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蝉,吴芫,刘英,小雀。四位寡妇,各个都是娇艳欲滴。
貂蝉容貌极美自不必说,但最大的特点还是狐媚。狐媚这个词吧是好听的说法,通俗的说法,就是骚!骚到骨子里!媚到灵魂中!那些眼神,那些动作,如同渗透的酒意能够流满男人的每一滴血液!袁尚和貂蝉是有过合体缘的,其中滋味,当真是让袁尚终生难忘。也难怪董卓为了她得罪了吕布,失去了半壁江山。董卓的谋士李儒曾经劝说董卓把貂蝉赏给吕布,遭到董卓的严词拒绝!要知道,董卓来到洛阳后,直接霸占了皇宫,睡在后宫之中,糟蹋了多少后宫妃嫔女子,也都是个个颜色出众。算来董卓是风流老手,御女无数,什么样的女人没玩过,没睡过。但是就是偏偏对貂蝉爱不释手!从两性角度来说,貂蝉给男人的那种体验感,实在是无与伦比!
吴芫,三国四大门阀世族之一,吴氏一族的庶女,袁尚妾室吴苋的亲妹妹,虽然并非胞妹,但是感情极好。吴苋的容貌不及吴芫,但吴苋已经是一位端庄的大美人了,可见吴芫更胜一筹!吴芫的特点是服从和侍奉。吴苋曾经评价妹妹,说她是“听话”“知书达理”。袁尚若是收了她,让她做什么,她都会服从听话。该卸甲就卸甲,该张嘴就张嘴。而且最绝的是可以和吴苋一起侍奉袁尚,虽然袁尚也有“多人开会”的经验,但是亲姐妹那种一起开会的感觉是更胜一筹的。
刘英,袁尚青梅竹马的表妹。原本刘英就想嫁给袁尚,从小便喜欢表哥,如今成了寡妇,袁尚于情于理都可以顺其自然的把刘英收归自己的后宫。何况河东刘氏本就是袁尚的母族,亲上加亲,何乐而不为?刘英最大的特点是一个字“痴”。袁尚从小和刘英一起长大,这个刘英很“痴”。她对自己喜欢的东西会爱不释手,一直把玩,会产生依赖和痴迷。从而完全不顾自己的形象和旁人的评论。若是纳了刘英,袁尚真得费气力去对付一下这个“痴”表妹,她这一系的女子特点就是沟壑难填,欲求不满。
小雀,是四个寡妇中心机最深沉的,最有心机,也是最聪明的一个。虽然她背后没有门阀世族的力挺,但是有这个女人在身边,她可以成为一个工具,一枚棋子。她本就是作为棋子去接近赵云的。将来袁尚纳妾之后,小雀也可以继续作为棋子。她这种女人,自有她这种女人的用处。袁尚杀死赵云,外人是不知道的,而且赵云的所作所为也一直被小雀所反感。小雀内心可没有什么汉朝天子的想法!她作为底层爬上来的人,知道袁尚这个主公才是自己的天!她如今挂靠的河东刘氏才是她的根本!她不是英雄,她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要的是不再过苦日子,她苦怕了,再也不想回去。如今赵云已死,小雀自然想自己能继续有靠山。袁尚就是最大的靠山。哪怕自己像蔡文姬那样没有正式名分,但只要是袁尚的女人就好,自然会有锦衣玉食,也无人敢欺!
四位俏寡妇,只要袁尚勾勾手指头,她们就会投怀送抱,前面后面任你挑选。袁尚也经常脑补那些香艳的画面,实在是酒池肉林,天上人间。
然而袁尚却决定与这四位寡妇没有任何瓜葛,既不会纳她们为妾,也不会暗地里和她们有私通!
如今的袁尚不再是前几年那个因为自己生理欲望而昏头的毛头小子了!当初和袁绍的小妾齐夫人的不伦,包括在袁尚攻占徐州后与貂蝉的苟且,都不会发生在现在的袁尚身上!
