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成都平原雨水一向充沛,前一刻艳阳高照、片刻后倾盆的天气很常见。当雨停之后,破云而出的太阳喷薄出一片艳丽晚霞,染红了整个天际。

清城县北一望无际的旷野里扎满了密密麻麻的营帐,这里是蜀中流民的避难之地,民部侍郎阴弘智从洛阳带来的数百名青年官员正在大营中忙碌,他们有丰富的难民安置经验,把整个难民营打理得井井有条,营中道路纵横交错,仿佛是一个巨大棋盘摆在青城山下。

杨侗在玄甲军的护卫下来到难民营以西的一个山丘上观看,他并没有前去亲切问候灾民的意思。这里有几十万人,里面难保没有唐军死士,要是给捅上一刀子,那就亏大了,就算没被捅死,大军清查之下会牵连到不计其数的无辜者。真要那样,那所谓的亲民之举就不是爱民、而是扰民了,况且以他现在的地位和名望,也不需要用“亲切问候”来增加政绩,所以他只是远远观看,免得给军队、官员、百姓带去困扰。

此时的难民营炊烟袅袅,阵阵饭香遥遥送来,只有一队队士兵在营内来回巡逻,维护难民营内的秩序。

阴弘智指着难民营对杨侗禀报道:“圣上,到昨天为止,我们一共收容二十六万五千余名百姓,基本上来自成都之外的蜀郡各县,这些人多是因为粮价暴涨,买不起粮食、吃不起饭而沦为灾民。”

说到这里,阴弘智忍不住笑了起来,“其实吧,他们这两年通过卖蜀锦、木材,都赚了不少钱,甚至比江南百姓还富有,但就是吃不起饭。”

“这就是经济战、商业战最为恐怖之处。军事上的胜利,只能摧毁敌国军队,但几场大胜打击不了敌国的民族的信心,而经济战和商业战这无形的刀子,却能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根本开始腐烂。”杨侗说道:“所以朕才要开办供销社,把粮食、盐、油的价格压在百姓吃得起的范围之内。只要朝廷手中始终有低价粮、低价盐、低价布出售,那些大商就没办法从这些生活必须品赚到暴利,只好去经营与民生无关的奢侈品行业,这样就霍乱不了天下了。要是奢侈品行业蓬勃发展、兴旺发达,那就证明百姓已经满足生活所需,开始有余钱、闲钱来享受了。”

杨侗会的经济、金融知识少得可怜,能说的也只有这么一点了,转而问道:“流民的情绪如何?还对大隋避若蛇蝎吗?”

“得到朝廷赈济,又经过官员四处宣讲,灾民的情绪都很稳定。”阴弘智说道:“圣上,我看蜀中的人口比较多,若是一直运粮入蜀,会增加朝廷财政压力,而中原、荆州一带人烟稀少,要是把这些人迁去,既能让他们就近买粮,减轻朝廷的赈灾压力,又能填充中原和江南人口,从长远上说,还能避免蜀中人口过多,增加粮食方面的压力。”

杨侗听得大为心动,正要开口,却听到一旁的房玄龄说道:“阴侍郎的建议确实不错,如果其他州不成问题,不过对于蜀中恐怕不行。”

“为何蜀中就不行?”杨侗问道。

“回禀圣上,关键还是在于故士难离。”房玄龄解释道:“自古以来,每到天下大乱,战争都集中发生在雍州、凉州、并州、幽州、冀州、兖州、豫州、青州、徐州、荆州、扬州,所以这十一州的百姓天生就对战争怀有恐惧之心,只要有安定和平的避难之所,就愿意去;而益州,在战乱之时,往往被各个地方豪强控制,他们虽然可以凭借山川之险御敌,但同样也打不出去,所以他们并不参与天下大战,而是等中原角逐出结果,然后再把益州卖个好出身,是以这里少经战乱,这也导致蜀中人生活安逸,比任何地方的人都要怀念留恋故土,要想让他们战后留在其他地方生活,几乎是不可能,若是强行为之,反而不美。但我们要的不是让蜀人迁走,而是要利用这次战争争取人心,为我们治理蜀中打下很好的基础,只要他们信任朝廷了,再加大宣传力度,定然有很多开明人士自愿离开。”

“玄龄言之有理,不过弘智的建议也非常好。我们就折中来办。”杨侗笑着对阴弘智说道:“你们以后尽量劝说这些流民,鼓励他们搬迁,但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绝对不能骗他们,朕觉得可以从交通便利、教育条件成熟、文化和商业氛围好入手,最后有多少人家走就是多少。”

