流庆帝元年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重生之厨女当家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山河血我在大宋搞科技!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从屯田开始大唐第一世家悟性逆天:风流小状元震惊大唐南北朝打工皇帝高武大秦:秦始皇!天命之子从农家子到状元郎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伏羲夫妻肝在水浒,唯我独尊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冰冷王爷每晚要我哄睡原始大厨王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历史追光者邪王追妻三国之权谋天下殖民大明神级火爆兵王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的谍战日记这个王朝叫大兴我就是要做皇帝大国崛起:穿越古代当皇帝游医变皇帝,都是娘娘太美惹的祸强明:我将现代物资搬运到大明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魏武侯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寒门出了个状元郎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边关潜修十年,开局我举世无敌带着武库回明末我是混世魔王程咬金逍遥小憨婿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重生之项羽崛起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