当初的袁尚,至多只是一介诸侯,自己的口碑和决策,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私下里这些风流韵事不会影响他的权力和地位。饶是如此,齐夫人那一关也是被袁谭利用,用来鸩杀了袁绍,当然袁谭杀袁绍本就是袁尚有意推动和安排的。
然而如今的袁尚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年轻的一方诸侯了,他的目标是日后晋位称帝!他的言行要用更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尤其是在称帝之前!称帝之后,袁尚在后宫怎么玩,怎么荒淫无道都可以,但称帝前这段时间,他更加需要口碑和人设。他不希望这些桃色新闻影响他的口碑。
而更加重要的是,这四位寡妇的身份特殊!袁尚其实有一位寡妇纳妾的先例,就是桂阳太守赵范的嫂子樊氏,袁尚很自然的就纳妾,玩得飞起。但是那樊氏乃是当初投降的一位官吏的嫂子,而且是赵范十分乐意把嫂子送给袁尚的。而这四位寡妇则是功臣是牺牲的大将的妻子,这些女人不可亵渎和亵玩焉!
如果作为主公,把这些功勋战死的武将的妻子都收为自己的妾室,试问当下袁尚这些活着的武将会怎么想?!
他们会想,自己的主公惦记自己的妻子!他们就会内心产生奇妙的对立心理,他们不会再有为袁尚主公战死的想法和觉悟,他们会觉得不值得这么做!当生死关头,这些武将会想,我凭什么死?死了我的老婆变成袁尚的老婆!男人对自己女人的占有欲是人的生物本能和基本做人的尊严!如果袁尚把四位死去大将的老婆给纳妾了,会让现有的将领们寒心!难免会让人诟病和产生奇特的心理反应!
袁尚需要的是为他赴汤蹈火的将士,而不是在床上躺着的女人!袁尚想要女人,可以明媒正娶门阀世家的女子,又何必去动功臣的遗孀?
所以袁尚不但没有去纳妾四位寡妇,反而给她们重赏,并且给她们立起贞洁牌坊。其实就是变相的不允许这些功臣的寡妇改嫁!要她们为死去的将领们守寡!而且袁尚还专门颁布了法令,如果有人私通牺牲将领的遗孀,将列为重罪!男的宫刑,女的沉猪笼!什么是宫刑?司马迁知道吧?太监晓得吧?
袁尚的这一政策律法,算是保障了军婚!被称为“荫妻令”!
这条法律颁布之后,三军将士的士气鼓舞,他们十分认可主公的“爱兵如子”,认为这是对他们家庭和尊严的最大保障!军队空前的团结在袁尚周围,可谓是忠心耿耿!
以文丑,张合,高览为首的将领更是对袁尚感恩戴德,有了他的“荫妻令”,这些将领更加没有后顾之忧,因为即便他们战死沙场,他们的后院也不会起火,主公不允许有人亵渎他们的遗孀。
与此同时,袁尚这边倒也没有空手而回,如今他的权力地位,想成为他女人的人真的是排成队。
辛毗深谙裙带关系的重要性,因此在护送袁尚回到许昌后,便主动向袁尚提亲,献出自己的女儿辛宪英来做袁尚的妾室。
袁尚起初是拒绝的,因为辛毗女儿辛宪英年纪很小,只有十五岁,这般年龄虽然在三国时代已经可以出嫁了,但是按照袁尚的理念,还是太小了。按照穿越之前的年龄段属于初中生。
而且袁尚对辛毗这种献女求荣的做法也是不屑的,因此反而没有给辛毗好脸色。
然而辛毗却直接给袁尚跪下,诉说他的初衷,希望自己的女儿能侍奉主公,并且感念主公袁尚这些年的提拔,而且辛毗是降臣,哥哥辛评又是死不投降,袁尚没有祸连辛氏家族就已经是天恩浩荡了。辛毗无有珍贵之物,只有膝下女儿十分知书达理,颇有聪慧,与众不同,因此把自己最宝贵之物献给袁尚,以表感激和忠心。
这就是权力地位带来的尊贵和便利。
辛毗现在是朝廷四品官员,而在袁尚军中和府中都有重要职务,算是实权派,给个一品大员也不换!旁人恨不得用八抬大轿,千金万金来求亲辛毗的女儿。想巴结辛毗的人大有人在!就是这等人物,反而要卑微的求着袁尚纳妾自己的女儿。还要感恩戴德,临表涕零的!
就是因为袁尚是统治者,所以辛毗嫁女儿还要求着袁尚!