“喏。”阴弘智拱手应命。

房玄龄笑着补充道:“僚人向往汉家文化、向往农耕生活已久,我觉得他们刚准备从山里出来,远比蜀人容易说服,一旦到了文化浓重的中原,归化速度会更快。”

“不错不错,就这么办。”杨侗大点其头,又说道:“说到人心,朕想多说几句,当初天下大旱,百万灾民携家带口逃到北方,耗掉了我们大量粮食,当时也有很多官员认为得不偿失,但我们最后虽然耗费了粮食,却收获到了人心。中原以前乱匪横行、山贼肆虐,而现在家家户户安居乐业,之所以有这么好、这么快的效果,除了武部剿匪得力、官员治理得当之外,还有众多回迁百姓帮朝廷说好话。这就是民心的力量,只要百姓认可朝廷,就算有人想参与造反,也被他的家人劝阻,乱匪没有生存和发展土壤,也使中原稳定了下来,其他地方也是如此。所以我们不要舍不得一时之利,投下的本钱越大,将来收获也就越大。”

“喏。”众人纷纷点头认同,现在有众多效果显着案例为证,大家自然也不反对。

“哒哒……”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骤然响起,杨侗迎声看去,只见杨沁芳带着十几名修罗卫由后方疾驰而来。

她一人策马来到近前,飞身下马,上前把一封书信交给杨侗:“圣上,有紧急军情。”

“嗯。”杨侗把军情打开,反复的把军情读了几遍,眼中闪过一抹兴奋的光芒。他一扬手中的军情,笑着对身边文武说道:“这是刚刚从成都传来的军情,李神通在今天午后发动了宫廷政变,热闹了近一个时辰。”

“李神通杀了李世民?”房玄龄问道。

“你哪次见到李神通赢了一次?”杨侗无语的摇了摇头:“这家伙给李世民反杀了。”

房玄龄笑着说道:“这么说来,李世民也是个内斗内行的家伙。”

“算是吧!”杨侗笑着把军情递给房玄龄,让大家传阅。

“还说李神挟持了李渊,然后由一个假李渊带领三千元从禁卫攻打东宫。真李渊虽为李世民救了出来,只是中毒已深,陷入重度昏迷,很难醒来了”房玄龄笑道:“假李渊带元从禁军攻打东宫?这鬼话谁信?亏他李世民想得出来。”

“他不在意这些了,能这么说已经不错啦。不出意外的话,被杀死在东宫的那个就是李渊,而中毒已深那个才是假的,说不定明天就传出不治身亡的消息。”杜如晦说到这里,对杨侗说道:“圣上,军情上说宫廷兵变平定不久,狂风暴雨就骤然来袭,城内传言四起,都说李世民失德,触怒了天神,军民生怕遭到天谴,纷纷逃出成都城,这对我军而言,却是一个天赐的机会,当早做部署才对。”

凌敬也说道:“今天本来是祭祀祖先的日子,然而伪唐却发生了宫廷政变,接着就是风雨大作,而李世民给出的却又是个破绽百出的解释,而从百姓纷纷逃离这一现象来看,这些人都不信,都抛弃了十恶不赦的李世民。足以说明伪唐根基已毁,也是到结束战争的时候了。”

“不错。”房玄龄接道:“成都守军因为今天之事,军心已乱,解决侯君集就是重中之重了。”

“拿地图来。”

“喏。”两名士兵上前,一人将支架扎稳,一人取下背后的竹筒,把地图抽出,挂到了支架之上,随着地图缓缓向下打开,露出大幅益州地图。

房玄龄上前介绍道:“资阳盘石有三条路北上蜀郡,最近的一条是沿着绵水北上,但是必经的资阳城已经被我军兵不血刃的收复,城内是薛万均将军为首的第六军,侯君集不会选这条路。第二条路是西进隆山始建县,与翟长孙会师之后,一起北上蜀郡,这条路也是侯君集最有可能走的一条。第三条路就是沿着绵水北上,然后绕过资阳城,由隆山贵平县进入蜀郡,这条路也很有可能,如果我们能堵住第二和第三条路必经之处,且李尚书和薛万均将军南北夹击,那么侯君集的军队就进不了蜀郡。”

杨侗的目光落在一个军镇之上,这座军镇名叫龙水屯,位于盘石西北、资阳西南,也是资阳郡和隆山郡交界,正好卡在第二条、第三条路之上。

“虽然侯君集已经被李尚书和薛将军死死盯住,但他如果壮士断腕的撤离,未必可以把他全歼在资阳郡,我们堵上一段时间。”杨侗沉吟一下,问道:“离龙水屯最近的军队在哪里?”