这就是权力地位带来的权益!
袁尚听闻辛毗描述自己的女儿辛宪英,便思考这个奇女子的种种。
原史中,这辛宪英可谓是眼光独到,睿智无双,明哲保身的一位女性预言家!她与管辂不同,她不是靠玄学占卜,而是凭借她超人的敏锐和智慧!辛宪英有着超然的识人能力,可谓是冠绝三国!
辛宪英是魏晋时期着名才女,曹魏侍中辛毗之女,卫尉羊耽之妻,魏晋时期名将羊祜之叔母。曹丕被曹操立为世子继承人之后,曾经时态哭泣,辛宪英就预言曹丕不能兴国。时年二十多岁的宪英便感叹说:“太子是代替君王主理宗庙社稷的人物。代君王行事不可以不怀着忧虑之心,主持国家大事亦不可以不保持戒惧之心,在应该忧戚的时候竟然表现得如此喜悦,又怎会长久呢?魏国又怎能昌盛?”
公元249年(正始十年),太傅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要诛除曹爽,因曹爽已离开了洛阳而紧闭洛阳城门。大将军司马鲁芝带领曹爽的家兵斩关夺门逃走,当时辛宪英的弟弟辛敞为大将军曹爽担任参军,留在洛阳城中,鲁芝便呼召辛敞同去会合曹爽。辛敞畏惧于形势,不知所措,便向辛宪英请教。
辛宪英说:“天下事情不能预知,但以我的判断,太傅(指司马懿)是被逼这样做的(指发动政变)!明皇帝驾崩之前,曾把着太傅的手臂嘱咐后事,朝中人士对其遗言记忆犹新。曹爽与太傅同受明皇帝顾命,但曹爽独专权势,以骄奢的态度行事,对王室可说是不忠,于人伦道理亦可谓不正直。太傅此举只不过是要诛除曹爽而已。”辛敞追问:“那此事可成么?”辛宪英回答:“怎会不成功?曹爽的才能不是太傅的对手。”辛敞便说:“那么我可以不离城而去吗?”辛宪英说:“怎可以不去?职守是人伦的大义,当我们知道别人有难,尚且会体察怜恤;如今你为人做事却弃下自身责任,是不祥之事,不可以这样做。至于要为他人而死,受他人所任,是作为亲信的职分,你不是曹爽的亲信,只是出于跟随大众的责任而已。”辛敞听过姊姊的分析后,便随鲁芝出关离城。后来司马懿果然成功诛除了曹爽,亦放过了辛敞,辛敞便感触说:“如果我不是与姊姊商量,便几乎做出了不义之举。”
景元三年(262年),钟会担任镇西将军,辛宪英询问侄儿羊祜:“钟士季(钟会,字士季)因何出兵向西?”羊祜答:“是为了要灭蜀啊。”辛宪英便说:“钟会处事恣意放肆,这不是长久为人下属的态度,我恐怕他会有异志啊。”羊祜不敢多议,便劝辛宪英:“叔母请勿说太多了。”后来钟会征羊耽与辛宪英之子羊琇担任参军,辛宪英忧虑地说:“那时候我见钟会出兵,虽然忧虑,但也只是为国而忧而已。发送祸难将会牵涉到我的家族,而且也是国家的大事,我实在不得不阻止了。”羊琇便向司马昭极力请辞,可是司马昭却不愿接纳。
辛宪英无奈之下只好向羊琇说:“此事必须实行了,你要留心!古时的君子,在家则奉孝于双亲,出外则为守节于国家,担任职务时要慎思你的责任,面对义理时则要慎思你的立场,不要让父母为你感到忧虑。军旅之间,最能令你顺利的,只有仁恕的态度而已!你必须要谨慎留意啊!”结果羊琇在征蜀之役至钟会叛变之时仍能保全自身。
辛宪英识曹丕之不堪大用,解司马懿之政变,预见钟会之反叛,从而保全了自己的家人,多次挽救辛氏一族的安危,不然很多时候辛氏一族其实是在权力争斗的漩涡之中无法逃脱的。她可谓用一己之力,生生把自己的家族带出了“死亡地带”。
袁尚一念及此,有此女在自己身边,做洞察之人,可以让自己避祸!于是最终答应迎娶十五岁的辛宪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