凌敬想了一下,回答道:“我们在隆山郡始建县有个千人卫,这是沈光大将军布下的一支斥候骑兵营,他们现在距离龙水屯最近。”

“我们这边可以直接联系到这支军队吗?”杨侗问道。

凌敬点了点头:“那边也设有一个鹰信收发点。”

杨侗看了一下天色,道:“立刻给他们发信过去,就说这是朕的命令,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夺取龙水屯,只要他们守住一天时间,朕将重重有赏。”

“据微臣所知,这个龙水屯并非是什么要塞,他们仅仅守住一天的话也没有多少意义啊!”房玄龄有些担忧的说道:“除非有强大的军队去支援。”

“这个朕知道!”杨侗对凌敬说道:“通知薛万均,让他率领两万大军火速支援龙水屯,明天天黑之前必须赶到。接到信鹰之后,主力也立即南下,与李尚书一起歼灭侯君集。”

“喏。”凌敬答应一声,又建议道:“圣上,微臣认为可以让李尚书加强进攻,为这支斥候牵制侯君集的军队。”

杨侗点头道:“一并办理!”

“微臣先行告退。”凌敬行了一礼,匆匆去了。

房玄龄问道:“圣上,我们出兵的时机也已到来,圣上打算何时出发?”

“明早出发!”杨侗说道。

。。。。。。。。。。。

在杨侗进行紧急部署之时,侯君集也在唐军大营默默思索着应对之策,他为了防止隋军夜袭,把大营立在盘石县西北,与城池互为犄角之势。

侯君集前一个时辰也接到了宫廷兵变的情报,倒不是他们也有了信鹰,而是李世民对李渊和李神通夺权密谋了如指掌,所以他提前派人给侯君集送信,并在信上说杨侗绝对会趁着这个机会,兵锋直指成都城,所以让侯君集放弃盘石城,尽快带兵回援成都。

侯君集此时已经集结好了军队,让麾下四万名士兵各带武器装备和十天口粮,准备轻装上阵。

行军司马张公瑾闻讯,连忙从盘石城急忙赶到劝说侯君集,而这时,长史段志感已经在大帐内苦苦劝说侯君集了,认为轻装上阵太过危险,一旦被隋军碾上,无粮的大军不战而溃。

侯君集阴沉着脸,目光始终望着地图上的成都城,通过这么多天对峙,他早就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以前张士贵为他牵制薛万均的时候,尚未被李靖、杜伏威、段德**得退无可退,如今张士贵已经兵败,他的处境难上百倍,要想全身而退几乎不可能,搞不好会和李孝恭一样,落下全军覆没的下场,但是在这里僵持下去,结果也好不到哪儿去,与其如此,倒不如在隋军合围势成之前突围而去,即使败了,也能带一部兵力返回成都城。

当然,侯君集也可以率领大军投降隋军,有了献出四万大军之功,就算没有换到功名利禄,但至少也能抵消反隋之罪,但是他从未考虑过这个方案。原因是他心中存有‘士为知己者死’之念。

侯君集年轻时比较浮夸、学弓箭都不会,还得意洋洋的称自己有百步穿杨的惊人箭术,这也导致亲友报以冷眼、人人避而远,久而久之,他就开始自卑自怜了起来。

为了混上一口饱饭,于是就加入唐军,之后侯君集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军功,逐渐获得李世民赏识,得以参与各项事务的谋划。

侯君集倒也没有辜负李世民的信任和赏识,他与一帮同僚的相处过程中,吹牛都吹不出水平,深以为耻的侯君集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李世民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典故的鼓励下,于是开始奋发图强,凭借努力和个人出色的天赋,最终成了唐军之中文武双全的人物。文可为李世民出席划策、武能冲锋陷阵、军能统帅千军万马。说李世民是他的再生父母毫不为过,又怎么可能在李世民最需要他的时候叛唐降隋?

但是段志感却反对侯君集率大军回成都的冒进行为,段志感是段志玄的弟弟,也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如今在侯君集麾下当行军长史。他说道:“大将军,十多万隋军现在窥视左右,如果大军轻装上阵,被围歼在路上,那么李靖就可畅通无阻的开向成都城了,还请大将军三思而后行啊。”

“别傻了段长史。”侯君集长长的吁了一口气,苦笑着说道:“咱们这么敞开来吧。我认为我们在这里完全就是等死,你认为我们如果耗下去,大军就逃得过被围歼的命运吗?”

“这!”段志感黯然的摇了摇头,老老实实的说道:“恐怕不能。”

“不是恐怕,而是根本不能。”侯君集十分肯定的断掉段志感的侥幸之心,而后说道:“杨侗为首的北部隋军兵力雄厚,对他来说,薛万均的第六军、李靖的第十军去不去围攻成都城,都无所谓,但是殿下却不能没有我们。于我们自己而言,也处于孤立无援的窘境,多呆一天就多十倍的被全歼的风险,既然留下来是等死,那我们为何不放开手脚搏一条生路呢?”

“启禀大将军。”这时,亲卫在帐外禀报:“张司马回来了。”

侯君集点点头,“请他进来!”

片刻,张公瑾快步走进大帐,躬身道:“卑职向大将军复命!”

“盘古城的情况如何了?”侯君集问道。

“回禀大将军,盘石城的情况不乐观。”负责盘石城防御的张公瑾解释道:“我们在城内的防守兵力不足,但隋军却在增加兵力,一旦他们把进攻面扩大,守军只能被动的分兵镇守,单薄的防御力量根本扛不住多久。”

侯君集默默的点头,作为这里的主帅,他对盘石城的情况十分清楚。

由于是郡治,所以盘石城城周足有二十里长,要想守住盘石城,少说也要用一万军队,而隋军有威力大、射程远的破军弩、破城弩,所以他们还要多加一万才保险,但城内只有四千军队,兵力足足少了一万六,怎么又乐观得起来?

“大将军,如果增加一万士兵,盘石城的防御就能稳住了。”张公瑾建议道。

侯君集叹了口气,将李世民送来的书信交给了他:“张司马先看看这信再说吧。”

张公瑾看了一遍,也震惊了起来,尽管他事先也听到了些风言风语,但他没想到李渊在这生死关头还要发动宫廷之事,这不是给杨侗创造机会吗?殿下以前就说隋朝屡屡大胜唐朝的幕后大功臣是圣上,如今来看,果真是半点不假。

他看完书信,问道:“我看军中将士集结整齐,大将军这是要遵照殿下之令,紧急回援成都城了?”

“我们不回去,大唐的江山社稷就完了!”侯君集说道,“杨侗自从把东突厥切成碎片之后,就喜欢利用绝对的兵力优势,把他的敌对势力分割包抄,一块一块的吃掉。我们要是不回去,也正是杨侗最期待之事。于我而言,大唐不仅是圣上和殿下的,也是我们大家的,每一寸土都充满了我们的心血和汗水,我绝对不会坐视大唐就这么结束。”

“大将军言之极是。”张公瑾赞同了一句,又问道:“那磐石城和城内的守军怎么办?”

“就让他们为我们争取撤军的时间吧!”侯君集果断的一挥手,见张公瑾面露不忍之色,便十分坦率的安慰道:“杨侗虽是我们的生死大敌,对外也相当残酷霸道,可这正是吾辈武人之风采,我侯君集哪怕被他杀了,也佩服他。但是他对内素来胸襟宽广,从不行杀戮之道,所以张司马不用为城内守军担心。”

“这倒也是。”张公瑾点了点头,又说道:“我这里有一个两全的之策,看大将军能否采纳。”

束手无策的侯君集喜道:“张司马快说。”

张公瑾说道:“大将军可写两封信,一封信给翟长孙,我相信他也收到殿下的这样的书信了,我不是让他出兵接应,而是请他帮我们牵制沈光,等会师之后一起退回成都。第二封信是写给蜀郡阳安县的殷相国,请他出兵到贵平城、资阳城一带,一来可以帮我们牵制薛万均,二来是帮我们和翟将军守好退路。如果我们三路大军都能安然退回,就有十万大军,加上成都城的军队,怎么也还有十五万,就算最后兵败,我们也能把殿下迎出成都,然后退向南诏与荆王会合。”

“好办法!”侯君集当即写了两封信,派快马分别送往隆山、阳安。他又命令张公瑾率一万名精兵先走,自己和段志感率领主力迅速动身。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穿越之生存指南秦汉之召唤天下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琴师好风流庆帝元年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重生之厨女当家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山河血我在大宋搞科技!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从屯田开始大唐第一世家悟性逆天:风流小状元震惊大唐南北朝打工皇帝高武大秦:秦始皇!天命之子从农家子到状元郎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伏羲夫妻肝在水浒,唯我独尊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冰冷王爷每晚要我哄睡原始大厨王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历史追光者邪王追妻绍宋三国之权谋天下殖民大明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神级火爆兵王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的谍战日记这个王朝叫大兴我就是要做皇帝大国崛起:穿越古代当皇帝游医变皇帝,都是娘娘太美惹的祸强明:我将现代物资搬运到大明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魏武侯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寒门出了个状元郎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边关潜修十年,开局我举世无敌带着武库回明末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